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全套图纸QQ1074765680
目录
前言------------------------------------------------ 1
1、零件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工艺规程设计--------------------------------------- 2
2、1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2基准面的选择------------------------------------- 2
2.3 制订工艺路线------------------------------------ 3
2.3.1、工艺路线方案一 ------------------------------- 3
2.3.2、工艺路线方案二 ------------------------------- 3
2.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4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2.5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5
2.5.1、选择机床--------------------------------------- 5
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3、专用夹具的设计------------------------------------ 7
3.1 问题的指出--------------------------------------- 7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3、定位误差的分析----------------------------------- 7
3.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7
4、小结------------------------------------------------ 8
5、参考文献------------------------------------------------------------------------------ 9
前言
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是专业学习过程是最后的一个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重要的实践性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作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必备的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运筹,图样的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ZW-6/7型空气压缩机的填料箱盖(见附图1)主要作用是保证与填料箱体联接后保证密封,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孔、外圆、和端面。其中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及端面与孔的垂直度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分述如下:
1.2.1、以ф65H5()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ф65H5()的轴,表面粗糙度为1.6,尺寸为ф80的与ф65H5()相接的肩面, 尺寸为ф100f8()与ф65H5()同轴度为0.025 的面,尺寸为ф60h5()与ф65H5()同轴度为0.025的孔。
1.2.2、以ф60h5()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尺寸为78与ф60H8()垂直度为0.012的孔底面,表面粗糙度为0.4,须研磨。
1.2.3、 以ф60H8()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12孔,6-ф13.5,4-M10-6H深20孔深24及4-M10-6H。
1.2.4、其它未注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6.3,半精加工即可满足要求。
2、工艺规程设计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铸造。由于年产量为5000件,属于大批生产的,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和壳型。
2.2 基准面的选择
2.2.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
5、参考文献
1、于骏一、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2、冯辛安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3、刘友才、肖继德主编,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4、史全富、汪麟责任编辑,金属切削手册(第三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6、杨叔子主编,《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7、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全套图纸QQ10747656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