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二 班第 2 周活动安排 主题 我自己 日期:2011年 9 月 10 日 9 月 14日日期项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反馈与调整生活内容与措施能根据需要适量地喝水。1、小实验:要喝水 2、谈话:多喝水的好处本周幼儿已经渐渐适应了大班幼儿的作息时间。在活动中他们知道口渴了要喝水,但是部分幼儿会出现倒的很多,喝不掉的现象,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周继续跟进。幼儿能积极参加早锻活动,基本上能够跟着音乐节拍做操、做律动,但动作还不到位,还需要继续练习。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是否能适时地喝水。2、提醒幼儿每次放半杯水,不够再添。运动上午集体游戏木头人机器人切西瓜贴人马兰花分散活动平衡区:轮胎、独
2、木桥、圈、平衡板、攀岩墙、梯子、平衡桥钻爬区:垫子、拱形门、可乐瓶、小推车、拱形桥综合区:投掷、单车、球、滑滑梯、投篮、综合活动器材跳跃区:圈、跳栏、羊角球、绳子、纸棍、轮胎混龄:轮胎、独木桥、圈、平衡板、攀岩墙、梯子、平观察与指导1、观察幼儿是否能跟上音乐做操。2、提醒幼儿走外楼梯的时候要抓紧把手。下午内容小士兵马术表演小士兵马术表演好伙伴游戏内容观察重点角色游戏:学习商量各主题角色,知道角色的职责,增强角色意识。区域游戏:幼儿学习系鞋带的方法。(怎样打蝴蝶结的方法)智力游戏:观察幼儿能够2个2个接着数数。学习个别学习内容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观察与指导幼儿学习系鞋带的方法。(怎样打蝴蝶结的
3、方法)集体学习做名片我做哥哥了不同的人拉拉勾男孩女孩家园共育周二召开家长会:介绍本学期各项计划及需要配合的内容。家长育儿讲座活动名称:做名片(美工)学习P115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名片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名片。2、愿意与同伴交流并体验由此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不同的名片2、幼儿制作用的彩色卡纸、彩色水笔等活动过程:一、了解名片的结构及作用师: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认识了名片,谁来说说名片有什么作用?名片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1、比较两张名片的不同师:看看这两张名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从内容、信息量、格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师小结:名片可以设计得很简单,也可以很丰富。
4、有些名片用图案、花边等进行装饰,也可以什么都不画。名片的格式非常多,还可以设计成这种样子的(再欣赏两张内容、格式、布局不同的名片,)二、讨论制作名片。让我们也来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吧。1、师:你准备为自己设计一张怎样的名片?(提示: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幼:我的姓名、家里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门牌号码、生日、属相、本领等。2、你们的名片上要写这么多东西,那我们可得好好安排一下。师:你准备将你的名字写在哪里?(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写得清楚、,让别人看懂就可以了)师:你们的名片上还要写电话、手机、门牌号码等数字,怎么让别人知道你写的数字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用图案、符号表示)4、怎么把名片
5、装饰得好看一些(可以画图案、自画像、花边等)三、制作与交流: (1)、幼儿制作名片,教师观察指导、适当帮助。(2)、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名片(3)、与好朋友交换名片。反思:今天,在生活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有主动喝水的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喝水,但在量的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的提醒,我们将继续跟进。活动名称:我做哥哥了(语言)多元P13活动目标:1、理解小猫田田做了哥哥够的情绪变化过程。 2、能体会到长大是快乐,更懂事的道理。活动准备:我做哥哥了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有一只小猫名字叫田田,他的妈妈生了只小猫,它就做哥哥了。你们想它的心情会怎样?2、阅读与理解幼儿阅读图书,
6、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幼儿讨论交流:为什么不开心?再次阅读故事,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田田想了哪些办法来甩掉弟弟,妹妹?*第一次办法:集中看挂图*第二次办法:边听老师讲故事,边看图书*第三次办法:请幼儿讲述这一段故事内容*第四次办法:幼儿边听录音边看图书情景练习:教师即兴表演最后一段情节,引导幼儿讨论:现在也田又是怎么想的?反思:通过活动,幼儿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意识,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愿意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由于,幼儿缺少表演的经验,在最后的情景表演中幼儿表现一般,在这方面以后要多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表演。活动名称:不同的人(数学)学习P109一活动目的:
7、1尝试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分的办法记录下来。 2培养幼儿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不同类别的人”小图片10张2纸、水笔、垫板等。三活动过程:一尝试分类。1导语:想想用什么方法按不同的特征把10个小朋友分成两组,再试试把分的方法记录下来。1幼儿分组讨论:怎样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2尝试按不同的特征把10个小朋友分成两组,并将分的办法记录下来。二展示与交流。1请各组的代表介绍分组的方法并展示记录。2比较分类的方法,评价哪组想出的方法多。3鼓励幼儿继续探索,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三 游戏:我是谁。鼓励幼儿从男女、肤色、年龄、爱好等多个维度进行自我介绍。反思:幼儿根据肤色
8、、高矮、男女的那个不同特征进行不同分类,由于幼儿缺少使用记录表的经验,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在记录这个环节,幼儿的记录不够明显,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多创设这样的记录环节,帮助幼儿积累记录经验。活动名称:拉拉钩(音乐)学习P116活动目标: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尝试运用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2、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准备:拉拉勾课件、预约幼儿表演活动过程:一、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两位小朋友表演做生气状,请其他幼儿观察:他们俩怎么了?谁能想一个办法让他们和好?怎样表示和好?二、欣赏课件拉拉钩。引导幼儿讨论:1、歌里唱了些什么?教师可分段演唱给幼儿以启发。2、你们感觉这首
9、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学唱歌 3、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第一乐段:(18小节)表现小朋友生气了。唱时音调要迟缓些,“理”和“睬”两个字唱的要短而有力,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绪。第二乐段:(9结尾)表现小朋友和好了。唱时速度较第一乐段稍快,声音要亲切,表现生气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绪。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反思:这首
10、歌曲活泼富有童趣,生动的描写了两个小朋友之间因发生了矛盾,从生气到和好又高兴起来的表情和动作。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活动名称:男孩和女孩(科学)学习P112活动目标:1、知道男和女的不同,形成初步的性别意识。2、初步学习用自己的标记记录调查内容。活动准备:1、男孩女孩的图片2、记录表。3、请家长事先向幼儿介绍男孩、女孩长大后的区别。活动过程1、结合幼儿用书,比较图中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男孩和女孩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一样?2、明确自己的性别。*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所有的男孩请起立!所有的女孩请举手!3、想想家里的大人,了解男孩、女孩长大后的区别。*家里有谁是男的?谁是女的?*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男的长大后长胡子,比较有力气;女孩长大后不长胡子,会生宝宝;男女的声音也不同,男的声音较粗,女的声音较细)4、小小采访员*运用采访记录表记录男孩、女孩的不同喜好。(男孩喜欢的记录在男孩的圈中,女孩喜欢的记录在女孩旁的圈中,共同的喜好记录在两圈交集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采访内容。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幼儿非常喜欢,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朋友一起分享,通过观察爸爸妈妈的不同感受长大后男生、女生的不同,在活动中他们通过采访同伴,了解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喜好并进行记录,整个活动显得自主、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