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14)(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 选择题:1、在学前儿童的三维思维方式中 思维发展的最早。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2、下列属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的是 A、条件反射 B、强直性颈反射 C、吮吸反射 D、眨眼反射3、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是 A、分类法 B、总结法C、排除法 D、实验法4、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A、抽象概括性强 B、逻辑性差 C、自觉性差 5、下列关于动作发展规律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A、从分化动作到整体动作B、从上步动作到下部动作C、从
2、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D、从故意动作到无意动作5、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时间( )分钟。 A 、10-15 B、20-25 C、25-30 D、30356、不是幼儿常用的记忆策略的为( )A 、复述、背诵 B、语言中介 C、反复阅读 D、记忆材料系统化7、“三座山实验”的设计者是:( )A 、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8、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精观测指出,婴儿最初的情绪反映有 A、怕 B、爱玩 C、笑 D、易接近9、“视觉悬崖”的设计者是()A、皮亚杰 B、吉布森 C、伊扎德 D、布里奇斯10、认知的核心是()A、感知 B、知觉 C、观测 D、思维二、 填空题:1、 再造想象是根据
3、一定的_、图表、_,特别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2、 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排除法、_、_。3、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之间或者_之间的肯定或否认性联系的过程。4、 _岁是培养儿童对的发音的关键期。5、 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互相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6、 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_ 和 _,其中_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形式。7、 _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8、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性中,_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9、 _和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10、 _和 _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
4、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三、名词解释:1、空间知觉:2、故意形象:3、观测和观测力:4、气质掩蔽:5、社会性行为:四、简答1、幼儿形状知觉发展趋势和规律是什么?2、简述幼儿“说谎”的因素。3、幼儿观测力发展有何特点?4、幼儿晚期心理特点?5、同伴交往有哪几种类型?五、应用试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答案一、 选择1、A 2、B 3、A 4、C 5、D 6、C 7、C 8、A 9、B 10、A二、填空1、图形 符号 2、分类法 解释法 守恒法3、事物 事物与其特性4、四岁左右5、直觉行动思维6、游戏;初期学习;劳动;游戏7、想象的产生8、气质9、遗传;生理成熟10、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三、名词解释1、空间知觉
5、:对客体的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2、故意想象:是积极地、有目的的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结识而进行的。3、观测和观测力:观测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人在观测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测力。4、气质掩蔽:儿童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因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没有充足的表露,或改变了其表现形式。5、社会性行为: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别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映。四、简答题1、 幼儿形状知觉发展趋势是什么?趋势:第一,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不仅能区分形状明显不同的物体,并且开始区分形状相似或仅有细微差别的事物。第二,
6、开始结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第三,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该你那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2、简述幼儿“说谎”的因素幼儿结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局限性,把假想的事情信认为真。幼儿观测力发展有何特点?3、幼儿观测力发展有何特点?1、观测的目的性不强2、观测连续的时间较短3、观测的系统性较差4、幼儿晚期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5、同伴交往分哪几种类型? 受欢迎型 被拒绝型 被忽视型 一般型 五、应用题 一、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和谐、积极方面发展。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三、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测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