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备战201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解析一.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5016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解析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备战201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式解析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柳老师地理课堂   QQ:71017432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柳老师地理课堂     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Liulaoshi.C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