收藏 分销(赏)

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1742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教育研究见习编辑:张天慧/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以下简称奇色花)作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首批探索者,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在本土的建构与实践,面对融合教育落实的困境与融合教育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渐构建本土化的学前融合教育体系。一、项目实践与运用(一)形成学前融合教育学习模型奇色花以“最少限制环境”“每个儿童都有学习与发展的潜力”为核心原则,所构建的课程是在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基础课程之上进行调整和创新,将普通课程与个别化教育计划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整合,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学习模型,以优质的儿童

2、教育为基础,根据儿童障碍程度和支持需求程度的不同,选择融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和添加式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给予儿童适宜的支持,三种学习方式以现有教育活动为基础,增加儿童体验成功的机会。融入式学习主要应用于儿童自主引导活动及计划性活动,通过计划性活动调整活动环境、材料、教学策略等方式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嵌入式学习主要应用于儿童各种例行性活动和作息,根据儿童的兴趣与近期发展目标,利用活动中的互动机会进行嵌入式教学。添加式学习主要应用于儿童自主引导活动及户外活动,通过系统的、基本的教学策略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奇色花通常优先考虑融入式学习,根据儿童的需求程度调整学习方式,并通过教师、家长及专业团队的协调合

3、作来促进课程持续、有效地开展。(二)建立“全园参与模式”1.营造“全园参与”的文化“全园参与”是奇色花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一种做法,旨在全园参与、整园推进,建立幼儿园教职工、同伴、家庭成员及相关专业人员互动关系和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融合教育工作。通过情景表演、观看主题电影、明星时刻、艺术调理等形式,提升教职工的使命认同感;通过集体培训、分层次培训、专题教研、书籍阅读、层级督导等形式,不断强化教师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职工作为实施主体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各岗位人员明确自己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作用。二是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蔡蕾【摘要】河南省郑州市管

4、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作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首批探索者,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在本土的建构与实践。幼儿园以融入式学习、嵌入式学习、添加式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为融合路径,通过营造“全员参与”文化,落实全园专业服务流程,以及搭建生态与资源支持系统等方式,为适龄的残障儿童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支持,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残障儿童;本土化【中图分类号】G760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57基础教育研究引导所有儿童认识和理解个体差异。借助绘本、游戏、视频等形式,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和理解个体差异,学会和不同的伙伴交朋友,促进同伴之间的积极互动。三是开展系统的家

5、长工作,向所有家长传递融合教育理念。以线上沙龙(微信群活动)、专题讲座、亲师茶馆等形式,和家长一起探讨儿童发展,引领家长改变教育理念,促进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深入理解与支持,邀请家长参与园所管理,共同支持所有儿童发展。2.落实全园专业服务流程学前融合教育服务流程包括服务申请、建档编班、计划和实施、转衔服务四大环节,为特殊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做好准备,创造可以让儿童“在场”“参与”“接受适宜的教育”的环境。园长、教学负责人在内的所有教职工共同参与每个环节。在儿童正式进入班级之前的资料收集、行政分班会议是重要且必要的,而进入幼儿园之后的“计划和实施”是融合教育的核心环节。“计划和实施”环节包含评

6、量、计划、实施、评鉴四项工作,以学期为单位周期性循环。此环节包括系统了解儿童的能力起点(评量)、确定儿童某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及教育教学方案(计划)、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实施)、检视教师的教育成效及儿童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评鉴)。(1)科学评量。在奇色花,新生入托的9月、每学期末的7月、1月或2月为评量月,班级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评量团队,在自然情境中观察每一位儿童五大领域及适应性的行为表现,为他们进行系统的课程本位评量。同时根据残障儿童的需求,进行家长访谈或请家长协助在家中评量,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同时,奇色花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评量与各项发展目标,将评量、课程计划、实施和评鉴连在一起,与课

7、程教材之间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从而促使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的评量项目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形成直接关联。评量结束后通过信息系统生成儿童综合发展图表、发展分类图表,撰写儿童发展报告,向家长反馈并给予家庭活动建议。(2)制订计划。基于所有儿童的评量结果,教学负责人带领班级教师制订学期教育计划,并在此基础上为残障儿童制订每学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IFSP),邀请家长、康复师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残障儿童的IEP会议,协商并确定计划的内容与教学策略。每月末班主任带领教师团队,回顾上个月儿童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本月目标儿童现有的能力,共同制订每月的幼儿发展计划(CDP)、个别化

8、融合教育计划(IIEP),并基于此调整残障儿童的IEP方案,通过讨论、卡纸风暴等形式,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3)实施计划。教师将 CDP、IIEP渗透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如区域、大小组、衔接、游戏等各项活动,依据目标投放材料、创设环境,通过调整策略(调整活动目标及流程、进行分组教学、简化活动内容、调整教学环境、调整教学材料、利用儿童的兴趣设计活动、同伴支持、使用特殊器材及改良用具等)、结构化教学、正向行为支持等多种教学策略,在活动中给予儿童隐性支持或直接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学主管根据教师团队、幼儿发展等需求,定期组织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榜样示范、专业引领等形式,支持班级教师解

9、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4)监测与评鉴。在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中,教师持续性观察、记录儿童日常表现,系统收集可比较的信息,检测CDP和IIEP策略的有效性,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儿童学习目标的介入及达成情况,借以评量教学策略和课程调整的有效性,同时判断和确定计划实施的效果与需要调整的方向。(三)搭建生态与资源支持系统奇色花在全园参与的基础上搭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态与资源支持系统,整合来自幼儿见习编辑:张天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58基础教育研究园、家庭、政府、社区、专业机构等方面的资源以支持儿童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并向社会宣传融合教育理念,让媒体关注融合教育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一是奇色花为

10、政策文件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在 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河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河南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等重要政策文件颁布之前,奇色花向政府提供了调研数据和实践经验,在文件中确立了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权威性以及必要性,推动了制度的完善和操作的规范。二是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为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例如,资源中心提供专业的融合教育培训、巡回指导、科研活动,成为多方资源沟通的桥梁。当地残联等相关部门参与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咨询,建立残障儿童数据库,参与社会动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与协调各类教育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开展教育督导

11、、评估、检查和验收,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三是打造智慧教育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其一是研发学前融合教育云端服务系统。河南省教育厅拨付专项经费,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开发了学前融合教育App,支持儿童发展分类图表、综合曲线图表和 IEP目标初稿的生成。未来该系统将实现通过大数据资源为省内外有需求的幼儿园提供远程支持。其二是建设立足河南省、面向全国的融合教育资源网。在政策倡导、教学实践、家庭社区三大板块中开放与共享国内外与残障教育相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源。二、项目成效与影响(一)省内推广,启动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实现县域全覆盖基于奇色花的成功实践,河南省从

12、2015年开始启动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并推广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模式,截至2019年底,全省157个县(市、区)共遴选5批182所试点幼儿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学前融合教育县域全覆盖,河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学前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省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阶培训+实践+巡回辅导+进阶培训+跟岗顶岗实习”全方位立体支持的“河南模式”。2018年至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推进“河南省农村地区学前融合教育试点项目”,在6个地区遴选8所农村幼儿园作为项目园,进行三年半的精准支持,提升农村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初步建立农村幼儿园融合教育服务支持体系。2022年计

13、划遴选第六批20所试点幼儿园,在2023年启动“1+5+N”区域发展模式,在豫西地区先行探索。(二)省外辐射,延伸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实践范围20多年来,奇色花共辅导西藏、北京、四川、福建、广东、陕西、内蒙古等11个省份,约32家幼儿园及机构。(三)国际交流,在国际平台上讲述学前融合教育的“中国故事”在 2014年香港大学举办的融合教育工作坊、2021年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中英学术对话论坛上,奇色花分享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奇色花学前融合教育案例被收录进哈佛大学法学院残联事业发展项目手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河南有一个非常棒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达成战略合作,将学前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一体化推进融合教育的试点区落地于河南省管城区。本文根据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学前融合教育本土化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整理撰写。(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450000)见习编辑:张天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