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学科: 历史 主备人: 使用人:胡瑞婷 审核人: 日期: 课题: 第 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应对措施:中国在顺应 的同时,制定 有效措施,引进 ,学习 ,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措施:(1)2001年中国举办了 (2)2001年中国加入了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成为世界的发展的趋势。在革命的影响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成立时间:成立的目的:重要表现:(英文写)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利一面(积极、)国家间经济交往的 逐渐减
2、少。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的 ,在竞争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不利的一面(消极) 一些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 、 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如:1997年的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知识引导】【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逐渐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2.集中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国际性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联合国3.当今世界
3、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C.经济全球化 D.东欧剧变4.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区域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社会化5.张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提示一 1993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于2001年加入提示二 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提示三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A北
4、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6.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弊端 B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C各国在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D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有利处7.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积极参与这两个组织主要是为了( )A.确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B.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C.扩大中国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8.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只
5、对发达国家有利 B.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C.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9.下列属于20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有( )全球沙漠化 温室气体致使气候恶化 大气和水资源污染不断加重 恐怖主义加剧A B C D【教学反思】第17讲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科: 历史 主备人: 使用人:胡瑞婷 审核人: 日期: 课题: 第 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引导】第三次科技革命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而互联网技术则是该产业最
6、的发展方向,它将人类带入了 时代。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潜力、对人类未来影响深远的技术是: 5、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缩短了 的过程。 科学各领域 新技术成为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推动了 的空前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 方式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走向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空航天技术 D.蒸汽机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
7、计算机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传遍全球。人们最快获此消息的渠道有可能是( )A.报纸 B.杂志 C.电影D.互联网4.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起源于美国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范围大.影响大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A. B. C. D.5.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乘坐火车出行 上网查资料 用手机与同学聊天乘飞机去北京 开汽车自驾游 在电灯下看书A B C D6.“科学技术成果的
8、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味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特征A.范围大、影响大 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7.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地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点是( )A.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C.是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
9、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蒸汽煤矿、“东方1号”载人飞船、内燃机、电灯、火车机车。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回答:(1)请你把材料1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去。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请你从材料一中选出一项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并说明其入选理由。(3)迅猛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在这次科技浪潮中应该如何应对。(4)你认为材料三说的有道理吗?请举出一个你身边发生的事例来加以说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