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103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文档1【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县 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21.3 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4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41.5 施工组织设计51.6 水土保持监测51.7 技术支持51.8 工程管理61.9 投资概算与资金措施61.10 效益分析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72.1 项目背景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 设计依据9第三章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103.1 项目区选择103.2 项目区小流域概况10第四章 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184.1 建设

2、任务184.2 建设目标184.3 建设规模18第五章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205.1 布设原则205.2 水土保持分区205.3 总体布置215.4 工程措施设计225.5 林草措施设计275.6 封育措施设计345.7 措施数量汇总36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376.1 工程量376.2 施工条件386.3 施工工艺和方法396.4 施工组织形式396.5 施工进度40第七章 水土保持监测417.1 监测的目的与原则417.2 监测范围与时段427.3 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427.4 监测单位和设施设备42第八章 技术支持458.1 技术支持方案458.2 技术培训458.3 技术推广46第九章

3、 工程管理479.1 工程建设管理479.2 工程运行管理48第十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5010.1 投资概算5010.2 资金筹措52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5311.1经济效益5311.2生态效益5311.3社会效益5411.4经济分析55附表附表1 工程建设特性表59附表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表 61附表3 项目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62附表4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62附表5 小流域现状及治理措施图斑统计表63附表6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成果表68附表7 工程单价汇总表69附表8 主要材料价格计算表70附表9 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表71附表10 砂浆单价计算表71附表11 独立费用计算表7

4、2附表12 分部工程概算表72附表13 工程单价分析表74附图图号图名水保-0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水保-0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水保-03项目区措施规划图水保-04沟头防护标准设计图水保-05河岸护坡工程标准设计图水保-06谷坊工程标准设计图水保-07防风林带标准设计图水保-08水土保持林标准设计图水保-09河岸景观绿化带标准设计图水保-10河岸种草带标准设计图水保-11鱼鳞坑典型设计图水保-12封禁治理碑、围栏标准设计图II 县 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根据2012年2月27日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和区生态建设规划办公室文件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内水土

5、保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水保局发201217号),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县着手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近几年来,根据 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的要求,全区各地开展了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县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方式,以突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为重点,结合

6、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有效结合起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更为综合、更大范围地解决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根据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县属重点治理区,必须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为与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相衔接,全面完成总体规划提出的治理任务目标,近几年来, 县在区、市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限制,要全面完成区、

7、市提出的近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仍需加快治理步伐。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切实搞好 县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协调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确保群众生存发展的需求,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为目标,并为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 沟小流域进行的野外调查、勘测,调查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形地貌、植被、水土流失类型、分布、侵蚀强度、面积,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及其种植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等,收集了相应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12年04月编制完成

8、了 县 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1.2 项目区选择及概况1.2.1 项目区选择的理由(1)水土流失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该区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水源有保证,但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力侵蚀严重。风沙灾害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为早日改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要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基础条件较好,在优选措施、提高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治理,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升水保措施效益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该区域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域土地

9、得到进一步开发,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水保效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3)政府支持、群众积极。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环境面貌的希望迫切,每年以议案的形式提出开展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对造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要求迫切,因此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群众的积极性高。1.2.2 项目区概况1.2.2.1 自然概况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位于东径10533401054623,北纬373224373820范围内,地处 县北部沿山地带,靠近 工业园区,包兰铁路东西横穿而过,流域总面积71.7km2,水土流失面积70.6km2,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西高

10、东低。 沟小流域属低山-中山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拨1462m,最低海拨1195m,最大高差达267m。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3099h,多年平均降雨量223mm,蒸发量高达2100mm,最大冻土深度1.34m。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霜冻、干热风和冰雹等。土壤类型主要为灰钙土、草甸土、新积土和堆垫土,厚度在11.5m之间,下层为沙砾石,适宜种植经果林。项目地下水储量少,埋藏较深,开采利用难度较大,区域内主要的灌溉渠系是跃进渠及其所属的斗、农渠。1.2.2.2 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1)水土流失状况根据 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

11、,项目区属于荒漠草原带,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属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交错区,土壤侵蚀以风蚀沙化为主,且强度大,风力侵蚀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最大风速达40m/s。水力侵蚀主要受降水影响,主要发生在79月份。土壤侵蚀模数500-2000t/km2,大部分为微度-轻度水土流失等级。2)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以南为卫 引黄灌区,多年来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在农田基本建设中配套了沟、渠、田、林、路等基础设施,对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项目区一直没有开展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重。近年来,当地水利部门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县范围内

12、开展了水土保持宣传及预防监督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因资金原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开展较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1.2.2.3 土地利用情况由于项目区位于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平田整地难度大,加之缺乏水资源,难以将其开发利用种植传统作物,现在是一片裸露的荒地,植被稀少,项目区内耕地较少,以后可以规划为景观生态园。1.2.2.4 社会经济情况 沟小流域属于 县 镇管辖区域, 县共辖6乡5镇118个行政村。 镇现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6297人,其中农业人口2722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75%,汉族35571人,占98%

13、,农业劳动力25408人。全县现有耕地53万亩,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7.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90元。现状林业总面积27.1hm2。其中:现状经果林面积9.25hm2;现状柠条林17.86hm2。区域内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1.3 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1.3.1 建设任务 沟小流域内主要沟道有 沟、张裕沟、狼巴井沟、新寺沟、时庄沟等五条,本次针对 沟的一部分(自 沟与跃进渠交叉处沿河道向上10km部分)及其一条主要支沟的流域范围进行治理。1.3.2 建设目标用5到10年时间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使农、林、牧得到协调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要求

14、杜绝人为的水土流失产生。综合治理目标实现后,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9.03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5.1%,林草面积达到40%以上。1.3.3 建设规模 沟小流域计划治理面积459.03hm2,主要采用工程、植物和封禁治理三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工程措施包括:沟头防护围埂3619m、谷坊23座、河道护岸2.3km,植物措施包括:沟头防护林3619m、防风林带13.22hm2、水土保持林48.11hm2、河岸景观绿化长度18005m、护岸种草长度8080m、林草抚育234.524hm2,封育治理措施包括:网围栏5015m、封禁标志碑6个。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根据小流域的现状和供需

15、预测及实施目标,合理确定、布设各项措施。根据 沟小流域地形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在总体布局上,本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以“南治水土,北治风沙”的格局进行,形成布局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防治体系的配置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力争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操作性强,形成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北部荒山以封禁治理为主,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在沟缘通过种草,形成一定范围的生物护岸,并在沟道两旁种植水保林,提高项目区的生态功能,一些小的支沟通过修建谷坊、沟头防护等工程措施达到保水保土的目的;项目区南部沟道以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

16、方式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主沟道以工程措施为主,通过修建防洪护岸、浆砌石护坡等工程措施,控制沟道纵横方向侵蚀,保护两岸建筑物及厂区安全,同时在沟缘和河道两旁配置林草绿化措施,使项目区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美学价值。(1)小型水保工程措施小型水保工程主要包括沟头防护、河道护岸、谷坊等。(2)林草措施包括沟头防护林、防风林带、水土保持林、河岸景观绿化带、护岸种草带、林草抚育等。(3)封禁治理措施在项目区北部荒山以封禁治理为主,注重天然植被的封育和改良。1.5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治理措施技术要求、施工标准,施工组织形式采取受益区农村集体组织施工和专业队施工等两种形式。 对于工

17、程护岸等要求较高的主体工程采取专业队施工;造林整地与苗木栽植等技术性不强的工程,实行群众以村会战和义务投劳统一实施,村、组具体落实懂技术的人员实施。1.6 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影响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土壤侵蚀强度、土壤流失量的动态监测,水土保持效益监测,重大水土流失事件调查。监测项目有坡面监测和沟道监测;实施过程中的进度监测、质量监测;工程完成后的经济效益监测、社会效益监测、生态效益监测。质量进度监测由基层监测单位进行实地监测,上级进行验收确认。社会效益监测和经济效益监测通过在项目区内设置监测地块和监测农户来获取基础数据,生态效益监测由综合监测站和监测点来获取基础数据

18、。经济效益监测土地利用、农作物面积、产量、收益,林产品数量、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监测各措施拦沙、蓄水、灌溉、饮用水、保护下游安全、减少危害情况等。1.7 技术支持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计划在县内开展考察学习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造林技术、牧草种植技术等。县级项目管理机构成立项目培训站,全面负责实施项目的培训。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纳入项目技术支持服务建设内容。项目实施中,与上级水保主管部门、水保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业务联系,引进新优品种和先进的栽培与管理经验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对先进实用技术及时进行示范推广,使科研成果

19、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项目科技含量。1.8 工程管理借鉴“一手抓流域治理开发,一手抓预防监督”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验,加强预防监督工作,预防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堵绝“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巩固治理成果,使项目区治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加强群众参与监督管护工作。项目区组建县、乡村两级水保监督网络,制定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对主要的工程措施村上落实专人管护。对田间工程和生物措施,落实“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对破坏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依据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规,严肃处理,确保项目治理成果发挥效益。1.9 投资概算与资金措施项目总概算总投资为597.1

20、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4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投入197.18万元。分项投资包括:工程措施184.21万元、植物措施344.57万元、封育治理措施3.63万元、独立费用47.38万元、基本预备费17.39万元。1.10 效益分析各项措施实施后,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原来24%提高到45.13%。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趋于优化,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项目区新增治理面积459.03hm2,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土效益。项目实施后,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泥沙、增加林草植被、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措施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土地产值明显提高,扩大了劳动就业领域和途径,

21、推动了项目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5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2.1 项目背景 根据2012年2月27日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和区生态建设规划办公室文件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内水土保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水保局发201217号),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县着手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近几年来,根据 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的要求,

22、全区各地开展了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县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方式,以突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为重点,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水土流失防治与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有效结合起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更为综合、更大范围地解决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根据全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县属重点治理区,必须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为与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相衔接,全面

23、完成总体规划提出的治理任务目标,近几年来, 县在区、市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限制,要全面完成区、市提出的近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仍需加快治理步伐。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切实搞好 县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协调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困难,确保群众生存发展的需求,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为目标,并为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对 沟小流域进行的野外调查、勘测,调查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形地貌、植被

24、、水土流失类型、分布、侵蚀强度、面积,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及其种植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等,收集了相应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12年04月编制完成了 县 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县北部山区生态建设脆弱、环境恶劣。通过改善该地区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此扎根,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节约耕地,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为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后续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北部山区发展,是实现全县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也是全县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5、,展现县城北大门秀美山川。该地区地理条件恶劣,是 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造成区域内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植被衰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项目的实施,扩大林带的种植面积,配套滴灌灌溉设施,扩大经济林与景观林带的种植面积,增加围栏封育建设,可直接增加地表覆盖度和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水保土,减少扬沙起尘,充分发挥出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展现 县城北大门秀美山川、弘扬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缩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发展山坡地的优势,

26、为 工业园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为包兰铁路的安全运行打下基础。项目区紧靠 工业园区和包兰铁路, 工业园区作为自治区十大工业园区之一,位于 县城以北, 镇境内的北山南麓,规划占地面积384hm2,东起一七七处铁路专用线,西靠时庄沟,南至包兰铁路,北靠碱沟山。项目的实施保证了洪水不下山、大风不起沙,为园区内工厂产品加工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包兰铁路从项目区穿过,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保证铁路不被洪水冲毁,为铁路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区处于干旱向荒漠过渡地带,水资源十分缺乏,成为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27、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该地区人均耕面积大,适宜发展林业、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同时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农产品干物质含量丰富,含有糖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土壤、大气等污染小,农作物病虫害轻,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药次数,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条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快以压砂西甜瓜、枣等产业为主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效益,可有效提高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合理配置光、热、水、土等资源,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农民增收,缩

28、小地区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地区乃至全县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提高都将直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3 设计依据(1)水利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2)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3)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22-2008;(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方法GB/T15774-2008;(7) 回族自治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技术标准汇编。第三章 项目区选择

29、及概况3.1 项目区选择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的艰苦自然环境已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并且当地群众在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水平较高,项目区通过综合治理工程将有效的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又使农村产业化,带动三大产业发展、促进流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2 项目区小流域概况3.2.1 基本情况 县 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位于东径10533401054623,北纬373224373820范围内,地处 县北部沿山地带,靠近 工业园区,包兰铁路东西横穿而过,项目区内流域面积17.99km2,地形总趋势北高南

30、低,西高东低。 沟小流域属于 县 镇管辖区域, 县共辖6乡5镇118个行政村。 镇现辖15个行政村。3.2.2 自然概况 沟小流域属低山-中山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拨1462m,最低海拨1195m,最大高差达267m。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风沙严重。多年平均日照时数3099h,多年平均降雨量223mm,其中夏季降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蒸发量高达2100mm,最大冻土深度1.34m。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霜冻、干热风和冰雹等。土壤类型主要为灰钙土、草甸土、新积土和堆垫土,厚度在11.5m之间,下层为沙砾石,适宜种植经果林。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植被,天然植被

31、覆盖度极低,一般在20%35%之间。项目地下水储量少,埋藏较深,开采利用难度较大,区域内主要的灌溉渠系是跃进渠及其所属的斗、农渠。3.2.2.1 地质地貌1)地质表层多为洪积形成的粉砂质黄土,质地均匀。区域地处香山北麓,其地质环境同属 弧形旋卷构造边缘带,基本为“帚状”复式褶邹构造,属“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和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复合带,组成近东西向褶皱。地层除寒武系外,大部分是晚元古地层,层位稳定,单斜整合接触,分布范围大;上部堆积的第四系砂砾层,厚度不大,松散,以细砂、扁平关砾石排列为主,骨架颗粒稳定,透水性极强。该地区地震活动不频繁,地质构造属不活动的侵蚀构造山地,区域稳定性良好。根据中国地

32、震烈度规划图(1/400万), 基本地震烈度均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m/s2。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水蚀、风蚀作用强烈,地形、地貌差别大,大部分地势较高,海拔1195m1462m。该流域分布较广的是缓坡丘陵山地,地面坡度较大且起伏不平,地表多为第四系沉积物,土层较厚。植被稀疏,日降水超过15mm时,便产生径流而造成水土流失。坡度小于5的土地面积0.31km2,占总土地面积的1.75%;坡度515的土地面积1.4km2,占7.8%;坡度1525的土地面积8.63km2,占47.97%;坡度2535的土地面积4.32km2,占23.99%;坡度35的土地面积3.

33、51km2,占19.49%。表3-1 项目区地表坡度组成表总面积(km2)坡 度 组 成 结 构35面积 (km2)比例(%)面积 (km2)比例(%)面积 (km2)比例(%)面积 (km2)比例(%)面积 (km2)比例(%)17.99 0.31 1.75 1.40 7.80 8.63 47.97 4.32 23.99 3.51 19.49 3.2.2.2 土壤及植被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分为灰钙土、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新积土和堆垫土,其中:灰钙土最大。天然植被种类较少,主要为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简单,主要植被有狗尾草、莎草、芨芨草、沙蒿、苦豆子、水蓬等,天然植被覆盖度极低,一般在20%3

34、5%之间。3.2.2.3 气候特征1)降雨根据 县气象局19542010年实测资料,该流域多年降雨量均值为223mm,最大24小时雨量为125mm,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三个月份内,占全年降水量的62%,且年际变化大,保证率低。年蒸发量为2100mm,是降水量的约10倍,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有“三年两头旱,十年九旱”和“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十年特大旱”之说。小流域降水特征见表3-2。表3-2 小流域降水特征表流域名称年降水量(mm)雨季(79月)降水量(mm)最大最小多年平均降水量年份降水量年份 沟56819681421980300.31882)光热

35、资源多年平均气温7.8,年最高38.2,最低气温-29.5,10有效积温2945.6,年日照时数2906小时,太阳辐射值为145大卡/cm2,无霜期126天,绝对无霜期100天,最大冻土深度1.34m,年大风日数32天,平均风速2.8m/s。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为气候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气候灾害有二月风、干热风、大风、沙尘暴、霜冻、冰雹等,其中主要气候灾害是干旱,其次为霜冻和风沙。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病虫害、玉米红蜘蛛害、水稻稻瘟病害、树林病虫害等。小流域气象特征见表3-3。表3-3 小流域气象特征表项目区气温()10积温()年日照时数(h)无霜期(d)总辐射量(kj)大风日数(d)平均风速(

36、m/s)观测年限(年)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罗家沟38.2-29.57.82945.62906126145322.31984-20003.2.2.4 河流、水文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及第三系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组成。第四系孔隙潜水一般分布不均匀,仅分布于各沟谷部分地段,以沟谷潜水类型构成,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1m,地下水埋深一般在25m,水质较差,矿化度大于2g/l,水量小,单井涌水量小于5m3/d。下伏新第三系干河子沟组孔隙承压水埋深在130180m左右,单井用水量在300700m3/d之间,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属硫酸氯化物重碳酸纳镁钙水。隐伏于第四系和干河子沟之下第三系红柳沟组,总厚度在

37、150200m。富水性差,构成了上部第四系砂砾石及干河子沟砂砾岩含有水层隔水底板。 沟小流域内,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区域内无地表常流水利用,地表水资源主要为雨洪径流,难以利用。流域为广阔的山坡丘陵地表,大部分为山坡,沟道不发育,多为间歇性沟道或壕沟,一般的降水迅速入渗,基本不产生地表径流,偶遇大暴雨产流也不多,只形成短小的地表径流,很快汇入洼地。根据 回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统计,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9mm,年内径流分配极不均匀。区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0.81万m3,年径流的92%以上均能就地入渗,所以该流域有地下水资源,但埋藏较深,矿化度高,无利用价值,不易开发利用。3.2.3 经济社会

38、情况3.2.3.1 行政区划 沟小流域属于 县 镇管辖区域, 县共辖6乡5镇118个行政村。 镇现辖15个行政村。3.2.3.2 人口与劳动力 县是“中国枸杞之乡”,也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汉族23.7万人,占77%,农业劳动力21.6万人。 镇总人口36297人,其中农业人口2722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75%,汉族35571人,占98%,农业劳动力25408人。3.2.3.3 生产状况1)农业生产全县现有耕地53万亩,其中旱地面积15万亩,水田和水浇地38万亩,人均耕地1.8亩,是一个依靠黄河灌溉的传统

39、农业县。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7.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90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03万亩,总产6100万kg,其中西瓜总产量5400万kg,平均亩产900kg,人均产西瓜180.6kg。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枸杞、西瓜、红枣为主。2)林业生产人工林主要分布在灌区沿线,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现有林业总面积300hm2。其中:经果林面积80hm2;现状柠条220hm2。3)牧业生产 县四面环山,土地广阔,地势起伏,山坡地是天然的草原,近年来的压砂产业的兴起,大面积的草场至今已变成了压砂地。据统计,项目区2009年共有羊22450只

40、,户均不足3只,大家畜12600头,户均1.4头,由于干旱、滥牧、草覆盖率仅为1545%,草场产草低,亩产鲜草平均52.4公斤。4)其它区域内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项目区南部有109国道,交通便利,项目区电力资源充足,施工用电接引方便,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施工条件和能源保障,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讯畅通。3.2.4 土地利用由于项目区位于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平田整地难度大,加之缺乏水资源,难以将其开发利用种植传统作物,现在是一片裸露的荒地,植被稀少,项目区内无耕地。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土地资源评价的要求,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按照地块的完整

41、度、地面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PH值、有无灌溉条件9大要素,把土地适应性按六类等级用最低限制因素法进行评定,评定等级标准和结果如下表3-4。由于该流域经济基础薄弱,对治理措施投入不足,现有的治理措施规模小,而且得不到有效的维护,植被覆盖率低,基本农田基本没有,造成越垦越贫,水土流失严重。表3-4 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一二三四五六地貌平整大块缓坡大块缓坡小块陡坡小块急坡破碎难利用地地面坡度3355151525253535土壤侵蚀程度微度微度微度轻度中度中度土层厚度(cm)200150200501503050153015土壤质地轻壤中壤轻壤中壤

42、轻壤中壤轻壤重壤重壤、粗沙重粘土、粗沙风化母质有机质含量(%)1.00.81.00.50.80.30.50.10.30.1砾石含量(%)2255151530305050PH值6.57.56.57.56.57.57.5,5.57.5,5.57.5,5.5有无灌溉条件有无无无无无土地适应性宜果宜果、林、牧宜林、牧宜林、牧宜牧需改造后利用3.2.5 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3.2.5.1 水土流失状况及成因根据 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项目区属于荒漠草原区,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属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交错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500-2000t/

43、km2,大部分为微度-轻度水土流失等级。项目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17.99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94km2,中度侵蚀面积0.24km2。流域内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并存,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主沟道沟床下切,沟道呈“U”字形状,沟岸陡峭直立,遇暴雨和阵雨两岸便泻溜、坍塌、滑坡,造成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下泄。由于干旱、多风,项目区每年10月到翌年5月是风力侵蚀高发期,一遇大风天气便风沙弥漫。影响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一是土壤表层结构松散,土壤团聚力和胶结力弱,抗冲、抗蚀性能差;二是降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暴雨多以洪水出现,冲刷土壤;三是大风日期时间长,次数多,风速大,土壤

44、易受风力剥蚀;四是植被覆盖率低,易遭到水力和风力侵蚀;五是冬、春季节地面大面积裸露,加剧了风蚀地区的侵蚀程度。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A.气候影响 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气候要素是气候温差大,风大速高,最大风速达40m/s,土壤侵蚀以风蚀沙化为主,且强度大。B.土壤影响 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土壤要素是土壤土质。项目区土壤土质沙性大,有机质含量少。由于土质疏松,孔隙多,抗蚀力低;颗粒均匀,胶结力弱;渗透性强,易为水力所分散,抗风力及水力侵蚀弱。C.植被植被覆盖对防止土壤侵蚀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增加土壤的抗蚀能力和抗冲能力,而且地上部分可拦截降水,减轻地面直接承受雨滴的

45、冲击,提高降水入渗率,减少径流的产生量,以减轻径流对地面的冲刷。资料记载项目区原是优良草场,后来由于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现在残留的天然植被主要是一些低矮的草本植物,覆盖度较低,因此保水保土作用很低,项目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D.降雨 沟小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223m,全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2%,雨量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洪峰较高,产流量集中,汛期洪水道流量大,含沙量也特别高,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 沟小流域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造成和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加,迫于粮食、饲料需求量增加的压力,长期以来一起进行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