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阶段训练9.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16697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阶段训练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阶段训练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阶段训练9.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8),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 C.7月份,图中M湖泊补给河流 D.河流上游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2.图中观光亭距Q城镇的最大高差可以达到 A.99﹤H﹤100 B.199﹤H﹤200 表1 C.299﹤H﹤300 D.399﹤H﹤400 有科学家用“人口过剩指数”(过剩人口/实际人口)研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表1为“2010年人口过剩指数前十位排名榜(部分国家)”,结合资料回答3~4题 3.表中与“人口过剩指数”排序一致的是 A.生态足迹 B.实际人口数 C.过剩人口数 D.对外依赖度 4.世界某些国家或地区资源总量较小.环境人口容量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政策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B.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D .物质.文化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读“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趋势图”(图9),回答5~6题 图9 5.图中纵坐标的含义为 A.特大城市占城市总数的比重 B.非农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住宅用地占城市土地面积比重 6.有关我国城市化问题及其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质量下降甚至严重污染——应扩大乡村聚落规模 B.农村人口减少现象日益严重——应将产业向乡村转移 C.农村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应大力退耕还林还湖 D.大城市膨胀,交通居住拥堵——应发展建制镇和小城市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7~9题。 等高线/m 200 500 1000 鄯善县 吐鲁番市 天 山 1000 200 火车站 铁路 0 30km 43° 90° 图2 7.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8.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9.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0~12题。 表1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0.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3~14题。 移民人数 移民占总人口比例 移民人数/百万 移民占总人口比例/%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 45 35 30 20 10 5 25 15 40 16 12 10 4 14 8 6 2 图3 0 0 年 13.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年 50 ① 100 150 200 250 300 人数/百万 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年 50 ②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人数/百万 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年 50 ③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人数/百万 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年 50 ④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人数/百万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15.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6.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17~19题。 经销商 37.5% 零部件供应商 35% M公司 20% 生产厂 7.5% 销售价格 100% 图1 17.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18.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19.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图6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20、21题。 图6 20.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21.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幻化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3.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微笑曲线”(图13)示意产品生产环节附加值的差异;“哭泣曲线”(图14)示意某区域制造业优势条件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24~25题。 ① ② ③ 设计 加工 营销 产业成型 地价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涨 原材料涨价 贸易保护盛行 出口减少 产业规模 微笑曲线 哭泣曲线 汇率上升 图13 图14 24.处于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②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25.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将会引起 A.产业集聚 B.产业分散 C.产业转移 D.产业升级 台田是黄淮海平原的耕作方式,人们在低洼处挖土为塘(或渠),堆土成台田。农民在台田上耕作,塘(沟渠)中进行水产养殖,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图15为山东某地台田及农业生产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 塘 台 田 沟渠 地下水位 井 蔬菜、粮棉 家禽、家畜 粪便 废弃物 水产养殖 盐碱水 池塘淤泥 图15 26.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台田耕作方式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低洼易涝 C.土壤盐碱化 D.地形起伏大 27.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产地,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科技和设施的发展 B.全球气候变暖 C.交通和保鲜技术的进步 D.大量廉价劳力 28.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台田农业 A.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B.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C.农业投入增加降低经济效益 D.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国家研究编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图14为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 A.承德 B.保定 C.张家 D.廊坊 30.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 A.人口多 B.交通便捷 C.环境良好 D.经济实力雄厚 图15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C.蓄水灌溉农田 B.开发水能资源 D.发展水产养殖 32.话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术 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 三.综合题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图19为“南京市四大传统工业片区分布示意图”,图20为“南京市农业重点建设示意图”。 六合区 禄口机场 浦口区 江宁区 N 六合优质蔬菜产区 浦口苗木休闲农业 江宁奶牛及乳品产区 溧水青梅黑莓产区 高淳优质螃蟹产区 A B C D 铁路 图 例 主城区 高速公路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大学城 图19 图20 材料二 表2为2012年南京四大片区工业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能耗 污染物 废水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粉尘 占全市比重(%) 44.5 22.3 40.7 38.5 35.5 材料三 2013年随着高淳和溧水区的成立,南京所有县都改为区,这一变化使南京发展突破了城乡一体化的瓶颈、城市发展空间的瓶颈。 (1)比较分析南京传统工业A片区与D片区空间分布的异同。(4分) (2)简述四大传统工业片区搬迁的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2分) (3)据“南京市农业重点建设示意图”说明南京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原因。(2分) (4)南京行政区划的调整,突破了两大瓶颈。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 34.某区域的核心区位优势条件能更好地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包括当地优势生产条件、市场条件、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条件等。图21为世界部分农业分布区和工业分布区。读图回答:(12分) A B D C E ① ② ③ ④ 工业区 农业区 图例 图21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②地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③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4分) (2)④地农业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地区。(2分) (3)图中A~E五个工业区中,属于高新工业区的是 (填代号)。影响其工业区发展的核心区位优势条件是 ,其联系生产地与消费地依靠运输方式是 。(3分) (4)图中A、B、C、D、E五个工业区中, 工业区生产的核心区位优势条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我国鞍钢生产核心条件是 ,宝钢生产地缺乏原料和动力,因而对 (运输方式)条件依赖性更强。(3分)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非洲、欧洲商业贸易路线,按运输方式分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图22是两条丝绸之路的线路示意图及甘肃简图。 材料二 2013年我国提出打造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同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1)“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差异显著,体现了 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以 为基础。(2分) (2)“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之间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请列举该经济带东、西两端主要的优势。(4分) 东端: ; 西端: 。 (3)甲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甘肃城镇分布特点是 。(3分) (4)中东一些国家,经济高度依赖资源。请简要说明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4分)。 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红 沙漠 输油管道 铁路 铁路 城镇 工矿区 利雅得 磷酸盐工业城 乙 20° 40° 50° 湾 斯 波 海 30° 图7 甲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4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4分) 图8 建三江 国界 黑 龙 江 松 花 江 乌 苏 里 江 132° 挠 力 河 134° 48°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3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3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2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4分) 高三地理测试答题纸 33.(11分) (1) 。(4分) (2) 。(2分) (3) 。(2分) (4) 。(3分) 34.(12分) (1) , , 。(4分) (2) , 。(2分) (3) 。 , 。(3分) (4) , , 。(3分) 35.(13分) (1) , 。(2分) (2)东端: ; 西端: (4分) (3) ; 。(3分) (4)问题: ; 措施: (4分)。 36.(1) (2) (3) 37(1) (2) (3) (4) 答案 二、综合题 33.(1)相同点:位于南京市外围,沿长江、公路、铁路等交通线,靠近市场。(2分) 不同点:A片区位于河流上游向,但处于下风向;D片区位于河流下游向,但在城市上风向。(2分) (2)改善环境污染现状,降低能耗,促进南京产业结构升级或调整,为南京城市化发展让出空间。(2分) (3)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和特色农业;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的市场变化(2分) (4)缓解南京中心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带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南京市的区域辐射功能。(3分) 34.(1)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缺乏水源 (4分) (2)劳动力充足且经验丰富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2分) (3)B 全世界人才高地(科技发达) 航空 (3分) (4)D 丰富的铁矿资源(煤铁资源丰富) 海运交通 (3分) 35.(1)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2分) (2)东端:劳动力、工业基础、市场等(2分) 西端:油气资源、市场(2分) (3)荒漠化(沙漠化)(1分) 沿山麓.沿河.沿交通线分布;中部地区的城镇较为集中。(2分) (4)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或资源地位下降,会导致区域衰退(2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工业与第三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优化环境。(2分) 36.(22分)(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2分)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2分)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2分)资金雄厚。(2分)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3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3分)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2分)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3分)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3分)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3分)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善,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3分) 37.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