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版)桌面云测试方案模板桌面云测试方案目 录第1章测试概述11。1测试目标及需求11.2测试所需要的设备11。2。1虚拟机配置要求11。2。2测试设备清单11.2。3预装软件清单21。3测试环境描述21。4测试总体安排3第2章测试用例与说明32.1易用性测试32。2用户体验测试32。3软硬件兼容性测试42.3。1终端兼容性42。3.2系统兼容性52.3.3软件兼容性52.3.4外设兼容性52。4管理功能测试62.4.1用户与终端管理62。4。2桌面管理62.4.3服务器管理72。5安全性测试72。6恢复性测试82。7性能及压力测试8第3章测试结论8ii 第1章 测试概述1.1 测试
2、目标及需求 根据办公场景实际需求,拟定合适的测试方案对专用终端和桌面云软件的相关软硬件参数、用户体验、管理功能、系统安全、产品性能等方面进行验证性测试,为择优选择桌面云产品提供合理、准确的评价依据。1.2 测试所需要的设备1.2.1 虚拟机配置要求序号对象名称操作系统配置/性能参数数量1虚拟机Windows 7CPU:2核内存:2GB硬盘:50GB网络:虚拟网卡并发运行5台虚拟机以上1.2.2 测试设备清单序号对象名称配置/性能参数数量1瘦终端A9/1G/4G-Flash/4USB/1VGA5台2桌面云软件含VDC桌面控制器软件、VMP服务器虚拟化软件、VS虚拟存储软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交付1
3、套3桌面云服务器型号VDS-1300CPU:E31230内存:32G硬盘:128GSSD+2*1T-SATA网络:2*千兆网卡1台4配件键盘、鼠标、显示器5套1.2.3 预装软件清单序号软件类别软件列表1办公软件Office2010 、Adobe reader2业务软件Notes、foxmail3视频播放Media Player、暴风影音4浏览器IE11、chrome5聊天工具QQ6图像编辑Photoshop7工具软件Winrar、搜狗输入法8杀毒软件360杀毒、360安全卫士9打印驱动1.3 测试环境描述 提供一站式、高性价比桌面云方案,本次测试只需要云终端、桌面云一体机(包括桌面虚拟化、服
4、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软件平台)两种硬件,即可完成桌面云的快速搭建。 其中,桌面云一体机VDS是一款专为云桌面设计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器,集成了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控制器)等软件平台,测试现场无需复杂的安装调试过程, 将VDS开机之后,只需要按照向导式配置界面执行几个操作步骤,即可完成桌面云部署上线,非常方便快速.1.4 测试总体安排序号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内容联系方式1X月X日工程师XX桌面云环境搭建2X月X日工程师XX桌面体验及功能演示3第2章 测试用例与说明2.1 易用性测试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部署简易性部署过程是否简单,搭建VDI环境需要安装的组件/插件小于或
5、等于2个2运维易用性管理控制台界面友好、容易使用,集群建立、存储配置、新增虚机等日常操作有向导式配置界面3操作易用性操作方式与普通PC无异,不更改原有使用习惯,用户容易上手2.2 用户体验测试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加电验证验证终端加电是否正常启动到登录界面2开关机过程能够完整显示开机和关机过程界面3开机体验开机到进入云桌面操作系统界面45秒,整个过程只需要1次认证(输入1次账号密码)4关机体验点击操作系统“关机”按钮,终端和桌面一体化关闭,整个过程只有1次关机动作5桌面流畅度程序启动、窗口大小化、页面滚动、拖动窗口等办公操作是否流畅,整个过程不卡顿、无重影6多媒体播放1。使用media
6、player、暴风影音等本地播放器流畅播放1080P高清视频2。使用chrome、IE等浏览器流畅播放优酷、腾讯、土豆等主流网站的在线视频(要求视频播放时,CPU利用率低于15)7桌面分辨率设置不同分辨率后,桌面是否可自适应8终端会话保持注销用户或断开连接,再次登录,系统状态及应用程序是否保留9登录信息保存与配置终端是否可正常保存账号密码信息、是否可设置自动登录、是否可限制修改登录信息10单点登录是否能够与现有上网管理设备联动,登录VDI之后,无需上网认证2.3 软硬件兼容性测试2.3.1 终端兼容性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瘦终端在瘦终端上访问云桌面2普通PC通过Web方式从传统PC访问云
7、桌面3锁定PC通过安装VDI控件,锁定PC本地桌面,实现开机不进入PC本地桌面,直接跳转到VDI登录界面4移动设备在ios/android平台的智能终端上访问云桌面2.3.2 系统兼容性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Windows 7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7桌面操作系统,桌面体验与PC一致2Windows XP支持Windows XP桌面操作系统,桌面体验与PC一致2.3.3 软件兼容性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套件是否可以正常安装和流畅使用2上网体验采用chrome、360等不同浏览器开启各种网站,要求网页打开、页
8、面滚动等操作流畅32.3.4 外设兼容性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U盘/移动硬盘不同品牌的U盘/移动硬盘设备是否可正常识别和数据拷贝2打印机本地和网络打印机是否可正常识别和打印3摄像头/高拍仪摄像头/高拍仪是否可正常识别和使用,要求使用过程中画面流畅4USB-key是否可正常识别和使用网银key、认证key等U-key设备52.4 管理功能测试2.4.1 用户与终端管理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用户/用户组管理通过控制台可以批量创建和删除用户/用户组、搜索特定用户、禁用和启用用户、设置和修改密码、应用策略到用户/用户组等2终端管理瘦终端信息自动上报云桌面控制平台,可以集中设置终端名称、IP
9、信息、限制安装软件及显示桌面、升级固件版本,并且要求终端管理与桌面管理同一Web控制台2.4.2 桌面管理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虚拟机资源分配支持为虚拟机分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2还原桌面桌面重启后还原为初始状态3虚拟机基本操作支持虚拟机的启动、挂起、重启、关闭4虚拟机绑定与解绑定支持将用户与虚拟机解绑定,可以锁定虚机、也可以将虚机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5虚拟机状态监控支持虚拟机运行状态监控,包括带宽信息、MAC地址、IP地址等详细数据6桌面批量部署支持使用虚拟机模板快速部署虚拟桌面,可批量成成至少100个桌面7应用软件批量管理支持针对多个虚拟机进行应用软件的批量安装、卸载、升级等操
10、作8批量设置网卡信息支持统一设置虚拟机网卡的IP地址、网关、DNS等信息9虚机网卡无关性云桌面连接不依赖虚机网卡,禁用虚机网卡或随意更改IP,桌面连接不中断10远程桌面运维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支持远程开启桌面控制台11隐藏导航条支持隐藏桌面导航条,限制用户退出桌面、禁止用户随意设置VDI信息12存储和外设控制支持禁止剪贴板、U盘拷贝、打印机、串口设备2.4.3 服务器管理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虚拟机迁移支持在不同物理机之间进行虚拟机迁移2服务器资源监控支持对处理器、存储等各类资源的运行状态监控3虚拟存储支持虚拟存储技术,在无共享存储情况下,可以确保主机、硬盘的故障不会影响桌面正常使用4告警
11、管理支持资源异常告警、故障告警等告警管理功能2.5 安全性测试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多种身份认证支持本地/域认证、短信认证、动态令牌认证、硬件特征码绑定、第三方raidus、证书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2多重安全策略是否支持内置防火墙、U盘/剪贴板双向控制、防中间人攻击、多重密码策略等安全特性3终端准入控制支持端点安全检测,满足规则才允许接入,检测项应包括进程、系统、源地址等4网络传输加密无需借助第三方软件/设备,实现SSL传输加密5个人盘加密支持个人盘加密功能,保障用户隐私安全2.6 恢复性测试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备份与恢复能够提供手动和自动备份机制,可实现系统恢复 2高可用性虚拟机
12、具备高可用机制,如虚拟机的快照、克隆、迁移等机制,可在正常服务器上重启虚机2.7 性能及压力测试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测试结果1桌面IO性能使用HD tune工具,测试磁盘随机和顺序读写性能,要求性能优于普通PC2用户流量办公操作、视频播放,每用户流量占用数值3并发开机速度10桌面并发开机,要求时间低于3分种4多并发运行能力多个虚拟机上同时流畅运行播放视频、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上网浏览等主流应用,控制台显示服务器状态无异常第3章 测试结论 本次主要对桌面云产品进行用户体验、软件兼容、外设支持、运维管理、系统安全、产品性能等方面的应用性验证测试,总体测试结论如下:1) 用户体验:总体操作较为简单,短
13、时间内可以熟悉配置;开机速度比较快(30秒以内)、能完整显示开机过程,应用程序和上网体验都很好、1080P高清视频流畅运行.2) 软件兼容:主流办公软件流畅使用,二维设计软件如photoshop、autocad正常使用.苹果手机、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正常接入访问云桌面。3) 外设支持:读卡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各种外设,连接上去、安装驱动就可以使用,没有复杂的调试过程,兼容性比较好。尤其对于网银key、政府key等ukey的支持,adesk支持非常好、业界领先。4) 运维管理:管理功能比较完善,包括集中开关机、一体化关闭虚拟机/瘦终端、远程运维、快速备份/恢复等,较好地满足日常桌面运维需求.5) 系统安全:合入了非常多安全特性,比如终端认证、传输策略、个人盘加密,而且配置起来也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在控制台完成。6) 产品性能:网络流量较少,无视频时每用户不到100Kb/s。同时,还通过多媒体重定向和IO缓存优化、内存页共享等技术提升了后端性能。所以,经过为期XX周的实际测试,充分验证了桌面云产品在各方面都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的应用场景需求,适合广泛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