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02710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SB设备技术的移动硬盘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海洋大学200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目 录目录.1.设计总说明.2.INTRODUCTION3.1 绪论.4. 1.1 简介.4.1.1. 1移动硬盘的分类.4.1.1.2 移动硬盘的特点.4. 1.1.2.1 容量大.4 1.1.2.2 传输速率.5 1.1.2.3 使用方便.5 1.1.2.4 可靠性.5 1.2 发展.5. 1.3 趋势.5.2 USB技术.7 2.1 总线拓扑结构.7 2.2 USB的物理层.7. 2.3 USB设备.8 2.4 Hub.8. 2.5 USB主机.9 2.6 USB通信原理.92.6.1 通信结构.9.2.6.2 传输原理.102.6.3 传输类型.

2、113 IDE接口.13 3.1 IDE的发展.13 3.2 IDE引脚.13 3.2.1IDE引脚外观.133.2.2 引脚说明.13 3.3 数据传输模式.154 硬件连接.16 4.1 CY7C68300A芯片.164.1.1 内部结构.164.1.2 引脚.17 4.2 AT24C02芯片.21 4.3 ATA-100.21 4.4 LM117.224.5 电路原理图.22 4.6 PCB印制版图.255 总结.26鸣谢.27参考文献.27设计总说明USB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技术,以其简单易用,速度快等特点而受青睐,尤其是基于USB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设计USB接口的移动

3、硬盘的过程。本文共5章,分4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移动硬盘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也借此说明本设计的实际意义。第二部分是第2,3章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USB拓扑结构,USB设备、主机、集线器,数据传输原理和传输类型,IDE数据传输模式。第三部分是硬件连接,主要是电路原理图,还介绍了主要芯片的情况。第4部分是第5章总结,总结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实现电路中核心芯片是CY7C68300A,这是CYPRESS公司2004年7月公布的一款高端芯片,本电路设计了USB2.0高速传输的移动硬盘。关键词:USB;IDE;CY7C68300A删除,插入“移动硬盘” INTRODUCT

4、IONUSB took one kind of new connection technology, by its simple is easy to use, the speed is quick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 receives favours, in particular based on USB connection migration storage device。The this article detailed introduction has designed the USB connection the motion hard dis

5、k process。The this article altogether 5 chapters, divide 4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1st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d moves the hard disk the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endency, also borrows this to say the ming dynasty printed books desig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T

6、he second part is 2nd, 3 chapter of rationales are partial, mainly introduced the USB topology, the USB equipment, the main engine, the concentrator, the data transmission principle and the transmission type, the IDE data transmission pattern。The third part is the hardware connection, mainly is the

7、electric circuit schematic diagram, but also briefed the main chip situation。The 4th part is the 5th chapter of summary, summarizes this article content and own attainment experience. In realizes in the electric circuit the core chip is CY7C68300A, this is a section high end chip which CYPRESS Corpo

8、ration in July, 2004 announces, this circuit design USB2.0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motion hard disk.自己读一遍,就知道了。别让我太失望!KEY WORDS: USB;IDE;CY7C68300A1 绪论凡是标题一律顶格。4号,黑体,不加粗。下同,不再赘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 随着PC及其软件的日益升级、更新,特别是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正在以突破“摩尔”定律的气势突飞猛进的时候,人们开始将技术革命的矛头指向了传统的PC存储设备软盘。从当年IBM PC诞生之初到今天的网络时代,二十几年间PC历经

9、了无数次技术变革,其中处理器、硬盘、内存等主要配件的技术参数皆成倍翻新,惟有软盘依旧保持着1.44M容量的本色。但是现在,越来越庞大的多媒体文件和各种新兴的复合型文件正日益普及,已经成为日常电脑以及网络应用中最基本的文件形式,这使得传统的1.44M软盘逐渐力不从心。因此,我们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将大容量的文件或数据进行更加方便、快速且安全地存储及交流。于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诞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便携存储技术的革命。1.1简介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盘(1.8英寸硬盘等

10、),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因为采用硬盘为存储介质,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1.1.1 移动硬盘的分类移动硬盘按不同的连接方式分为两大类。(1)机架内置式移动硬盘。这种硬盘内置于机箱的5英寸机架上,运转电力由机箱电源提供。硬盘安放在一个可抽取的硬盘盒中,可抽出并随意移动。此类硬盘盒一般内置普通硬盘,连接方式也与普通硬盘无异,因此对系统没有特殊要求,传输速度在所有移动存储方案中是最快的。(2)外置式移动硬盘。这种硬盘外置于机箱之外,由外接DC

11、电源供电,通过USB或IEEE1394火线接口与计算机连接。1.1.2 移动硬盘的特点1.1.2.1 容量大移动硬盘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存储容量,是种较具性价比的移动存储产品。目前市场中的移动硬盘能提供10GB、20GB、40GB等容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1.1.2.2 传输速率 移动硬盘大多采用USB、IEEE1394接口,能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USB接口的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2MB/S。1.1.2.3 使用方便现在的PC基本都配备了USB功能,主板通常可以提供28个USB口,一些显示器也会提供了USB转接器,USB接口已成为个人电脑中的必备接口。USB设备在大多数版本的WINDOW

12、S操作系统中,都可以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特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1.1.2.4 可靠性 USB硬盘一般采用了IBM的玻璃盘片和巨阻磁头,并且在盘体上精密设计了专有的防震、防静电保护膜,使USB高端应用性能和抗震性能得以加强,从根本上提高了抗震能力、防尘能力和传输速度,更不用担心锐物、灰尘、高温或磁场等对USB硬盘造成伤害。1.2 发展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移动硬盘采用的都是现有固定硬盘的最新技术,主要由驱动器和盘片两部分组成,每一个盘片相当于一个硬盘,可以连续更换盘片,以达到无限存储的目的。它们的设计原理是将固定硬盘的磁头在增加了防尘、抗震、更加精确稳定等技术后,集成在更为轻巧

13、、便携并且能够自由移动的驱动器中,将固定硬盘的盘芯通过精密技术加工后统一集成在盘片中。当把盘片放入驱动器时,就成为一个高可靠性的硬盘。由于采用传统的硬盘技术,其盘片转速和数据传输速率要远远高于上述任何一款大容量软盘,盘片的使用寿命也更久。移动硬盘是重要的移动存储设备,它具有大容量,插拔简便,安全性可靠性强,读写速度较其他移动存储设备快的特点。随着各种产品的逐渐上市,价格也逐渐走低,移动硬盘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熟知,并且由于使用、携带方便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了解,移动硬盘在国内的兴起始于2000年,随着移动存储技术的深入发展,移动硬盘的品牌逐渐增多,像爱国者、朗科、纽曼、联想、城市骆驼

14、、百事灵、清华同方等。这些产品不仅性能出色,外观越来越轻薄时尚,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1.3 趋势(1)体积最小化,容量最大化 “体积最小化,容量最大化”可以说暗示着整个移动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便于携带,超大空间。IBM在1999年发布了容量为340MB的首个1英寸微型硬盘,到2000年容量增加到1GB,到目前为止,产品化的1英寸微型硬盘已经可以提供超过4GB的存储空间,而其盘体仅有5分钱人民币硬币大小,足以在各种小巧玲珑的消费电子产品上安家落户。与此同时,目前已经基本成为移动硬盘标准配置的2.5英寸笔记本硬盘的最大容量也达到了80GB,几乎等同于目前主流台式机硬盘的容量。(2)提速数据的存取

15、速度移动硬盘的接口标准从USB1.1提升到USB2.0,是移动硬盘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移动存储产品都开始支持USB2.0接口,USB2.0接口,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达到480Mbps,大幅度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3)整合性多功能由于激烈的竞争,许多移动存储的厂商开始思考整合性多功能的发展趋势。移动存储产品并不一定要以单一产品形态而存在这一理念开始被接受。许多功能概念正在附加到移动存储产品上,移动硬盘也不例外。例如将MP3、录音等功能与存储功能整合在一起,满足消费者对数码技术产品的多种需求。(4)安全存储虽然与闪存相比,移动硬盘在防震,安全等性能上暂时处于劣势,但移动硬

16、盘厂商们对于防震,抗摔等安全技术上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同时,在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往硬件加密方向上发展。(5)时尚外观移动硬盘的外观除了体积上越来越小,轻巧可爱以外,其材质的性能,手感,装饰,色彩,产品的外型,同样成为消费者们苛求的条件。 2 USB技术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译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外设总线,所不同的是,它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及Northern Telecom等几家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制定的,并成为了行业标准。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移动硬

17、盘的最主要的接口方式。USB有两个规范,即USB 1.1和USB 2.0。USB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独特的计算机接口,USB具有其特有的从主机到底层设备的硬件支持及硬件制造规范;另一种是作为数据传输系统,USB需要构建自己的通信协议来描述主机系统和USB外围设备间的数据传输。2.1 总线拓扑结构12 USB 总线的物理连接是一种分层的菊花链结构,集线器(hub)是每个星形结构的中心,PC机就是主机和根。Hub用户可以将外设或附加的Hub与之相连这些附加的,Hub可以连接另外的外设以及下层,HubUSB支持最多5个Hub层以及127个外设。图2.1描述了USB的物理拓扑结构从中可以看出

18、每一段的连接都是点对点的。 图2-1 USB 的总线拓扑示意图2.2 USB的物理层3USB的物理接口包括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USB通过一个四线电缆来传输信号与电源如图2-2所示图1和2是否可以重新画过,因为很多同学都有这个图,应该在外观上有些差异。其中D+和D-是一对差模的信号线,而VBus和GND则提供了5V的电源,它可以给一些设备(包括Hub)供电,当然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USB 信号线在高速模式下必须使用带有屏蔽的双绞线而且最长不能超过5m,而在低速模式时中可以使用不带屏蔽或不是双绞的线,但最长不能超过3m。这主要是由于信号衰减的限制,为了提供信号电压保证以及与终端负载相匹配,在电缆的

19、每一端都使用了不平衡的终端负载,这种终端负载也保证了能够检测外设与端口的连接或分离并且可以区分高速与低速设备。所有的设备都有上行的接口,上行和下行的接口是不能互换的,这保证了不会有非法的连接出现。插头与插座有两个系列分别为A和B系列,A用于基本固定的外围设备而系列B用于经常拔插的设备,这两个系列是不能互换的。2.3 USB设备 USB 设备包括Hub和功能设备,而功能设备又可以细分为定位设备字符设备等等。端点:每一个USB设备在主机看来就是一个端点的集合主机只能通过端点与设备进行通讯以使用设备的功能,每个端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一定大小的数据缓冲区。端点必须在设备配置后才能生效(端点0除外) 。管道

20、:一个USB管道是驱动程序的一个数据缓冲区与一个外设端点的连接,它代表了一种在两者之间移动数据的能力,一旦设备被配置管道就存在了。USB设备在可以使用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配置,一旦设备连接到某一个USB的节点上,USB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操作来完成对设备的配置,这种操作被称为总线枚举过程。 (1)设备所连接的Hub检测出端口上有设备连接通过状态变化管道向主机报告。 (2)主机通过询问Hub以获取确切的信息。 (3)主机这时知道设备连接到哪个端口上,于是向这个端口发出复位命令。 (4)Hub发出的复位信号结束后,端口被打开,Hub向设备提供100mA的电源, 这时设备上电所有的寄存器复位并且以缺省地址

21、0以及端点0响应命令。 (5)主机通过缺省地址与端点0进行通讯,赋予设备一个独一的地址并且读取设备的配置信息。 (6)最后主机对设备进行配置,该设备就可以使用了。2.4 HubHub在USB结构中是一个关键。它提供了附加的USB节点,这些节点被称为端口。Hub可以检测出每一个下行端口的状态并且可以给下端的设备提供电源。每个USB集线器将一个连接点转化为多个连接点。USB集线器作为一类特殊的USB设备,连接到USB系统中,一个USB系统支持一个或多个USB集线器的连接。每个USB集线器都包含上游端口(Upstream Port)和下游端口(Downstream Port),上游端口是面向HOST

22、方向进行连接的,而下游端口是面向USB设备进行连接的。下游端口允许连接另外的集线器或功能部件USB集线器可检测每个下游端口的设备的连接或断开,并为下游端口的USB设备提供电源,每个下游端口都具有独立的能力,不论高速(仅仅USB2.0集线器才支持高速设备连接).全速或低速USB设备均可连接。USB集线器可将低速,全速和高速端口的信号分开,并做相应的处理。2.5 USB主机USB主机是USB通信模式的核心,是整个USB系统的管理者,负责控制和调度连接到主机USB端口的全部设备的活动。在任何USB系统中只有一个USB主机。USB主机包括:客户软件、USB系统软件和USB主机控制器3个层次。客户软件负

23、责提供用户界面;USB系统软件包括驱动程序和USB主控制器驱动程序,分别用来驱动面向客户的主机界面和主机控制器;主机控制器是USB总线在主计算机系统上的接口,通过硬件、固件和软件来共同实现用于支持主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2.6 USB通信原理USB 协议所说的通信指的就是USB设备和USB主机之间的通信。物理上,总线上的设备通过一条物理连线和主机通信,所有的设备共享这条物理链路。逻辑上,主机给每个设备提供了一条逻辑的连接,每个设备都有这样一条点对点的连接。为了细化USB的通信机制,USB协议的开发者采用了分层的概念,每一层传输的数据结构对其他逻辑层是透明的。本节包括USB通信结构、传输原理、传输

24、类型三部分。2.6.1 通信结构为了更好的理解USB协议,将USB通信逻辑上分成了三层:信号层、协议层和数据传输层。信号层用来实现在USB设备和主机的物理连接之间传输位信息流的信息。协议层用来实现在USB设备和USB主机端的协议软件之间传输包字节流的信息,它们在信号层被编码成NRZI位信息后传送出去。数据传输层用来实现在USB主机端的客户端驱动程序和设备端的功能接口之间传输有一定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协议层被打包成包格式。协议逻辑上将设备分成了三层实体:总线接口、端点和功能接口。行距应该为1.25倍2.6.2 传输原理数据传输是USB传输的最高层,它用来传输主机和设备之间完整意义的数据。在主机

25、和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某个时刻只有被主机指定的设备中的指定端点能和主机进行通信,其他的端点和设备都要求等待。数据传输发生在端点和主机之间建立起来的逻辑通道中,它对每个端点都是惟一的。每个端点的数据传输不受其他端点的任何干扰。多个端点和管道可以组成一组,称为接口,完成特定的功能,其作用相当于过去的设备。和接口对应,主机的软件实体称为客户端驱动程序,其功能相当于过去的设备驱动程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首先由客户端驱动程序发起一个输入输出请求(IRO),将它提交给USB协议软件。协议软件将此请求划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每个数据传输又分成多个事务处理。当此请求所包含的所有数

26、据传输都完成时,USB协议软件会通知客户端驱动程序请求结束。2.6.3 传输类型4在USB规范中定义了四种数据传输方式:控制传输方式、批量传输方式、中断传输方式和同步传输方式。(1) 控制传输属于双向传输,数据量通常较小,它把非周期性的由主机软件发起的请求可靠地传送给USB设备,主要用来进行查询、配置和给设备发送通用的USB命令。控制传输恒定占用总线10%的带宽,每个控制数据包最大为64字节,带有CRC校验的功能。(2) 批量传输可以是单向或者双向的,特别适合非周期性大数据包的可靠传输,典型的应用是用来传输可以利用任何带宽的数据,而且当这些数据没有可用带宽时可以容忍等待。它对准确性要求较高,最

27、大数据包为64字节,通常应用于绘图仪、打印机和可移动存储器中。图2-5 批量传输的流程居中(3) 中断传输主要用于定时查询设备是否有中断数据要传送,只传送或接收少量数据,而且并不经常传输;但它们通常有一个确定的服务周期,查询间隔在设备描述符中预先定义,对于低速设备,查询间隔为10ms255ms。中断传输要求通道的最大服务周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由错误引起的重发在下一服务周期进行。中断传输特别适合小规模数据、低速、低延迟的应用场合,常用于鼠标、键盘这类低速设备。 图2-6 中断传输的流程(4) 同步传输用于主机和设备之间周期性的、连续的通信,一般用于传送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同步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可以为

28、1024字节,它对实时性的要求超过对准确性的要求,适合数据采集和音频、视频传输的应用场合,如USB摄像头、VoIP电话终端等。 3 IDE接口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叫做“集成驱动器电子”, 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通常我们所说的IDE指的是硬盘等设备的一种接口技术。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现在PC(个人电脑)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40线电缆将它们与主板或接口卡连起来就可以了。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

29、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3.1 IDE的发展IDE最初是作为一种电脑内部硬盘驱动器的标准连接方式。IDE背后的基本观念就是硬盘驱动器和控制器应该集成在一起。控制器是一块载有芯片的电路板,它能够正确严密的指挥硬盘如何存储和存取数据。绝大多数控制器都包含有一定容量的缓存(2MB或8MB)作为缓冲器,用来提高硬盘的性能。IBM在1984年推出的“AT computer”有两项关键性的技术革新。第一,推出“ISA”的第二代总线接口。新的ISA总线一次能够传输16个bit位,而此前只能传输8位。第二,IBM为其提供了一个将控制器和硬盘驱动器集成在一起的硬盘

30、。一个带状的电缆通过ISA卡与电脑主机连接在一起,ATA接口就这么诞生了。ATA接口从诞生至今,共推出了7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ATA-1(IDE)、ATA-2(EIDEEnhancedIDE/FastATA)、ATA-3(FastATA-2)、ATA-4(ATA33)、ATA-5(ATA66)、ATA-6(ATA100)、ATA-7(ATA133)。3.2 IDE引脚233.2.1 IDE引脚外观 3.2.2 引脚说明 表3-1 IDE引脚说明表引脚号名称描述1/RESET复位2GND接地端3DD7连接Data74DD8连接Data85DD6连接Data6 续表3-1引脚号名称描述6DD9连

31、接Data97DD5连接Data58DD10连接Data109DD4连接Data410DD11连接Data1111DD3连接Data312DD12连接Data1213DD2连接Data214DD13连接Data1315DD1连接Data116DD14连接Data1417DD0连接Data018DD15连接Data1519GND接地端20KEY连接TP3221n/c悬空,保持不连接22GND接地端23/IOW写选通信号24GND接地端25/IOR读选通信号26GND接地端27IO_CH_RDY28ALE地址锁使能信号29n/c悬空,保持不连接30GND接地端31IRQR中断请求信号32/IOCS

32、16选择16位输入输出33DA1地址134n/c悬空,保持不连接35DA0地址036DA2地址237/IDE_CS0(1F0-1F7)38/IDE_CS1(3F0-3F7) 续表3-1引脚号名称描述39/ACTIVE驱动端40GND接地端3.3 数据传输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的提高,IDE接口硬盘的数据传输模式,经历过三个不同的技术变化,由最初的PIO模式,到DMA模式,再到UltraDMA模式。(1)PIO模式PIO的英文拼写是“ProgrammingInput/OutputModel”,PIO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的读写的数据交换模式。是最早先

33、的硬盘数据传输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低下,CPU占有率也很高,大量传输数据时会因为占用过多的CPU资源而导致系统停顿,无法进行其它的操作。PIO数据传输模式又分为PIOmode0、PIOmode1、PIOmode2、PIOmode3、PIOmode4几种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从3.3MB/s到16.6MB/s不等。受限于传输速率低下和极高的CPU占有率,这种数据传输模式很快就被淘汰。(2)DMA模式DMA的英文拼写是“DirectMemoryAccess”,汉语的意思就是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了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PIO模式下硬盘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由CPU来控制的;而在D

34、MA模式下,CPU只须向DMA控制器下达指令,让DMA控制器来处理数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CPU,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资源占有率。DMA模式与PIO模式的区别就在于,DMA模式不过分依赖CPU,可以大大节省系统资源,二者在传输速度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DMA模式又可以分为Single-WordDMA(单字节DMA)和Multi-WordDMA(多字节DMA)两种,其中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也只有16.6MB/s(3)Ultra DMA模式UltraDMA的英文拼写为“UltraDirectMemoryAccess”,一般简写为UDMA,含义是高级直接内存访问。UDMA模式采

35、用16-bitMulti-WordDMA(16位多字节DMA)模式为基准,可以理解为DMA模式的增强版本,它在包含了DMA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技术,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安全性得到保障。在以往的硬盘数据传输模式下,一个时钟周期只传输一次数据,而在UDMA模式中逐渐应用了DoubleData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因此数据传输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此技术就是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自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可以是数据传输速度成倍的增长。4 硬件连接4.1 CY7C68300A芯片20CY7C68300A芯片执行了一个复

36、杂功能桥的角色,它把USB端口和一个基于ATA或ATAPI的海量存储设备端口连接起来。CY7C68300A芯片符合USB2.0 大容量存储器组的USB-IF 规格和USB 大容量存储器组大块只传输规格。CY7C68300A的USB端口直接连在主机上,也可以连在USB集线器的下游端口。主机软件发送指令和数据到CY7C68300A芯片,并用标准USB协议从CY7C68300A接收状态和数据。CY7C68300A的ATA/ATAPI端口连在一个海量存储设备上,由于使丢失最小化,一个4K字节的缓冲器能够把ATA/ATAPI数据传输速率提到最大。ATA接口支持ATA PIO模式0、PIO模式3 、PIO

37、模式4和Ultra DMA模式2、模式4。设备的初始化处理是配置的,这就使CY7C68300A初始化ATA/ATAPI设备时不需要软件干涉。4.1.1 内部结构特点:(1) 同时符合USB2.0协议和ATA/ATA-6草案标准。(2) 支持高速(480-Mbps)和全速(12-Mbps)两种传输速率。(3) 支持PIO,UDMA多种传输模式。(4) 外接一个串行EEPROM处理USB设备的数据(5) 支持ATA接口IRQ并能把ATA/ATAPI设备设定成主设备或从设备。(6) 支持海量存储设备的48位地址。4.1.2 引脚(1)引脚图(2)引脚说明 表4-1 引脚说明表表格内为5号字引脚名称类

38、型启动默认状态引脚描述1DD13I/O(1)三态连接ATA13引脚2DD14I/O(1)三态连接ATA14引脚3DD15I/O(1)三态连接ATA15引脚4GND电源接地端5NC三态保留端,保持不连接6VCC电源连接3.3V的电源7GND电源接地端8IORDYI(1)输入控制ATA9DMARQI(1)输入控制ATA10AVCC模拟电源通过最短路径连接电源11XTALOUT晶体振荡晶体振荡24-MHz晶体振荡器输出端12XTALIN晶体振荡晶体振荡24-MHz晶体振荡器输入端13AGND电源模拟接地端,用尽可能端的路径接地14VCC电源连接3.3V电源15DPLUS输入/输出复位时被拉高,取消复

39、位时由46引脚控制上拉,当46引脚高电位时,被上拉USB D+信号线16DMINUS输入/输出三态USB D-信号线17GND电源接地端18VCC电源连接3.3V电源19GND电源接地端20PU10K三态连接10K上拉电阻21RESERVED保留端,接地22SCL输出启动几秒后被置高电位I2C兼容接口的时钟信号线23SDA输入/输出I2C兼容接口的数据信号线24VCC电源连接3.3V电源25DD0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0引脚26DD1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1引脚27DD2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2引脚续表4-1引脚名称类型启动默认状态引脚描述28DD3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3引脚29DD

40、4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4引脚30DD5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5引脚31DD6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6引脚32DD7输入/输出三态连接ATA7引脚33GND电源接地34VCC电源连接3.3V电源35GND电源接地36DIOW#2O/Z1高电位驱动控制ATA37DIOR#O/Z1高电位驱动控制ATA38DMACK#O/Z1高电位驱动控制ATA39VCC电源连接3.3V电源40INTRQI1输入IDE ATA 中断请求41DA0O/Z12ms延时后高电位驱动ATA地址线42DA1O/Z12ms延时后高电位驱动ATA地址线43DA2O/Z12ms延时后高电位驱动ATA地址线44CS0#O/Z12ms延时后高电位驱动45CS1#O/Z12ms延时后高电位驱动46VBUS_PWR_VALID输入输入对CY7C68300A显示VBUS电源是即时的47ARESET#O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