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范文.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11380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范文 (正门口概况室外电梯正南门) 各位游客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知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如今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雷峰塔景区是于2000年冬奠基,xx年秋开工,于xx年11月20日开场对外开放,目前还属于试运营阶段。整个景区的造价达1.5亿元人民币,新塔的下半部是遗址保护层,通高9.85米,塔身五层,高61.9米,建筑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采用钢构造框架,外墙包铜,全塔共用铜280吨。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xx年3月11日,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开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

2、地宫还开掘出很多文物,其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遗址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护了原塔的遗址,而这种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属首创。如今就请家跟随我走上电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终究。 (第一层) 好,各位游客,我们如今所来到的是雷峰塔的遗址保护层,在我们面前用玻璃罩罩着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遗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本来为吴越国王钱淑为奉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国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为砖木构造。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亲密相关,故事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

3、峰塔因此声明远播。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构造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倭寇进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滨。这种情形一直厨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而倒塌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历史上也很有争论,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前两年在清理雷峰塔遗址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塔砖一侧有一个洞,在洞里有佛经。而在过去,老百姓们以讹传讹将经砖传成金砖,纷纷将塔砖拿回家,从而导致塔的倒塌。此说法之一。说法之二,由于江南自古就

4、是鱼米之乡,而杭州又是丝茶之府,历史上的杭州就盛产丝绸,而每年蚕宝宝吐丝结茧之时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有量的蚕茧死亡,过去的人迷信,误以为蚕茧了邪,而雷峰塔是镇妖的(白蛇),以为将雷峰塔的砖放在家里,就可以抵挡妖邪的侵蚀,你家养蚕拿一块,他家求财拿一块,久而久之,塔身特别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坏,加受骗权者的漠不关心,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轰然倒塌。 透过玻璃罩,我们可以看到塔的遗址,在正前方有台阶可以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门,老塔共有八个门,分别对应八个方向,而我们如今游览的新塔,塔门也是和老塔相对应的。旁边有木台阶的是前两年开掘雷峰塔地宫时,专家学者们走的。 看后可从塔内楼梯步行上至二层,俯瞰老雷峰塔遗址 各外可能要问,这座塔为何叫雷峰塔呢?其实也很简单,在过去这里叫夕照山,山上有个姓雷的老翁,老百姓也就称这座山为雷峰山,山上的塔也就称为雷峰塔。当然,这个雷峰和学习雷锋好典范的雷锋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各位游客,看过雷峰塔遗址后,我们从外面的台阶上到塔的第三层,这层也是新塔的第一层。在这里,我们将直接乘电梯上到顶层。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