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逸夫中学电子备课本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姓名 张星芳
2014—2015 学年 一 学期
七 年级 数学 科教学设计
课 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 时
一课时
主备教师
张星芳
研讨时间
2015.10.14
执行教师
张星芳
上课时间
2015.10.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②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过程和结果;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按照运算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运算符号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具使用
电脑多媒体
教法选择
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
活动1:说一说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活动2:练一练 计算(1)-5.4+0.2-0.6+0.8 ; (2) 3× (-4)+(-28)÷7 ;
(3) (-7)(-5)-90÷(-15) ; (4) -(-7)2 ;
活动3:想一想 归纳有理数同级运算法则并试着计算下题
第二环节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内容:
计算
问题1:算式里含有哪几种运算?
问题2:哪些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分别是几级运算?
问题3:根据以上分析你能解答该题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吗?
第三环节 例题讲解 巩固新知
内容:
例1 计算
(1)-3-[-5+(1-0.2×5)÷(-2)] (2)-14-×[ 2-(-3)2 ]
(3)(-2)2-(-52)×(-1)
第四环节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口 诀 歌
同 级 运 算, 从 左 至 右;
异 级 运 算, 由 高 到 低;
若 有 括 号, 先 算 内 部;
简 便 方 法, 优 先 采 用.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16知识技能1
第五环节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内容:
活动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活动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投影片展示课本中问题)
活动3: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
活动3应注意对竞赛结果做出评价,对表现积极,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又快的小组要表扬,同时要把握时间,及时点拨,及时纠正,把意犹未尽的游戏活动延伸到课后进行。.
学生通过“说一说”、“练一练”复习回顾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律。
学生通过“想一想”归纳有理数同级运算法则
学生练习本上完成,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做题结果。
学
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扮演并讲解,
老师制定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去验证
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
学生各抒己见,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活动1规则的阅读一定要学生阅读并理解,教师不能代替.其实数学的各类题目的阅读任务就应该学生自己完成。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学生稍有问题,教师指导补充.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点拨。
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成功的幸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顺序 例题 练习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
2、从本节课的效果来看,在突破难点,发挥游戏的功能上还需继续探索和改进.同时发现要想使游戏发挥更大的正面效果,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另外学生的活动往往易放难收,时间上的把握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
3、本节课应再加强巩固各种类型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