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参考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处理咨询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底。二、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开展学生处理咨询题的才能,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本人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适应和生活适应;2.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能,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理,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咨询题、想咨询题;3.接着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
2、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操纵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本人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本人的假设。4.保持和开展对四周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现代科技的开展。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情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拟认真,但缺乏灵敏性、学习适应较差。不擅长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敏运用知识。因此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理解上,理解不甚深入,运用才能差。2.已有知识、经历:
3、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拟缺乏,科学探究才能和认识不强。家长们侧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时机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非常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展才能、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四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重的兴趣。四、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
4、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协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展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详细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毛病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么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共7课时,详细包括:油菜花开了(1课时),各种各样的花(1课时),花、果实和种子(1课时),豌豆夹里的豌豆(1课时)。把种子散播到远处(1课时),萌发的种子(1课时),动物的卵(1
5、课时),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详细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详细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么样观察描绘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3.教学重点注重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根底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才
6、能。特别是实验中操纵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本人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本人的假设。五、根本措施1.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办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办法。只有充分理解学生在概念的构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推断,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展比拟和描绘。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拟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协助学生发觉观察对象在属性、构造、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根底。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展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本人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展比拟、修正,老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展催促和检查。124.引导学生用精确、恰当的词汇描绘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展描绘的内容非常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绘,这种描绘能够协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才能,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展整理、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注重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