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1681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探索178“00后”大学生显著存在巨婴化、低幼化现象,这反映出大学生无法自觉理性地思考自我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1,在自我约束和管理方面还明显不足,无法正确履行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2。高校大学生处于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长智慧的成长时期3,培养大学生具有稳定的成人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更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在关键时期做出正确的抉择,自觉承担民族复兴之重任,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4。因此,高校需要直面大学生巨婴化、低幼化现象,直面大学生成人意识不足这一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

2、,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在关键时期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存在的困境(一)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缺乏专属课程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载体,更是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缺乏专门的课程以及相关的教材和教辅参考书是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活动无法开展的根本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通过“四史”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际交往等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

3、健康知识和自我关照的方法的普及。这些课程实现了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部分内容,但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以上课程没有包含成人意识教育的所有内容,缺乏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与自立意识等;以上课程和大学生成人意识其他内容也没有很好的衔接,无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成人意识课程体系。第二,以上部分课程之间松散,未成体系,课程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相互交叉”的现象,容易因似曾相识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第三,以上课程偏向于理论教育,更多采用单向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内容上比较空泛乏味,容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效

4、果。大学生在学习以上课程之后普遍能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认识到要勇于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容易在具体实践中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往往也是理论教育存在的短板。(二)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缺乏教育主体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不仅缺乏专属的课程,还缺乏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具备开展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实现主要经由以上所提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现,而这些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心理健康学院教师授课,他们没有接受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专业的学习,也多数没有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于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

5、的成人意识以及如何使大学生具有这样的成人意识并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高校也没有专门组织教师对此进行培训、集体研讨,使之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素养。简而言之,高校在大学生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探讨宋奕宣(武夷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摘要: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一直存在着“谁来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困境。为能培养出可以在未来面对更多的挑战时自觉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真正投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高校须直面这一困境,从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线上线下、课上课后和课程开发等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的融合等方面努力,以争取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关键词: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立

6、德树人作者简介:宋奕宣(1992),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探索179成人意识教育上,缺乏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将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将未实现的内容与目前存在的课程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梳理,并建立与之相关的课程。(三)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开展方式单一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目前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开展,这些课程主要通过主课堂实现,且教育方式和实践方式都较为单一。首先,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理论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缺乏亲和力,尤其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而言,单向灌输理论的

7、方式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致使课堂效果不佳。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缺乏主动思考,很难“入脑入心”,难以将理论化为实践,而且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反馈也无法得到重视,学生往往被动参与教育过程。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尊重,主动性也得不到发展,他们也就很少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就容易陷入“学而不思”的困境。其次,这些课程的实践活动形式陈旧,缺乏吸引力。为了促进大学生对成人意识的理解与把握,并且引导其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上课程往往选择案例讨论会、案例分析会、专题报告等实践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对成人意识的理解与吸收。虽然这些活动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制于时间等

8、因素,讨论往往未能深入,且过于简单,无法真实呈现学生实际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存在纸上谈兵的嫌疑。另外,“00后”大学生对专题报告等活动存在刻板印象,不少学生对此存在本能的排斥,因此,单一的主课堂单向灌输理论与单一的实践活动形式影响了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实效。(四)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缺乏评价体系以上课程缺乏考评环节,也没有建立系统的考核细则和考核标准,无法将考核结果反作用于教育。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考核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跟踪考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缺漏,不断提高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实效,而不是以简单的考试或者论文来衡量与判定大学生成人意识是否形成、是否正确及稳定。二、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困境的应

9、对策略(一)开设课程,编写教材课程是教育活动实现的依托,教材是教育开展的具体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推动教材、教辅材料的编写和出版是解决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根本问题的途径。20世纪末,大学扩招以及成人仪式逐渐兴起之时就有学者提出通过成人礼实现成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把培养大学生成人意识纳入德育体系 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契合点试论18岁“成人礼”教育的必要性 5即是代表。此后,不断有学者从大学生成人意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内涵和养成途径等方面丰富该课题研究,但始终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和如何开展成人意识教育的共识。因此,成立工作小组致力于将目前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研究成果

10、进行总结和升华,在此基础上设置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编写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并出版势在必行。高校在课程开发和教材、教学资料的编写上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开发和教材、教学资料的编写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0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才能设计出“中国化”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第二,优化和丰富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内容并处理好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关系。“四史一纲要”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观、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不可或缺,而成人意识中的其他部分也将影响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选择,对当下乃至未来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

11、在“四史一纲要”的基础上补充其他内容,使大学生具有完整的成人意识,且处理好衔接关系,使成人意识教育更为体系化。第三,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不仅需要理论教育,也应当注重实践教育。理论和实践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大学生成人意识的树立。第四,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授课教师可以根据高校属地的优势资源,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人意识融入课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实效性。(二)加强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够开展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专业教师是解决师资匮乏的根本途径。首先,从相近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敢于啃硬骨头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

12、认识到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内教育探索180涵、途径、重要性,并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开展方式。其次,鼓励更多教师投身于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丰富教师专业素养,进而推动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有力开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增强对党和国家文件的研究,深入领会文件精神,以明确高校要培养的合格成年大学生的具体指向;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成人意识现状研究,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此丰富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领域研究,推动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发展。此外,在高校设立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教研室,统一备课,集合所有本课程老师的智慧,确定最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上课方式,以及在课后集体总结、探

13、讨改进方式。最后,在全校乃至全国开展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教学比赛,以比赛促进科任教师不断“磨课”,提高专业素养,促进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推动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发展。(三)创新与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为切实增强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实效,高校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探索适应“00后”大学生性格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目的落到实处。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方面,在课堂主阵地,对于成长于互联网一代的“00后”大学生而言,迫切要求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理论的说教方式,急需探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使成人意识教育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体

14、技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递、引导作用,如利用微博、抖音等媒体,建立可以及时沟通的平台,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及时推送相关知识、理论等,“与时俱进”进行成人意识教育。同时,注重开展适合“00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成人意识的确立。比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实地参观企业,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社会成员在应对困难、矛盾时的表现,并进行反思与总结,由此提高自我成人意识。此外,可以有计划地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外补充课内混合式教学,BOPPPS、PBL以及BOPPPS+PBL融合模式,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助力课堂教学。在科学定制教学计划

15、与教学内容、保证充分课时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确保大学生接受基本的成人意识教育,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树立起基本的成人意识,为其融入大学生活以及未来快速适应身份转变、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时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系统的考核细则和考核标准。从目前课程而言,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存在着以简单的考试或者论文来衡量与判定教育实效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需要一个全过程的跟踪考评,如通过学生展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思考,而且多元评价有利于减少主观判断,对教育成效的判

16、定更符合客观实际。三、结语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盛世,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面临更多的诱惑与挑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高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以培养时代新人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要大力培养师资,开展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课程,推动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写和出版,多管齐下,不断提高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实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参考文献:1蒋志勇.高校加强青年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22-123.2官汉蒙.把培养大学生成人意识纳入德育教育体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118-121.3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4尹双红.“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人民论坛)N.人民日报,2023-07-05(04).5施克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契合点试论18岁“成人礼”教育的必要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4):28-3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