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4.2自然灾害及其防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5674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4.2自然灾害及其防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4.2自然灾害及其防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源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优化训练 基础达标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解析:震级与震中距无关,烈度随震中距的变大而减小。 答案:D[来源:状元源][来源:状元源] 2.某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5月从济南出发,6月中旬到达南京,7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到贵阳,元旦抵昆明。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他按到达时间,各地的天气特征依次为(  ) A.温湿、伏旱、伏旱、干冷、干热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 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热湿[来源:状,元,源]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 解析:5月济南春旱严重,6月中旬南京是梅雨天气,7月中旬武汉进入伏旱,圣诞节时贵阳受锋面影响而冷湿,元旦时昆明温暖晴朗。 答案:B (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19~20)2008年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沿海有14省(市)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我国的台风最可能生成于图甲所示地区中的(  ) 甲 4.读图乙,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  ) 乙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结合图甲的经纬度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影响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区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有西移、西北移、北移等,所以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有图乙中的④路径。[来源:Z&yy100.Com][来源:状|元|源]] 答案:3.A 4.D[来源状元源|Zyy100K]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发生时,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河北等地均有震感。读四川盆地和河流分布图,完成5~7题。 [来源:状|元|源]网] 5.汶川地震震级为8.0级,中心位于(31°N,103.4°E),这次地震(  )[来状+元+源Z+y+y+100+K] A.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上 B.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上[来状元源zyy100XK] C.是由地壳张裂造成的 D.是由地壳挤压造成的 6.图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来状元源|Zyy100|K][来状元源zyy100XK] 7.此次地震在当地可能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是(  ) ①滑坡 ②泥石流 ③森林火灾 ④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5题,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内应力在汶川一带不断积聚爆发导致的,所以是由地壳挤压造成的。第6题,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河流的汛期,河流流量最大。第7题,汶川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东南部的岷江两岸,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答案:5.D 6.C 7.A  2007年8月24日,希腊发生特大森林大火,被列为近150年来世界最严重的森林火灾之一。读下图,完成8~9题。 8.读图分析造成希腊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季风—干热 B.西风—大风 C.信风—大风 D.副高—干旱 9.B处有一座年轻的火山岛,该岛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来状元源zyy100XK] C.花岗岩 D.玄武岩 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该地应是地中海气候,该季节应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火山是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 答案:8.D 9.D[来状元源zyy100XK]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6月20日登陆菲律宾的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288万余人受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57亿美元。6月25日早晨5时30分前后,“风神”在广东省深圳市葵涌镇沿海登陆,登陆时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台风“风神”导致广东16人死亡、6人失踪、34万人受灾。 材料二: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路径图。 [来om]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省。 (2)影响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区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1西移、2西北移、3北移和4转向路径四类,其中对海南省影响最大的路径是_________,台风“风神”登陆的路径是_________。 (3)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均来自_________,且有两个集中生成区域,一是_________以东洋面,一是_________中北部洋面。 (4)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在自然灾害上的相似点及原因。 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就可以判读出台风在我国集中登陆的四个省份。第(2)题,结合所给的材料和图示,可以看出对海南省影响最大的路径是1西移,台风“风神”在广东沿海登陆,所以路径是2西北移。第(3)题,认真读图即可作出判断。第(4)题,我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在自然灾害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暴雨洪涝、台风、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火山等灾害频发,突出考查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来源:Z+xx+k.Com] 答案:(1)海南 广东 福建 台湾 (2)1西移 2西北移 (3)西北太平洋 菲律宾 南海[来状元源zyy100XK] (4)①从纬度位置上看,两地位于中低纬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暴雨洪水多发;②从海陆位置上看,两地都位于西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频遭台风袭击;③从环流类型上看,两地都盛行季风环流,干旱、洪涝灾害常见;④从地质构造上看,两地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薄弱,多火山地震;⑤从地形地势上看,两地多山,在其他自然灾害的诱发下,往往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能力提升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来Z#yy#100.Comom]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来om] 12.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的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下列地区灾害损失与主导因素相吻合的是(  ) ①黄土高原——滑坡 ②西欧——强风 ③南亚——水旱 ④长江中游——水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11题,干旱、洪水等气象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出现的频率高,而带来的损失最严重。图中显示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大,故选B项。第12题,修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能有效减轻洪水的威胁;跨流域调水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第13题,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不稳定而易出现水旱灾害;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形成地上悬河,水流速度慢、河床高,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11.B 12.B 13.D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下图显示主要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市的分布,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 C.海河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来状元源zyy100XK] 15.防御两省市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 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 16.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解析:第14题,从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条件方面分析,易发生的地区应在长江上游地区。第15题,加大坡地开发会促进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不是防御。第16题,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属于解决能源问题的举措。 答案:14.B 15.C 16.D 17.(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21)下图表示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示意:洪涝、干旱、火山喷发、地震。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灾害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灾害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来状元源zyy100XK] C.③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灾害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异常造成的 解析:结合四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图示进行判读可知:①是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②是火山喷发,目前可以进行有效监测;③是洪涝,该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异常造成的;④是干旱,持续时间长。 答案:C[来状元源zyy100XK] 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地震局承办的“2008年防灾减灾论坛”9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2008年防灾减灾论坛”主题为“防灾减灾与应急对策”。本论坛针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灾害,通过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学术研讨,深入分析自然灾害形成的机理,客观探讨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从科学角度研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措施,为决策部门的应急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二: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其宗旨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尤其是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生命损失和财产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停滞。[来状_元_源Z_y_y_100_K] (1)什么是自然灾害?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自然灾害对人类有何影响?为什么联合国将20世纪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 解析:第(1)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2)题,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第(3)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巨大,可以从提供的材料中组织答案。 答案:(1)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来状 元 源.网] (2)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等。由于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不断影响着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与演化,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全球变暖等因素,自然灾害呈现出在波动中加剧的趋势,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给全世界人们造成了大量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19.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来状*元*源Z*y*y*100*K] 材料一:2007年7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 [来状元源zyy100XK] 材料二:2007年极为明显的全球变暖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强烈波动,气象灾害愈演愈烈。欧洲南部热浪袭人,受持续高温影响,仅在7月26日这一天希腊全国就发生了200多起火灾;英国则遭遇了60年来最大洪水,暴雨成灾;在北美洲,美国东部的纽约和华盛顿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 (1)结合图示和所学地理知识,简述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来源:Z*xx*k.Com] (2)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来Z.yy100.Comom] (3)全球异常天气增多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分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来om] 解析:关注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影响是一个热门话题。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由于气候的多样性和地形的复杂性,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造成的损失严重;在众多气象灾害中,旱灾尤为突出,因此应提高对旱灾的防御,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和减灾工作。 答案:(1)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人员伤亡损失大、农业灾情严重,同时我国自然灾害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种类组合和灾情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来状#元#源#网] (2)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种植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和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开展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 (3)一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淹没的危险;二是全球各地农业生产因温度和干湿状况改变而发生结构的调整;三是影响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来om]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