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复习课 学案
一、知识导构:
1、结合课本P107想想议议,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5.2-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并完成下表
2、机械效率: 公式:=
由于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总 1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人对沙子做的功/J
600
600
功
功
功
600
人对桶(袋)做的功 /J
120
人对动滑轮做的功/J
0
60
60
克服人重力做的功/J
2400
0
0
人一共做的功/J
3120
780
690
机械效率
3、通过以上表格和图15.2-1结合实际,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
①
②
例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二、实验探究: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例2: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
1
30°
玻璃
7
0.5
4.9
1
3.5
4.9
71.4%
2
30°
木板
7
0.5
6.0
1
3.5
3
30°
毛巾
7
0.5
6.5
1
3.5
6.5
53.8%
4
20°
木板
7
0.34
4.9
1
2.38
4.9
48.6%
5
15°
毛巾
7
0.26
5.1
1
1.82
5.1
35.7%
(1)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该与斜面 ,使木块做 运动。
(3)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4)此探究实验是采用了 的物理研究方法。
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 。
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
(5)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
(6)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 (填“省力”或“费力”)
(7)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 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 。
(8)小明同学利用斜面进行如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测力计示数如图,
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在此过程中木块与斜面之间的
摩擦力为 N。
三、拓展练习: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
W总/J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1.1
0.5
0.55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填“增大”或“减小”)
四、归纳小结:斜面机械效率只与斜面的 和 有关。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和 ,以及绳重和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