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研资料仅供参考关于我市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 开始,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自觉自愿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我市连续4年公开选聘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进一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村官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市委办公室与市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全市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此次调研。一、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四年来,我市公开选聘了153名大学生村官,其中,男生82名,
2、女生71名,30周岁以上的2人,30周岁以下的151人,研究生5人,本科生148人,党员134人。基本情况见下表:名称性 别年 龄学 历政治面貌类别男性女性30岁周岁以下30周岁以上研究生大学党员非党员人数82711512514813419占比53.6%46.4%98.7%1.3%3%97%87.6%12.4%由上表能够看出,大学生村官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同时也受过城市文明熏陶,综合素质较好。在农村,她们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经济建设员,也是基层党建活动的组织者和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者。她们懂得运用科学技术,思维活跃,敢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思想、新知识,为新
3、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到 底,全市现有村(社区)干部1674名,其学历和年龄情况见下表:名称学 历年 龄类别中专、高中以下大专以上30岁以下30岁以上人数1457人217人68人1389人占比87%13%17%83%从上表能够直观地看出,我市农村(社区)干部队伍中明显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水平较低、干部储备不足等问题。而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4、。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58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村党组织书记9人,副书记27人,委员22人。 镇3名大学生村官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与群众打成一片,均高票当选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2、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面对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大学生村官主观上有助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的热情与冲劲。她们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经过上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和外地先进的发展模式,为农村发展带去了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镇 村大学生村官 创办200多亩高效农业示范园,主营西瓜和西兰花,平均亩产值现已达到6000至700
5、0元,其中西兰花正走俏扬州周边的大小菜市场,亩均产值近万元。 发起并成立了涌泉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成为省首批十佳创业大学生村官之一。 镇大学生村官 筹办养鸽场,从上海引进3000对法国卡鲁鸽,当前已经发展到9000对,年底可达1万对。 计划将养鸽场建成一个集养殖基地、冷库和深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生产企业,带动农民一起致富。3、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大学生村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群众,不论是独立开展工作还是协助其它村干部工作,她们都做到了嘴勤、手勤、脚勤、脑勤。她们在零距离的接触中了解村情民情,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体会村民的酸甜苦辣,在实打实的工作中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有效
6、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村官 关注留守儿童,自发成立“ 镇留守儿童快乐家园”。从 11月份开始,每个周六上午,免费为留守儿童进行校外功课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一些生活上、思想上的问题。 底,被市政府授予“创新品牌”奖。二、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学生毕业到村任职工作推行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作为一项新的举措,不论是大学生个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环境方面,都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改进之处,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1、处境尴尬,岗位职责不明确。在调研中,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反映,虽说在村是书记或主任助理,但具体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书记主任交代的事要完成,会计、妇女主任交待的事
7、也要做,总觉得有点像村“两委”的勤杂工,只是做一些村里的琐碎事务,长期下去无法成就较大的事业。正如某些村官感概的“我们不是农民,因为我们没有土地;我们不是公务员,因为我们没有编制;我们不是工人,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我们也不是事业人员,因为没有职称,那我们算什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村官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境地,不利于她们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另外,在实际使用上,部分乡镇和村对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认识不清,角色定位不准,仅仅把她们当作传统意义上的“内务主任”使用,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大部分精力用在收发文件、端茶倒水、接听电话等日常琐事上,从而导致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效果不明显。2、心
8、态不稳,扎根意识不坚定。从调查反馈中能够看出,有的大学生村官的心态还不够稳定,对现状有不满情绪,对工作安排、工资待遇、聘期结束后的出路等问题的看法缺乏辩证和理智的思考,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对大学生村官当初为何选择到村任职的动机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和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吸引,如国家帮助偿还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公务员考试加分等等。只有少数村官对农村怀有感情,想在基层成就一番事业。由此能够看出,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相当一部分是在就业压力“推”和优惠政策“引”的双重作用下作出的选择,村官岗位只是她们就业的一个缓冲地带和未来进入城市工作的一个“跳板
9、”。她们中的一些人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因而表现出工作不安心,不敬业,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态度。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能“孔雀东南飞”,卷铺盖走人。四年来,我市招聘的153名大学生村官,当前在岗的还有123名,共流失30人,其中,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18名,考取研究生5名,调往外县市2名,自主择业5名。3、经验不足,工作环境不适应。村官工作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更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在基层工作中面对各种错综复
10、杂的人际关系,高低有别的群众素质,矛盾复杂的村情村况,一时理不清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另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在招收时不设专业门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农村工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整体规划。在调研中,不少大学生村官感到自身农村知识贫乏,所学知识在农村遭遇“水土不服”,专业知识难以运用,在村官岗位上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一些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也提出质疑,认为她们只懂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农民语言”和“农民习惯”,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农村工作实际经验的缺乏,所学专业与
11、所服务对象存在差距,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的三年之内很难开创出新的工作局面,优秀人才资源相对闲置与农村村级组织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极大反差。4、管理虚化,保障机制不健全。重选拔轻管理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同时,大学生村官“借用”问题不容忽视。调查发现,部分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借用”和“截留”现象,名义上是村书记或主任助理,但实际上是乡镇的办事员,基本与村工作脱钩,没有起到“当家人”的
12、作用。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调整基本上是乡镇说了算,随意性较大,缺乏一个较为规范公正的程序。另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属村民自治体系,使得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目标难以明确,相关的绩效管理措施难以实施。当前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有三个明显不足:平时考核较为薄弱,过程管理不够强化;年度考核认定的优秀等次比例太低,激励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村里在考核中的参与不够,不利于大学生村官专心投入村工作和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 。建设现代化,农村是关键,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大学生村官就是推动现代化新的生力军。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要着眼于
13、培养建设新农村中坚骨干力量的现实需求,坚持长远战略储备、分层分类培养、注重实践锤炼、突出有序流动,构建“选有条件、培有方向、管有制度、用有标准、流有去向”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熟悉农村基层、能够带领群众致富、与群众有深厚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使之成长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土专家”,熟悉农村政策的“活字典”和开展基层工作的“老把式”。1、加强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工作经验少、处理农村问题的办法不多,是多数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中的一块“短板”。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升上岗适应能力。一是要广内容。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重点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
14、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群众工作方法等岗位必备知识培训,促进大学生村官完善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实现由“文弱书生”到“懂行村官”的转变。二是要多形式。经过采取优秀大学生村官经验介绍会、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开设“田间课堂”等方式,以直面现场的真实感观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进而转化为对理论的运用,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致富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三是要完设施。要充分发挥各种培训机构的基础作用,完善培训设施,改进培训条件,重点依托市委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开展系统培训,发挥教育、科技、农林、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优势开展专项培训
15、,形成培训整体效应。要积极引进外地培训资源,注重与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相联合,定期输送大学生村官到高校进行再学习再教育。2、搭建平台,支持干事创业。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全市各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和扶持。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创业专家顾问团的指导作用,在创业教育、创业知识传授、信息提供、项目申报、企业创办、工商注册、土地使用、跟踪辅导、技术服务、生产管理与销售、税费减免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无偿服务和大力支持,降低创业风险,积极营造大学生村官“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创新帮带模式。进一步建立完善市
16、领导挂钩联系、乡镇领导结对培养、村党组织书记指导帮带的“三帮一”制度,经过经常沟通联系,加强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谋思路、找信息、选项目,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农村致富能手向大学生村官传授岗位技能,提高她们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事。要积极探索“1+N”创业模式(“1”就是一名企业家,“N”就是若干名村官),由一名企业家,作为村官创业的创业导师,利用企业家的资源、经验、资金、场地等作为平台和载体,带领、扶持、帮助村官创业。二是要发挥基地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建设和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到
17、特色农业人才基地、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以及各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部分工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等进行实践锻炼和模拟创业,增强其对创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提高她们的创业能力。三是要拓宽筹资渠道。要加大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投入,采取贴息等形式,支持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合办的各类创业富民项目。用好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投资补偿基金,对创业失败、产生经济损失的大学生村官给予适当补偿。3、注重关怀,稳定村官队伍。各乡镇、园区要按照“五个一”和“四个必谈”的要求,注重从生活安置、待遇保障、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多关心、多爱护,确保她们在农村基层健康成长。以大学生村官驿站
18、为主阵地,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学习培训、交流联谊和文体活动,增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经过大学生村官门户网站、专用信箱、热线电话等,及时收集、受理大学生村官反映的问题。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论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探讨问题,搭建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平台。深入开展市领导挂钩联系、市级机关部门负责人结对指导、乡镇和村主要负责人帮带培养、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结对牵手、交友连心”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真结对、多牵手、广交友、常交心。组织部门经过督促检查、组织交流、工作汇报等形式,保证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中
19、干事创业、成长成才。4、拓宽出路,加强培养力度。要坚持“锻炼是最大的培养、使用是最好的关心”,加快村官培养使用步伐。各乡镇、园区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条条框框,大胆使用守信念、讲奉献、有本事、重品行的大学生村官。加大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力度,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参与竞争创造条件。突破大学生村官选拔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及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作风优、群众公认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形成在一线培养、从一线选拔的党政干部基层培养选拔链。着眼于为市、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后备力量,逐步加大面向大学生村官的招录比例,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同时,
20、注重其它政治安排,积极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和团代会、妇代会代表人选,促进大学生村官参政议政。5、规范管理,促进成长成才。严格管理,是保证大学生村官履行岗位职责、成长成才的重要措施。制定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规范,坚持严格管理,突出制度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要完善综合考核机制,制定符合大学生村官群体特点的考核办法,坚持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以岗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重点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情况、工作作风等。要注重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参与重要活动等方面考核大学生村官的德才表现,要深入工作生活场所和农户了解大学生村官的现实表现。注重工作实绩和考评结果的运用,建立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调整和跟踪管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为基层培养一支“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村官队伍,让大学生村官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