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为了加强安装工程预埋、预留阶段的质量预控,现针对以往工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问题,提出相关防治措施,要求
电气及智能化分部:
1. 下插的电气管线的甩口位置
要按各工种的安装配合图确定。
A.弄清下插部位是否有装潢吊顶;注意避开梁下风管、水管、桥架、设备;
B.注意建筑墙体中心线位置,并弄清墙体厚度,确保开关、插座管在墙体保护层内。
2. 电气管线过变形缝的做法、位置
要按现场情况确定。
A.如变形缝上部有墙体的宜首选向上设过线盒;
B.在板下设过线盒的:
C.有吊顶可做明盒加软管(控制软管长度动力管线≤0.8米;照明管线≤1.2米);
D.没有吊顶、且梁下有管线、设备的部位,宜在边梁的中上部设暗过线盒;
E.梁下没有管线、设备的部位,可在边梁的下部设明过线盒;
F.过梁线管、过线盒要满足后期穿线要求,排列整齐。
3. 预埋在混凝土内的管线的连接
要有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A.接口固定牢固不脱节;
B.严密不漏砂浆的措施。
C.保证金属管道连接处的接地电气通路。
4. 采用画线预埋的施工工艺
在按综合预埋管线图的指导下进行预埋。
A.在工序即将完成前,结合现场己施工的管线对相关照图纸进行认真复核验收;
B.用油漆在管道正下方模板上画线,以便拆模后能在顶板上按管道实际位置留下管线走向线路,方便后期的施工与配合。
5. 明装的(灯具、风机等)电气出线盒位置的确定。
A.日光灯无论吸顶安装还是吊装,宜按吊杆安装的吊杆位置设置出线盒;
B.风机等设备的电气出线盒位置要靠近未端设备。
6. 走道、楼梯的吸顶灯位置的确定。
A.要居中对称,(灯具边缘)与其相邻的烟感器要相距50cm以上;
B.同在一条中心平行线上。
7. 地下室集水坑、水泵房、风机、空调、配电屏、柜的埋地管线的预埋。
A.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数量、管径,甩口位置要到位,不得漏理;
B.特别注意出地坪的立管与墙面及基础的尺寸要符合要求;
C.登高管的下部弯头必须隐蔽在楼板完成面以内。
8. 消防箱、正压风口等有模块和需设中间过线盒的做法。
A.改变以往在箱体旁边设置接(过)线盒的做法,统一采用在上部(或吊顶内)设接(过)线盒的做法;
B.上、下楼层沟通的立管要避开消防箱位置。
9. 消防报警的对讲电话管线的预埋。
A.要按设计根数,如采用带屏蔽的电话线时要综合考虑穿线管径符合规范要求。
10. 剪力墙及柱子上的开关、插座盒边的标高、预留位置。
A.要注意与门边的距离以15cm为宜;
B.用水平管根据设计要求以土建提供的标高线预测定标高,不准以己浇筑的毛地坪估算。
11. 设计有水箱水位控制、报警管线的预留。
A.注意事项不得漏埋;
B.超长管线要在适当位置留过线盒,并在预留图纸标注具体位置,在施工记录中详细记录。
12. 避雷接地引下线测试点标高位置的设置。
A.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遗忘;
B.如设计无要求,一般在距室外地坪向上50cm处预留镀锌扁铁,待后期配合外墙装饰安装测试装置盒。
13. 电气房间、设备机房所有需接地的等电位联结的接地干线。
不管有无没计,都要按规范要求预留供接地线引出的铁板,做到有备无患。
14. 人防部位电缆、电线等的密闭穿墙短管的预留。
A.应按设计要求制作。
B.当没计无要求时,应采用壁厚大于3mm的钢管。C.电缆、电线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宜为30-50mm。
15. 人防工程的电缆、电线暗配管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或密闭隔墙。
A.应在两侧设置过线盒,盒内不得有接线头。待过线盒穿线后应密封并加盖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