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时空顺序研究摘要:张家界自1982年9月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后,张家界的旅游资源逐步的得到开发,现在形成了以武陵源核心景区为中心向周边卫星景点扩散的旅游圈。关键字:旅游资源 开发 时空顺序前言:张家界作为来的国际旅游城市,它以独特的地质地貌征服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因为这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动了张家界市经济发展。现在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黄龙洞等知名景点带动起来的武陵源区也慢慢壮大。本文通过对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在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张家界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应该找对策克服制约因素,平衡的开发张家界旅游资源。一、 张家界旅游资源的
2、空间布局(一)张家界旅游资源分布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总面积9518平方千米。总人口167.102万人(2010年),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全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永定区。张家界为中国湖南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境内多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桑植县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为市境最高处。主要河流有澧水、溇水。铁路纵贯境内,干线公路纵
3、横过境,有张家界机场。旅游景点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桑植县九天洞、八大公山,永定区茅岩河漂流、天门山,慈利县五雷山,永定区玉皇洞石窟、普光禅寺等。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纪念地有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故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旧址等。(二)张家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分类从交通条件来看张家界位于武汉、成渝、长株潭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航空交通几何中心。从市场区位条件来看张家界位于中国未来潜在客源成长最快的客源地中心之一,5小时交通半径内的城市出游潜在人口将近5000万。从资源区位来看张家界位于旅游资源
4、富集带的线路组织中心,张家界可以利用其交通优势形成对周边资源的整合,形成旅游集散中心。从产业地位来看张家界已经是大湘西旅游圈的核心,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的极点,在湖南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位置。从内部发展格局来看张家界市域内部已经基本形成以武陵源区军地坪和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旅游接待基地,这种双核式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尤其是中心城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重点规划建设。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空间功能定位。根据张家界建设跨区域中心旅游地的发展战略,对远程游客而言,武陵源核心景区是必到之地,中心城区是集散之地,游客会通常会先选择距武陵源核心景区和中心城区的就近区域再选择辅助产品。对于中程和近程游客而言,除
5、了核心景区和中心城区外,沿交通支线不断深入张家界内部去观光体验或者休闲度假,形成东西两带。东部观光休闲旅游带、西部生态人文旅游带。二、张家界旅游开发的时空顺序(一)张家界旅游业兴起的背景熟悉张家界的人都知道张家界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国营林场,在发现它之前一直是被人们认为是“蛮夷”之地,民国解放前,张家界地区土匪横行,打家劫舍,占山为王,捉人勒索,成为中国匪类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然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张家界由大山深闺逐步走向世界。从国营小林场发展到国家森林公园再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形成。“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自然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自然
6、遗产保护名录”这一系列的称号都是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标志。张家界旅游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景区开发、各自为政的阶段(1979年1988年)和 统一规划、做大做强的阶段(1988年至今)。(二)张家界旅游地的初步形成(19791988) 改革开放前张家界旅游业基本为零,更谈不上把旅游作为产业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张家界以其独特的风光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1、张家界国家森林的建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个国营小林场,在未发现张家界奇特的自然风光之前,它一直默默无闻。张家界林场的前期绿化建设,为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张
7、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成立及意义1981年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成立,开启了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时期。也正式由于森林公园的开发,带动了相关景点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向支柱产业的发展。张家界旅游业的发端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没有森林公园的存在,而后来整个张家界的旅游业都难再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索溪峪、天子山的开发索溪峪的自然风光相当秀丽,而且是动植资源丰富。天子山从1982年开发建设,至1989年8月划归武陵源区为止,天子山共新修公路,31公里,汽车可直达各景区,开放景点38处游道,8条共计35公里,架设高压线路30公里,完成对各景区的电话线路改造,使各景区能通话。旅游
8、收入由1984年的1万元增加至1988年的155万元。(三)张家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89年至今)在张家界市域范围内,除核心景区武陵源外,在其两区两县的范围内,还分布着300多个卫星景点,他们呈放射状分布,既有自然遗产,又有文化遗产。表一、张家界市卫星景点分布表景点名称风景类型属地天门山国家森林园自然风光、探险永定区茅岩河漂流自然风光、探险永定区普光禅寺佛教文化永定区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 地纪念馆革命根据地永定区秀华山馆民俗文化永定区生态农业观光园休闲永定区九天洞自然风光、探险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桑植县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红色旅游桑植县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刘家坪红色旅游桑植县
9、苦竹河、苦竹寨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桑植县五雷山道教文化慈利县娄江风景区自然风光、休闲慈利县龙王洞自然风光、探险慈利县兴国寺梅花殿古迹慈利县九溪卫古城古迹慈利县万福温泉休闲慈利县以天门山为例,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从此而得名天门山。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仅8公里,海拔1518.6 米,山体四周绝壁,拔地临空,气势冲天,发育着成熟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于高绝奇险中更见秀丽宜人,历来成为名人宦仕的景仰之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
10、的美誉。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海拔1300米 ,其高131.5米,宽57米 ,深60米。它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似明镜似天门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吞云吐雾,蔚为壮观中更加神秘莫测。“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元朝的著名诗人张兑曾这样赞叹,磅礴的气势由此可见。1700多年来,这一道奇绝天下的胜景吸引着无数的探访者趋之若骛。特别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架机穿越天门洞,在全球引发了轰动效应,收看现场直播的观众达到8亿之多。 张家界总体发展的时空顺序就是由武陵源核心景区向周边卫星景点逐渐开发的一个过程。三、交通条件对旅游开发的制约与
11、促进(一)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分析1、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功能旅游业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最活跃力量,而交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交通作为旅游通道的物质主体,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游客、信息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间的流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旅游交通对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及旅游客流的实现与促进等,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旅游交通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主要时间和费用消耗,并与旅行社业、旅游饭店
12、业共同组成了狭义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交通耗时是旅游的主要时间消耗。交通耗时虽与所选交通方式及其交通条件的质量及服务水平的高低有关,也因旅游线路和内容不同而异,但占旅游总耗时比例相当大。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交通设施不发达,游客到达这些地区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交通费用是旅游的主要费用消耗。旅游交通业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据相关统计资料,近年来旅游交通收入在旅游外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以上。以张家界为例,旅游外汇总收入中交通收入的比例一直在27%以上,最高年份甚至达到了40%以上。(二)交通对旅游开发的制约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时间和费用消耗最大的一项,是消费者在旅游目的
13、地的选择中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而会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日程的安排,道路质量的优劣更关系到游客的旅游经历和心情,极大地影响旅游者整个旅行的质量和满意度。旅游资源潜力的开发,必须以快捷便利的交通做后盾。由于旅游资源依赖旅游者光顾而产生效益,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长期发展的旅游经济,所以,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旅游活动一般是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连线而形成闭合系统,区域旅游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将对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交通条件将直接影响旅游的客源、收
14、入及其可持续发展。(三)张家界交通改善对旅游开发的促进张家界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交通业的发展对当地旅游的影响更为明显。张家界以旅游立市,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展。和全国一样,除了在2003年因为“非典”的影响而导致旅游业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年份旅游业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07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基本都已达到2000年的4倍以上,其中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甚至达到2000年的7倍以上。 受山地地形影响,张家界市政府在努力做好铁路与航空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山地公路的修建与维护。“两路”开通,更是给张家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生机。“两路”是指横穿武陵山区的沪渝高速宜昌至
15、恩施段和沪汉蓉高铁宜昌至万州段。其中,沪渝高速宜昌至恩施段已于2009年全线通车;宜万铁路已被铁道部批准开“和谐号”动车组,已于2010年底通车。“两路”作为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骨架,其开通将会为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四)张家界地区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1、交通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旅游发展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张家界地区的交通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2、交通设施建设规划欠科学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张家界地区旅游交通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缩短空间距离、节约直接成本,而忽视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造成
16、旅游交通建设中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3、交通设施质量较差张家界地区不少景点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较低,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4、旅游交通建设资金严重匮乏旅游交通的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较大,发展资金不足己成为制约旅游交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因素。5、虽然旅游交通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但张家界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不少景区出租车行业存在的宰客、拒载等情况,长途车普遍存在着诸如经常不能准时客运、不能向旅游者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不
17、能向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项目服务。6、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张家界地区交通部门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管理还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旅游者及时、有序的出游活动;旅游交通建设中,各旅游交通、旅游部门各自为政,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旅游区管理体制导致交通管理障碍,张家界地区不少景点因为多头管理的问题而相互扯皮,严重地制约了交通服务质量的提高,给广大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都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四、张家界新一轮旅游资源开发预测(一)纵深开发旅游资源要科学整合旅游资源,明确张家界各区域的旅游发展定位的资源开发路、策略,实行区域内和跨区域资源联合互动战略。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18、的方针,整体规划,保护性开发,在张家界旅游区域内,按照“突出核心(武陵源旅游核心、永定区旅游核心服务区)、东西联动(东线慈利,西线桑植)”的策略整合旅游资源,同时搞好与国内外旅游资源的共享、联动和对接。深度挖掘区域内旅游资源。东西两线要依托张家界知名品牌,最终成为武陵源景区重要的延伸产品和旅游旺季游客的主要分流地。实行区域内的资源联动整合。按照“核心迁引,东西联动,一体化发展”战略,总体设计规划两县两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以武陵源核心景区为中心,完善东西两条环线建设:西环线包括天门山玉皇洞茅岩河苦竹寨九天洞芙蓉桥贺龙故居八大公山各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线,东环线包括娄江峡谷平湖万福温泉五
19、雷山的联线。达到以联线促联合的目的。实行跨区域资源联动整合。与省内外其它地区、国内外其它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对接。利用资源特色差异化在大湘西区或湘鄂渝黔边区内开展旅游资源协调与联合;利用山水风光资源在国内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对接,推出山水组合旅游产品。(二)纵深开发旅游产品 必须改变张家界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的现状,由单一品种,向多样化的品种发展。要实施“山水自然风光民族民俗文化”的组合产品策略,进一步搞好自然生态型旅游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把张家界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奇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厚重的人文社会历史,深度挖掘出来,培育“自然+人文”的新品牌旅游产品,形成“白天山上看风景,晚上山下看风
20、情”的新格局。改变“一流的资源、二流的规划、三流的开发、四流的产品”现状。 深度开发自然生态型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生态旅游地带和生态旅游区域,开辟石英砂岩石峰林和喀斯特地质生态、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山地生态和科学考察等旅游项目。 深度开发民族民俗文化型旅游产品。在突出生态旅游这一核心的同时,充分融汇以土家族风情为主体的民族风情,积极配套开发完善漂流、度假、探险、会展、宗教、科学考察、农业观光等专项特色旅游产品。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需要,通过合理组合、延伸、创新,开发设计不同游日、不同定位的旅游游线产品。十一五期间,要把文化型旅游产品开发作为重头戏来抓。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总有枯竭的时候,唯有民族文化才
21、有永久的魅力,是张家界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三)纵深拓展旅游市场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广泛深入、有针对性的深度开拓旅游市场。通过形象促销和产品促销相结合,政府促销与企业促销相结合等方式,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络、不断拓展张家界国内外客源市场,有效地促进客源是快速增长。利用品牌形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市场促销。广泛开展公共促销,进一步明确和突出张家界品牌形象。要重点打好张家界世界遗产牌、生态牌和土家族风情牌,挖掘利用“武陵源”的内涵蕴意,融合国内第一个森林公园、亚洲最大溶洞等品牌特色,进一步丰富和突出张家界世界珍奇,人间仙镜的独特形象。巩固周边、开发两北、辐射全国。巩固张家界周边及省内市场
22、。以省会和地级市为重点,加强利用长沙、株洲、怀化等交通枢纽、中转城市促销。东北和西北市场是目前张家界市场营销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对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措施,“两北”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长足进步,旅游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两北”市场的开拓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内市场新的客源增长点。进一步拓展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市场。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开拓国际市场。以目前已热起来的韩国市场以经验和准则,进一步促动日、东盟市场。积极开拓欧美远程市场。突出自然遗产和民族文化宣传,与国内其它欧美旅游热点市场联合促销,加快扩大客源。(四)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要素质量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档次和服务水平。规划建设系列高档次旅游
23、服务和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三至五家五星级宾馆,五到八家四星级宾馆;建设一批高档酒店、饮食店、咖啡店、休闲屋、茶座,建设一批高品位休闲文化娱乐项目。不继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快现有星级酒店的升级改造,改善旅游接待的硬软件环境。发展壮大旅行社实力。加快本地旅行社规模发展步伐,搞好清理整顿,提高导游队伍,鼓励本土有实力的旅行社到国内外知名景区点设立分支机构,逐步树立国内名牌旅游形象,同时也要加快引进境外的旅行集团来张设立机构,并在规划政策上给予一批旅游行社支持。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旅游市场监督,坚决查处“黑社”、“黑导”、“黑店”,努力营造文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重视开发生产旅游文
24、化商品。搞好旅游与工业发展相协调,发展旅游工艺品工业,力争60%以上的旅游工艺品本地化生产,重点推出山野菜、脱水干菜等系列产品,开发以土家小木楼、石版画、山水画等系列工艺文化小商品,增进人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建设全方位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完成在所有旅游点、游道上设置通讯、医疗点、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设,扫除景区内的通讯、医疗和报警盲区;对景区内各种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测,并形成景区安全检测制度,消除设施方面的隐患;加强景区天气变化预测,建设地质地貌变化预警系统,消除景区地质地貌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建立完善险情提示预告制度,确保旅游安全。 强化旅游人才培育和素质教育。加快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综合
25、素质,适应网络旅游、网络营销等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加大旅游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育力度,采用校企联合、岗位培训等形式;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依托本地具有的优良教育资源,以催生旅游服务人才为重点,建设人才培育体系;在重视基层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强化高级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形成具有品质良好、能力强劲、具有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服务群体。结语:张家界总体发展的时空顺序就是由武陵源核心景区向周边卫星景点逐渐开发的一个过程。政府及旅游从业人员应抢抓开通的两路机遇,积极应对,促进旅游业超速发展。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张家界旅游资源又快又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田贵君 张家界旅游若干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7夏赞才 张家界现代旅游史研究(M)长沙岳麓出版社 2004李春 张梦 浅析张家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T)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07 武陵源风景志 (Z)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王兆峰 旅游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分析 财经理论实践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