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字母按规定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性表白了个体的发展具有(2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1.B【解析】个体年龄阶段性的特性是个体发展阶段性的体现。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2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2.B【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说要建设国家,教化民众
2、成为符合国家政治需求的人,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这句话反映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3.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 3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3.C【解析】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3 )A.发明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元认知策略4.C【解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了学习的迁移。5.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重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1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5.C【解
3、析】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6.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碰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用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4 )A. 原型启发 B.定势 C.迁移作用 D.功能固着6.B【解析】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映或者解决问题。7.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重要处在( 2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7.B【解析】大部分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水平都处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习俗水平。所以中学生的道德重要处在习俗水平。8.个体行为和能力
4、发展的某段时间里,会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而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关键期,由( 3 )提出。A.科尔伯格 B.洛伦茨 C.奥苏贝尔 D.维果茨基 8.B【解析】关键期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习性时发现并提出,认为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9.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是在(1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A【解析】本题题干反映的是皮亚杰提出的“泛灵论”,这是0-2岁儿童的明显特性。10.“离差智商”是( 3 )采用的概念。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
5、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瑞文推理10.C【解析】斯坦福比纳量表提出了“比率智商”的概念;韦克斯勒量表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11.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1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11.A【解析】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涉及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及态度的学习。12.以下不属于桑代克学习规律的是( 4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律12.D【解析】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13.小白鼠拉动线绳可以避免电击,它就会学会不断地拉线。这种现
6、象属于( 1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处罚 D.取消性处罚13.B【解析】“不断地拉线”是行为频率增长,故排除处罚;而“以避免电击”可以看出是为了规避不快乐刺激,故属于负强化14.下列哪项不是我国中学德育的重要原则(1 )A.开放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4.A【解析】考察队德育原则的识记。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2 )A.说服教育法 B.楷模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15.C【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情感陶冶法的德育方法16.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
7、国( 4 )的雏形。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结构课 D.学科课程16.D【解析】“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古代学科课程的雏形17.桑代克共同要素说所认为的迁移属于(3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17.B【解析】桑代克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干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桑代克认为的迁移是一种具体迁移。18.韦纳认为学生的成功动机应当归因于( 1 )的因素。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B.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C.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18.A【解析】努力是一种内部的
8、、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19.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规定一个人,同时也要尽也许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3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C.尊重与严格规定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19.C【解析】马卡连柯的这句话体现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规定相结合的原则。20.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3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20.C【解析】课程三级管理制是指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制度21.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盼望的后果
9、,可以解释这句译的原理是(2 )。A.晕轮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化理论21.B【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盼望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小学生李某未能完整地背诵完课文,老师罚他誊录课文50遍,老师的做法属于正常的教育方法。错误23.是指人在对客观事实的认知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24.从人群整体的智力分布来看,智力中下一般是指智商在90109之间。错25.小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重要靠无意识记。错22.小学生李某未能完整地背诵完课文,老师罚他誊录课文50遍,老师的做法属于对学生变相
10、体罚,违法。23.理智感是指人在对客观事实的认知活动和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24.智力中下一般是指智商在8089之间。25.小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重要靠故意识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7.试述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8.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29.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26.【解析】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专家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7.【解析】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8.【解析】素质教育
11、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足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基本内涵是:(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9.【解析】(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
12、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 案例分析一: 国外有人调查记录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对吗?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18分)30【解析】 这种结识是错误的。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也许性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也许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主线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因素。3
13、1.材料: 这是重庆一中学因剃头发事件而不让其上课的材料。 刘某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把头发剃成足球样式形状,第二天便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去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规定刘某剪掉头发,并不准许他上课。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三天又来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光头来上课的,仍然不允许其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规定准许刘某上课,并且在校期间要真正结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告知后,以刘某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不允许刘某上课。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18分)31.【解析】 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由于: 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不符合德育原则:导向原则、疏导原则 3.应采用的德育方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