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14356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题 目 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系 (部) 制药与环境工程系 专 业 安全技术管理 指导教师 作 者 完成日期 2015 .5.20 摘要防火防爆是安全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防火防爆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维护社会和平与安全。1针对燃烧爆炸的基本原理分析,从而达到防火防爆的要求。防火防爆运用的原理、知识进行研究与调查,达到最终的目的。 火灾和爆炸对于人类社会一直是具有巨大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在生产和生活中,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酿成灾害,而且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能造成惨重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可燃易爆物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石油、化

2、工、矿山、火工等行业,危险性更大。现在,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仍然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安全防范课题。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防火防爆技术也必将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开始对防火防爆技术进行研究,把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到最小极限。防火基本技术措施,就是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对火灾危险所采取的预防、控制和消除措施。防爆基本技术措施,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采取防爆基本技术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点为: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灾害的扩大,在各种建筑物的设计中,加强防火防爆的抵抗能力,使得建

3、筑物能更耐久更安全。 关键词: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应用研究。Abstract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the focus of safety management. Through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Maintaining socialpeace and security.Analyses the basic pr

4、inciple of combustion explosion, so as to achieve requirements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Used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principle, knowledg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eventually.Fire and explosion for the human society has always been a great creative and

5、destructive power, and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nce out of control, will lead to disaster, and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s often can cause heavy personal casualties and huge property los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combustible and explosive items are widely used in al

6、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in petroleum, chemical, mining, fire and other industries, risk is bigger. Now,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 prevention is still the world focuses on safety issue.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for

7、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development will also change, people begin to study of technology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reduce the fire explosion accident probability to a minimum limit.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Basic technical measures, fir

8、e preven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fire risk prevention,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measures.Explosion-proof basic technical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burning explosion, explosion-proof basic technical measures taken to prevent

9、the fire explosion accident of the fundamental point is: the control of the fuel and oxidizer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mixed contact conditions, avoid the perilous stat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bums, take various means to cut off, stop the fire explosion disasters, in the design of al

10、l kinds of buildings, strengthening fire blast resistance ability, can make the building more durable and more secure.Keywords:fire;explosion;technical principle;application research目录摘要.2Abstract.3绪论.5第一章 燃烧的基本原理.61.1燃烧理论.61.2燃烧类型.71.3燃烧特征.7第二章 爆炸的基本原理.92.1爆炸及其种类.92.2爆炸极限及其理论.10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13

11、3.1防火技术原理与措施.133.2防爆技术原理与措施.153.3防火防爆的应用研究.17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2绪论火灾与爆炸事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灾害之一,其直接后果是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经济损失,导致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加速,导致火灾的危险源不断增多,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由此带来的灾难后果也更加严重,因此,加强火灾与爆炸事故的研究,掌握最新的防火防爆技术,对于预防和控制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防火防爆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即减少火灾与

12、爆炸事故的发生个概率。在本文中防火防爆技术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才使得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2火灾事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火灾事故的起因多种多样,有时还非常复杂,但火灾事故并非是绝对不可控制的,只要采取蒸汽的技术和措施,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就能有效的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防爆基本技术与措施,就是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对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取的预防、控制和消除措施。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不使物质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在设计时严格按照防火防爆规范执行和采用生产安全装置,就可以防止火灾爆炸

13、事故的发生。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生产、储存条件的限制,或者受某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仅采取一种措施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同时采取上述多个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安全度。此外,还可以考虑某种辅助措施,以便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减少危害,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一章 燃烧基本原理1.1燃烧理论从本质上讲,燃烧室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它服从于化学动力学、热力学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等基本定律,但其放热、发光、发烟等基本特征表面它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区别燃烧现象与其他氧化现象。燃烧必须具备三要素:第一,要有可燃物;第二,要有助燃物;第三,要有点火源。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

14、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3化学危险物品分类中的氧化剂类物质均为助燃物。除此之外,助燃物还包括一些未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氧化剂如正常状态下的空气等,为了明确助燃物的种类,应首先了解列入危险物品的氧化剂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再了解未列入危险物品氧化剂类的助燃物有哪些种类。点火源:又称着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凡能够

15、引起可燃烧的热能源。例如: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等,这些点火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温度,才能点燃由一定的量结合的可燃物和助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燃烧的充分条件如下: 具备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有足够数量的氧化剂; 点火源要具有一定的能量; 三要素必须相互作用。 燃烧 可燃物 助燃物 点火源 图1-1 燃烧三角形1.2燃烧类型燃烧现象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燃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燃烧各有特点。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

16、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

17、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1.3燃烧特征着火延滞期:可燃物质温度在达到自燃点或着火点之后,并不能立即发生自燃或着火,这段时间称为着火延滞期。燃烧热:在燃烧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温度越高燃烧越久,燃烧中放热量大于吸热量,则燃烧继续,反之燃烧熄灭。火焰传播:高温火焰靠向邻近的未燃混气层导热或传递活性分子将其点燃,从而使火焰得以在空间混气中扩展和推进的过程。烟气: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SO2 、N2、O2、 C

18、O 、 CO2 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飘尘,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第二章 爆炸的基本原理2.1爆炸及其种类2.1.1爆炸现象极短时间内(一定空间)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空间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所以一旦失控,发生爆炸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

19、用,爆炸发生破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爆炸体系和它周围的介质之间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是爆炸的最重要特征,这种压力差的急剧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爆炸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爆炸发生当时产生的稳定爆轰波,也就是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没有指明一定要有热量或光的产生,例如一种叫熵炸药TATP(三聚过氧丙酮炸药),其爆炸只有压力变化和气体生成,而不会有

20、热量或光的产生。而爆炸音的产生,主要是源自于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膨胀速度高于音速所致。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爆炸等,都由化学反应引起,而且都是氧化反应。4但爆炸并不都与氧气有关。如氯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且爆炸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如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则是物理变化。一般来说,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爆炸过程进行的很快; 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临近物质遭到破坏。2.1.2爆炸分类2.1.2.1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可以分为受压容器爆炸、水蒸气爆炸。2.1.2.2化学爆炸:a.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可以分为

21、气体 单分解爆炸、气体混合物爆炸、炸药爆炸。b.按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爆燃、爆炸、爆轰。2.1.2.3 粉尘爆炸:a.按粉尘爆炸的条件: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b.按粉尘爆炸的过程: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粉尘燃烧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原来悬浮着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项进行,其反应速度也逐渐增大,通过激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c.按粉尘爆炸的特性:所需的起始引爆能量大、

22、有产生爆炸两次的可能、可能会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碳化或人体严重烧伤。d.按影响粉尘的因素:粉尘的化学性质和组成、粒度及粒子形状、粉尘或空气中含水量。2.2爆炸极限及其理论2.2.1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

23、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5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2.2.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

24、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

25、混合系的临界直径。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2.2.3爆炸极限的应用2.2.3.1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2)爆炸极限是评定气

26、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6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3)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4)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时,应使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2.2.3.2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确定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中的应用可燃气体的爆炸过程,借助孤立熵增原理,建

27、立了单组分气体爆炸极限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实例验算,对计算结果的普适性和精确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而为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提供了科学的定量依据12。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3.1防火技术原理与措施3.1.1防火基本原理(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在消防工作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破坏燃烧的基础和基本条件,防止形成燃爆介质。例如:用难燃或不燃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用防火涂料沁涂可燃材料,以提高耐火极限;早材料中渗入阻燃剂,进行阻燃处理,使易燃材料变成难燃或不燃材料;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蒸汽、粉尘在空间的浓度,使其低于爆照下线浓度;凡是性质上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

28、开储运;对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有易燃物料的设备系统,停产后或检修前,用惰性气体吹洗置换。(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可燃物和空气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可燃物即使暴露在空气中,若没有点火源作用,也是不能着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和消除点火源是防止火灾的关键。一般来说,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火源大致有一下10种:a.生产用火:如加热、维修用火等。b.生活用火:如火柴、吸烟、煮饭等。c.炉火:锅炉、电热炉、加热炉等炉火。d.干燥装置:用直接火或电加热干燥的装置,温度失控。e.烟囱、烟道。f.电器设备:如电灯、开关、变压器、电热毯等。g.机械设备:如发电机的发热、机械的

29、冲突、摩擦等发热。h.高温表面。i.自燃。j.静电火花、雷击和其它火花。(3)阻止火势蔓延a. 建、构筑物及贮罐、堆场等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b. 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及水封等;c. 在能形成爆炸介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轻质墙体等;d. 在有压力的容器上安装防爆膜和安全阀。(4)隔绝空气控制助燃物对易燃易爆的生产可在密闭的设备下进行,对遇到空气可以自燃和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可以采取隔绝空气储存。比如钠存放于煤油中,黄磷存放于水中,二氧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3.1.2防火工作的基本措施(1)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普及消防知识这是发动群众

30、积极的预防火灾,自觉的同火灾做斗争的一项重要措施。要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和宣传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火灾与消防信息,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使群众意识到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警惕性,增强消防法制观念,做到时时防火,处处防火。同时要向群众普及消防常识,使他们懂得怎么预防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怎样报警和使用简易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防火宣传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火灾特点和不同的宣传对象,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使群众喜闻乐见。除了运用讲演、讲课、报告等口头宣传外,还可以编印简报、小册子等文字宣传资料,如张贴和悬挂防火宣传标语和宣传画,举办防火图片展览、宣传橱窗和短期训练班,举行消防体育运动会,组织防火宣传文艺演出,召开火

31、灾现场会,运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电影、录像等等。防火宣传要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深入进行防火检查,切实整改火灾隐患防火检查的方法有平时检查、季节检查、普遍检查、重点检查、自查与互查等。检查的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单位和季节有所侧重。列如冬季风多,气候寒冷干燥,用火用电增多,要突出抓火源,电源管理的检查;夏季气温高,易燃易爆液体和气体容易挥发和膨胀;在阴雨天某些化学危险物品容易受潮和被雨淋;在雷击区闪电频繁,要注意对化学危险物品和避雷设备的检查。各单位在检查火灾隐患的同时,还要检查干部和群众对防火安全工作是否重视,是否坚持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是否健全,各级防火责任制和

32、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是否贯彻落实必要的消防器材设备和消防水源是否完整好用等等。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要逐条登记,提出整改意见,认真监督整改。对于重大火灾隐患,消防监督机关要发出重大火灾隐患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重大火灾隐患熟视无睹,拒不整改的,应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3)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和防火规章制度在防火工作中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规范,各部门、各单位首先要严格把好设计、施工、建造关,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防火公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值班巡逻制度、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等。各单位都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主体意

33、识,制定防火安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把防火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与企业和职工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挂钩,把防火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火积极性,做到自我控制,全员管理,提高单位的自防自救能力。7要严肃认真,从实际出发,即要保证安全,又要有利生产,对违反防火安全制度的当事人和责任者,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分别情节轻重予以处理。3.1.3防火安全装置防火安全装置是指生产系统中为预防事故而设置的各种检测、控制、连锁、保护、报警等仪器、仪表的总称。他们广泛应用于厂区、厂房、车间及生产设备中,是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防火安全装置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防火控制

34、与隔绝装置。3.1.4灭火设施灭火设施是控制火灾发展或扑救火灾的重要物质保障。熟悉和掌握各类灭火设施的原理和使用技术,是能否有效的扑灭火灾的重要影响因素。11灭火设施可分为:灭火器、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3.2防爆技术原理及措施不会发石油、化工、煤炭的国防等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的各个过程中,经常可能泄露或溢散出各种各样的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各种粉尘及纤维。这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可能成为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一旦出现火源即会引起爆炸和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在这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必须时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具有防爆性能的产品

35、,因此便有了防爆技术。3.2.1防爆的基本原理现代用于工业生产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生产过程情况复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各种相应的防护措施。从爆炸破坏力的形成来看,爆炸一般需要具备5个条件: 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释放源); 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 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 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 足够能量的点火源。8上述条件中的点火源、可燃物质和助燃剂是燃烧爆炸的三要素,防爆技术就是根据这些爆炸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3.2.2可燃物浓度的抑制爆炸强度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有密切关系,爆炸强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近似于正办周期的正

36、弦曲线,浓度国底或过高都不能发生爆炸,这两个点称为爆炸下限浓度或爆炸上限浓度。在爆炸下限浓度以下,由于可燃性物质的发热量已经低到不能维持火焰在混合物中传播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因而该混合物不能被点燃;若浓度逐渐增加而超过爆炸上限浓度时,虽然可燃物质增加,但助燃的氧气浓度低于化学当量值,不能满足混合物完全燃烧的需要,也生爆炸。因此可以通过可燃物浓度的控制来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或者把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力降到最小限度。3.2.3氧浓度的控制在爆炸气氛中加入惰化介质时,一方面可以使爆炸气氛中氧组分被稀释,减少了可燃物质分子和氧分子作用的机会,也使可燃物组分同氧分子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以层不燃烧的屏障;

37、当活化分子碰撞惰化介质粒子时会使活化分子失去活化能而不能反应。另一方面,若燃烧反应已经发生,产生的游离基将与惰化介质粒子发生作用,使其失去活性,导致燃烧连锁反应中断;同时,惰化介质还将大量吸收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热量不能聚积,燃烧反应不蔓延到其它可燃组分分子上去,对燃烧反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可燃物/空气爆炸气氛中加入惰化介质,可燃物组分爆炸范围缩小,当惰化介质增加到足够浓度时,可以使其爆炸上限和下限重合,再增加惰化介质浓度,此时可燃空气混合物将不再发生燃烧。3.2.4点火源的控制温度对化学反映速度的影响特别显著,对一般反应来说,若初始浓度相等,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大约加快2至4倍。因此

38、,温度(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点火源)使加快反应速度,引起爆炸事故的最初因素,控制点火源使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3.2.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爆炸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爆炸物质爆炸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膨胀,使包围体内压力骤增,进而使包围体炸裂,形成冲击波,造成破坏力。为了防止或减弱因炸而使包围体内压力的骤增,应尽可能地不使包围相对封闭。3.3防火防爆的应用研究3.3.1防火的应用研究(1)防火应用表面化材料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发的一体式平衡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它不设泡沫液回流管,而是利用消防泵压力升高、流量降低的机制,用其平衡阀直接控制进入混合器的泡沫液流量方式来控制泡沫混

39、合液的混合比。它的流量调节范围相对要小些。目前我国还未开发水力驱动泵。9我国防火涂料现状与发展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赵宗治摘要回顾我国防火涂料研究应用概况,介绍我国此类产品的分类、定义、技术标准与指标,归纳配方设计原则及例举配方与制造工艺,提出发展设想。笔者切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防火涂料领域的开拓与发展,虽已到龄退休,但对防火涂料仍浮想联翩,特在此作一些文字性的回顾和小结,以期对后来者有所借鉴,多走捷径,把我国防火涂料推向更高阶段。防火涂料保护作用原理,随防火涂料类型和被保护基材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木质等可燃材料和电线电缆,因着火温度低,遇小的火种火星就会燃烧并迅速蔓延,在他们的表面涂履0.21

40、mm厚的防火涂料,使之变成难燃材料,再遇小火源难以点燃;当火源加热或持续燃烧时,涂层分解释放出灭火气体阻止燃烧,或涂层膨胀形成均匀致密的炭化泡膜绝热层,推迟可燃基材达到着火温度的时间,阻止火焰迅速蔓延传播,从而起到防火保护作用。对于建筑物中的不燃烧体,如钢架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等,虽然他们本身不会着火燃烧,但不耐烧,在火灾中极易导热,受热后失去强度而变形垮塌毁坏,涂履防火涂料,防火作用原理有三点:一是足够厚的防火涂层对底材起到屏蔽作用,使钢结构或预应力楼板不直接暴露在大火之中;二是防火涂层吸热分解放出水蒸汽或二氧化碳等不燃气体,起到消耗热能、降低火焰温度和燃烧速度、稀释氧气含量的作用。根据热

41、传导方程Q=AK$T/L,在火灾时,防火涂层L越厚,热量Q就越小,防火隔热效果越好。防火涂料在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过去,由于防火保护意识淡薄,加之缺乏适用的防火材料和必要的防火保护措施,建筑物或电缆线发生火灾,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给人们以深刻教训。防火涂料避免了重大火灾损失例1电缆防火涂料阻熄了电缆火灾。1984年7月,四川映秀湾发电厂开关站的220千伏电缆互感器被击穿着火,发生火灾,燃烧10多分钟,互感器和附近电缆线烧毁,当火焰蔓延传播到涂有A60-1改性氨基膨胀防火涂料的部位时,涂层鼓泡膨胀,形成炭化泡膜绝热层,立即阻熄火焰,使国家免除了一场更大的火灾损失。21世纪已经到来,期盼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的防火涂料能较快地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2)火林带应用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有可能着火燃烧,防火林带实质上只是其在遇到林木时与其它林木相比不易点燃。10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有三个层次:防火树种、结构合理的防火林带及其形成的火环境。枝叶茂盛的树冠能有效阻挡火陷的蔓延;良好的林带结构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并使可燃物呈不连续分布;防火林带组成的网格还对大面积的针叶纯林有机械隔离的作用。理想的防火林带树种要求具有较强的阻火能力,且适应性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