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90514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说明文复习资料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阅读理解篇一、说明文阅读考点一:说明的内容【拟题角度】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考点导航】: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然后认真阅读文本(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找出说明对象。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事物的特征也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人手:1从标题着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

2、对象的同时,就指出了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是“人民大会堂”,也指出了其特征“雄伟”。2从分析材料人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典型考题】:1、“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

3、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的(对象加内容)。2、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中心句、文章或段落的首尾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3、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具体例题】 :A、 填空题例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第二步上蜡。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染色后

4、,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最后是烘干。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制作过程例2:模拟试卷(一)端午的鸭蛋第1题 答案:名声大、质细而油多的特点B、选择题(拟标题)例1: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

5、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_ _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更有趣的是,

6、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

7、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1、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C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 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C汉语可以治病 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例2: 昆明的气候 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

8、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强劲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较均匀了。2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D )A昆明四季如春。 B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C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举一反三】:2008年南通中考语文试题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中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较之其他新能源

9、,风电优势更加明显:它蕴藏量大,超过所有油、气、煤的储藏量;理论上仅1%的风能就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在江苏沿海,从南通向北直到连云港,有连绵数百公里的滩涂,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这里常年风速保持在每秒7-8米,正是绝佳的风电场。这一带可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海上三峡”,却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而1个三峡的投资,可以建2-3个三峡规模的风电场。而且风力是一种洁净的自然资源,没有火力发电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等着发电。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拦路虎”:一是,风

10、电之于火电,由于电压、频率波动性大,因而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危害常规电网;二是,风力机结构复杂,风电价格远高于煤电,我国风电设备单位功率的费用是煤电的两倍以上,电网公司很难接受或根本不愿意购买风电,有人据此将风电比喻为“垃圾电”。有专家经过10年研究发现,风电对于某些工业生产,特别是有色冶金、氯碱等高耗能产业,如能直接非并网利用,会像黄金一样宝贵。不但减少或完全消除对电网的危害,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电解铝生产来说,每吨铝的耗电量是惊人的1.5万千瓦时,如果风电专门供应大型铝厂,巨大的电能就被“置换”出去,

11、风能也因此获得了普惠社会的方式。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有很强的挑战性,如果能够成功,中国的风电技术将领先世界。目前,非并网技术已经基本攻克,下一步就是在江苏省内找一个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7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C、简答题例1: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个世纪风靡全球。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

12、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这类聚酯可制成物型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 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

13、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成为泥尘。1“无公害塑料”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_可以自行分解(或自毁)。 例2:作业本P.84.兰花的智慧第3题【举一反三】作业本P.89.古宅的命运3. 答: 4. 答: D、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答题模式:是指( 特征1)( 特征2 )的(类别名词)。例1:模拟试卷(二) 14题,“绿色城市”答案: 绿色城市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城市中的乡土植物的景物自然和谐的城市。【举一反三】阅读作业本P.90.(四),给“微藻”

14、下一个定义(根据第一题) 作业本P.92.怪风揭秘2.给“焚风”下一个定义: 自主复习:阅读作业本及新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题中相关的题目,分析题型,思考答案,列举出有难度的题目页码及序号: 考点二:说明的顺序知识要点一、说明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再如活版。2空间顺序

15、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东南西北,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

16、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课本中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以上是说明文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顺序,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在考虑运用何各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只有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才

17、能使说明文的写作完成得更好。二、依据说明顺序判断的技巧来理清。1、整体把握内容结构,准确判断说明顺序。有一个有效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是: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归纳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再加分析,很容易就知文章的说明顺序了。2、区分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正确分析说明顺序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我们阅读此类文章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阐述前因后果。3、认清说明对象,准确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空间顺序来说明;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往往

18、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说明;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逻辑顺序来说明。实战演练【中考试题1】如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试题荆州民歌荆州民歌有悠久的历史。“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骚体形式,是从民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民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刘向

19、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第段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中考试题2】2010年广州市选文是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

20、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 A ),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

21、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 B )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 C )次栉比,人物

22、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 D )!题目: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中考试题3】2001年赤峰动物的忧伤 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

23、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 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就喜欢把我们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

24、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有很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亡。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

25、能长成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那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生活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题目:(5)(8)段都依次说了哪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中考试题4】2010年深圳市地球首个生态城市(1)数据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

26、近80%。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2018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3)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150至200米设一个站点。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

27、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4)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500万和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5)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2012年,1.3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平;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6)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

28、蒂芬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第10题:第(3)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4)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5)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 【解答分析】1、荆州民歌【解答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顺序的判别。答题时要先研读相关语段,了解语段的内容及特点。通过对本文段的阅读,不难发现“荆州民

29、歌有悠久的历史”是语段的中心句,也就是说这段文字是介绍荆州民歌的历史,介绍历史肯定与时间相关。再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品读,可以发现“唐虞之世”“到了周代初年”等表现时间的词语。因而判定这段运用的说明顺序为时间顺序。2、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解答分析】这道试题不仅考查考生对说明顺序的判断,还深入考查考生对所使用的说明顺序作用的理解。通读全文后发现,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从文中“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画面渐进”“画卷再展”“画的前头”等短句就可准确判断文章是按画面的空间顺序展开描述的,这样写其一可以清晰地重现画面,使读者思路清晰,其二,恰当地把清明上河图的雄伟、美丽及其所能成为中国画骄傲的原因一一

30、交代清楚。3、动物的忧伤【解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考查“说明顺序”的高级形式,试题中没有直接询问考生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但考生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必须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出顺序类型才能作出正确解答。通过分析,(5)(8)段依次说明的动物有:猴子、小鸟、鱼、昆虫。文章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这样写更容易让读者认清说明对象。4、地球首个生态城市【解答分析】试题既考查学生对说明语段的概括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段与段之间所形成的说明顺序的判断,阅读此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是“地球首个生态城市”,然后再分析第(5)段的主要内容:纽约市的减排计划

31、(或减排措施),最后判断出三个段落之间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考点三:说明的方法【基本常识】说明方法一般作用答题模式 (基本特点+基本内容)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文中如有: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譬如等词语,一般可判断为举例子。 )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列数字运用数字,从数量方面具体准确地突出事物的特征。通过具体的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打比方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作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将和作比

32、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同时又让读者更好地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异, 清楚地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概况。 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下定义简明、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点,使读者能将它与其他事物或事理区别开来。简明准确地揭示了,让读者对有了更深刻、本质的认识。引资料(引用说明)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形象生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

33、对象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使说明的内容更(若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若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使说明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注意:如果是引用故事和传说来进行说明,不要答“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靠的事实。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对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作诠释对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配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更简明更直观的说明事物和

34、事理。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补充:作诠释和下定义常被混淆。下定义用语更为科学严密,更侧重于揭示本质特征,作诠释则趋于通俗平实地释解概念,分析性状。)【典型题型】(一)、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只运用一种说明方法时)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结合内容具体回答。例题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国石拱桥 (答: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旅人桥”的事例,具体通俗地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特点,使人信服。) 题型转换:这段列举“旅人桥

35、”的事例,有何作用?(答案一样)例题2、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死海不死 (答: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加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死海海水咸度高、浮力大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例题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例题4、展示:我国的建筑,从古

36、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苏州园林(答: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例题5、一切活的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叫异养,靠植物来生活的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这一类。(答:这段文字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 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养”和“异养”的特征。)例题6、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答: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

37、方法,简明准确地揭示了“统筹方法”的概念,让读者对它有了更深刻、本质的认识。)例题7、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这句话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张嘉贞的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赵州桥构造奇特,施工技术巧妙绝伦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例题8、自去年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和植酸酶转基因玉米获得安全证书以来,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就没有平息过。一般人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媒体也爱传播“美国把中国人当成小白鼠” 之类的谣言吓唬人,转基因食品在被批准上市前都已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检

38、测,其安全性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在学术界并无疑议。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文章的开头)( 答:这句话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媒体和网站上有关转基因作物的讨论,生动地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内容转基因食品其实很环保,使说明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例题9、桥面有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答: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卢沟桥柱子上的石狮加以形象化的描摹,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外形美观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例题10、风媒花一般

39、都很小,不美丽,没有香味和花蜜,花被一般不发达或没有花被,花粉轻而小,数量很多,有利于风媒传粉。(答: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风媒花的外形、香味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例题11、(中考复习高效复习P93我们身边的辐射第二段)(答:这段话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二)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哪些(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时)答题模式:归纳所有说明方法+基本特点(所有说明方法特点相结合)+基本内容例题展示: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农业生产的,在荆州各县市,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如薅草歌

40、、打麦歌、车水歌、载秧歌、扯草歌等等。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如石首市广泛流传着这么一首婚姻自由歌“如今婚姻自当家,妇女们不再受欺压。”还有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结合起来的,如江陵传统的民歌火烧把“郎在高山薅粟苗,看我的火烧泡不泡。”也有劳动之余打趣逗乐的,如公安民歌栽秧歌“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该段中运用了哪些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这段话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具体通俗地介绍了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三)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分别)什么作用?答题模式:归纳所有说明方法+分别概括各说明方法的作用(基本特点+基本

41、内容)例题展示: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该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列数字作用:通过具体的数据,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四)文章开头引用事件(新闻)或列举事例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通过列举事例)吸引读者,激发读者

42、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对象)(如果语言生动,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例题展示: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了!因为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账: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九下练习册P152)文章开头引用歌坛天后麦当娜最近“挨批”事件有什么作用?(答: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低碳生活)【牛刀小试】1、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 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 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