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创建县感恩教育优良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经过反复酝酿与研讨,学校决定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教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制订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一、感恩教育总目标
通过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自觉关心、帮助他人;自觉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二、感恩教育具体目标
通过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有同情心;有正义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珍爱生命;有社会责任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最终能使学生勤奋学习。
三、感恩教育实施渠道
通过设立感恩目标;校园环境建设;感恩教育学科渗透;培育感恩文化,编印《感恩读本》;诵读感恩诗词;传唱感恩歌曲;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班队活动等渠道来推行感恩教育。
四、感恩教育主要内容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恩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和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恩之心。加强家长与学生互相的沟通,提高学生对父母的关爱,使他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发奋图强,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一)校园环境建设
教育要持续发展,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无声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学校环境建设重点应放在文化环境建设的层面展开。
(1)加强“感恩”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美化校园,除了要整体规划外,还要有体现人文精神的名人名言(特别是有关体现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体现生态环保的树木花卉警示语,有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要让每一个小环境都能“说话”。无论是它的规划还是它的“语言”都要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恩赐,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应该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2)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校适度地开展一些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
(3)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但是也可能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因此,学校继续加强“感恩教育”,注重养成教育,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感恩教育与学科、节日、四大节
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节日、四大节活动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普遍渗透,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学科
渗 透 教 育 内 容
语文
1、挖掘课文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及时穿插教育
2、组织开展以“寻找了不起的妈妈”为题的作文现场赛
3、开展以“……让我如此感动”为主题的演讲赛
4、开展以“写给……的一封信”为主题的写感谢信活动并交到对方手中
5、创作“感恩”手抄报
数学
1、开展一次“家庭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活动
2、挖掘课文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即时穿插教育,如应用题的内
容改编
英语
1、挖掘课文内容,进行“感恩”题材英语小对话
2、“感恩”题材小品表演
3、写“感恩”题材小作文
品德
1、课内挖掘“感恩教育”内容,及时穿插教育
2、课外开展 “感恩考察”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活动
科学
课外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携手保护地球,感恩大自然
音乐
学唱“感恩”系列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等
体育
学习手语操《感恩的心》
美术
1、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绘画展
2、开展以“我为父母画张像”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劳技
开展“献给……的礼物”手工制作等活动
1、学科感恩教育渗透
2、节日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节 日
教 育 活 动 内 容
教师节
1、为自己的老师制作一张贺卡
2、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
3、班级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
国庆节
1、举行升旗仪式,感恩祖国
2、感谢祖国
3、集体做手语操《感恩的心》
建队节
开展建队日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节
1、各班开展“感恩、进步”亲子活动
2、布置“感恩”主题实践作业
元 旦
1、“感恩”为主题的班队课
2、庆祝元旦文艺汇演
妇女节
1、祝妈妈、奶奶节日快乐
2、为妈妈、奶奶做一件好事
植树节
“我与小树同成长”植树活动
清明节
1、开展文明悼念活动
2、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劳动节
1、为父母和师长做一件力所能及可让他(她)感动的事
2、开展“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系列活动
(1)签名活动 (2)清扫街道 (3)帮助孤寡老人
母亲节
父亲节
1、为父(母)亲做两道菜
2、创作一张贺卡
3、献给母(父)亲一句祝福的话
4、为母(父)亲献一束花
建党节
开展感恩中国共产党教育活动
3、四大节感恩教育活动
四大节
教 育 活 动 内 容
体育节
手语操《感恩的心》表演
科技节
1、环保知识绘画比赛
2、保护环境(大自然)系列活动
3、环保特刊评比
4、科技与环保结合系列比赛活动
艺术节
感恩教育系列文艺表演
读书节
1、开展国旗下演讲征文比赛
2、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标语征集活动
五、感恩教育实施方法与步骤
1、结合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紧紧抓住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常规,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利用每周德育时间,精心设计好每周德育实践活动。
2、各班要求学生任何时候见到父母都必须主动向父母问好,如“爸爸好,妈妈好”。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3、设立“感恩日”和“感恩节”,印发《感恩笔记》,注重感恩教育的实践性。从今年起,要把父母生日和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定为“感恩日”。规定“感恩日”回家至少要用一个课时的时间,为父母、爷爷、奶奶和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公益劳动,并以其他方式向生养自己的长辈表达孝心和爱意,统一编印《感恩笔记》。
4、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每年教师节,全校学生必须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学校开展评比“尊师重教”示范班的活动,要求“尊师重教”班级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遇到年长者(校内工友,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然后逐步推广到所有班级所有同学。
5、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6、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比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动上。
7、切实组织开展看一场感恩影片,吟十首感恩诗歌,讲十句感恩之言,唱十首感恩歌曲,读十篇感恩美文的活动。
六、感恩教育工作实施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感恩教育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感恩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钦泛, 副组长:陈茂高,成员:胡亚文 袁德厚 郑志刚 金仁旺 杨智潮 雷海伟 陈春鸟。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主任:袁德厚,副主任:陈春鸟。
(二)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各处室、年级组要大力宣传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实施目标和步骤。专题专栏开展宣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好做法和好典型。各班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征文、文艺表演等活动宣传“感恩教育”,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感恩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形成长效机制
“感恩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我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工程。积极开展“感恩教育”重在机制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制度,运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师生共同监督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感恩教育”活动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四)表彰与惩处
对“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好的班级和师生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班级和师生,进行批评。把教师参加感恩教育活动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
2010年9月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