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第一章 新闻法制基本理论,第二章 中外新闻法制历史,第三章 新闻事业行政管理,第四章 政务新闻等特殊信息传播,第五章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第六章 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基本理论,第八章 新闻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第一章 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第三节 新闻法制的法律关系,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一、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
2、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规范。,特征,:,1,、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2,、掌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的体现。,3,、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5,、以权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二、法制与法治,1,、法治,是主张严格依法治国的一种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2,、法制,广义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的用以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狭义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特征:,1,、根本性。,2,、普遍性。,3,、相对稳定性。,4,、
3、阶级性。,三、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特征:,1,、新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闻法制基本形成完整体系。,3,、一多一少。,4,、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四、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1,、宪法原则。,宪法是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新闻传播遵循的最高准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即公民,人民在先。,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与经济效益冲突时,选社会效益。,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不危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宪法、主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
4、法规、国际公约等,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 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力 新闻事业行政管理,五、新闻法制与职业道德,1,、道德:,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评价人们思想行为的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统一体。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信念力量。以保证人们对它的遵守。,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6,条,2,、与新闻法制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同属上层建筑,本质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进步;,区别:,(,1,)新闻法制以国家意志出现,确定性、
5、程序性、制裁性;,职业道德以社会意志出现,没有明确的制裁性;,(,2,)新闻法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以权力为主;职业道德以义务为主;,(,3,)新闻法制具有强制性,以他律为主;,职业道德具有诱导性,以自律为主;,女孩重病引出身世之谜,08,年金晶,道德明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07,年大山邮递员王顺友,(,1,)道德与法律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意识和规则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选择和社会进化的法则为其共同的理论基础。,国家产生之前,道德是法律的起源。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集团的道德与国家法律混合在一起,道德仍然被视为法律的根本。,在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的法律思想和民主的法律制度成为首要选择,全体公民的
6、社会道德与国家法律在主体和价值观等方面基本一致起来。法律首次成为道德的源泉和根本。,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符合法律的道德支撑。,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专门化职业和职业群体。这些社会组织和职业群体需要一些区别于法律的共同的行为规范,亦即把法律与各自的职业、群体特点结合起来而生成的职业道德。,(,2,)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规则的社会部分,,新闻法律制度构成新闻职业规则的国家部分。新闻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和社会生活领域密切关联,其他社会职业和社会生活领域及其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无疑需要新闻职业不断进行调整和反应,形成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的新闻职业规则的科学体系。否
7、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不相对称,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新闻传播事业应当以体现人民民主和依法行事的方略,坚持客观真实、党性原则、舆论监督和社会效益至上等基本原则,用平等、民主和合法的手段从事职业,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第二节 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为,言论和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实现交流、,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它,复制手段制成出版物公开发表和,传播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一、新闻自由的含义,新闻自由的内涵,不受任何阻碍地发表意见,新闻自由,一般是指搜
8、集、发布、传送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是创办新闻传播工具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发表自己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的自由,,是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文化活动中创造成果的自由。,公民通过新闻工具,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民主权利。,新闻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鲜明的标志。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在近代民主制度中得到普遍确认。,至今,任何承认并宣称民主制度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把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文写入宪法。,二、西方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确定的新闻自由内容,采访自由,传递自由,发表自由,阅读及收听自由,爱莫生等新闻法学家认为,第一,寻求真理的手段;,第二,保障社会成员参加国家决
9、策的方法;,第三,维持社会稳定与变化均衡的手段。,第一个明确提出“自由”主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卓越的政论家、诗人约翰,弥尔顿。,最初作为自然法体系中的概念提出来,,即所谓的“天赋人权”。,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的鼻祖约翰,洛克认为:,自由权是天赋权利之一,自由权是指人们享有自然的自由,除自然法以外,不受任何法律的支配和约束。,恩格斯在,1844,年作过一次比较准确完整的回答。,他说,“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出版自由。”,三、依法保证言论出版自由,、,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19,条规定,“任何人都有通过一切手段不受国界限制,寻求、接受、传达信息及实
10、现的自由。”,、,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9,条规定,:“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禁止利用新闻进行诽谤,破坏国家人民的利益和煽动世界战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四、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世界各国对限制言论自由的原则:,、公共利益原则,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较少限制手段原则,不要有过多限制手段,、事后限制原则,即使事先不知道,事后亦可以追究,、明显而即刻危险的原则,发现危险即可停止,、法律规定明确、限制精确的原则,指向性,、绝对禁止原则、时间、地点、方式限制原则等,五、
11、媒介本身自律,1,、媒介行业自律,1911,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制定第一个,记者守则,。,1923,年,美国通过新闻界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出版规范,。,1947,年,联合国拟定,国际报业道德规约,。,1954,年,国际记者联合会通过,记者行为原则宣言,。(页),2,、媒介内部自律,1981,年,我国出台,记者守则,。,1991,年出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7,年重新修订。(,3,7,页),3,、媒介从业人员自律,第三节 新闻法制的法律关系,一、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包括三类:,1,、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2
12、,、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广义的新闻记者包括采访、编辑、发行、广告等所有环节的工作者。,3,、政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群众团体,。,政府:执行国家意志的行政机关。,公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三种身份:表达者、被采访者、受众。,多种表达手段:打电话、写信、写文章、参加节目。,三种态度对待采访:接受、拒绝、默认。,多种方式行使受众权利:欣赏、批评节目;,接受、拒绝广告等。,二、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客体: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三类:,1,、,物,。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所有物品。笔、纸、墨水、油墨、录音机、摄像机、照相机、电视机、发射塔、电缆、话筒、电池等等。,2,
13、、,新闻行为,。新闻人的所有新闻传播行为。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调查、发行等。,3,、,智力成果,。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智力活动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包括新闻人的新闻作品,也包括所有公民的智力成果,如科学技术发明、学术著作、文学艺术创作成果等等。,三、新闻法律,关系的类型,:,1,、,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政府与媒介之间。,2,、,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新闻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包括广告服务关系。,3,、,聘用合同关系,:,新闻媒介与新闻从业者之间的关系。,新闻法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新闻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新闻管理关系。,新闻媒体与自然人之间的新闻服务关系。,新闻媒体与法人之间的广告服务关系。,新闻媒
14、体与新闻记者之间的聘用合同,关系。,作业,、什么是新闻法制?我国新闻法制的,原则是什么?,2,、什么是道德和职业道德?,3,、新闻法制与职业道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章 中外新闻法制历史,第一,节,西方主要国家新闻法,第二,节,中国,古代,新闻法,第三节 新中国新闻法,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新闻法历史,一、英国新闻法的历史,1,、封建王朝时期,1215,年,大宪章,英国新闻法的起源,。(见后页),1621,年,每周新闻,为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在国王特许之下;只登外国新闻。,2,、资产阶级革命后,1641,年,国会纪闻,第一次报国内新闻,1642,年,出版检查法,明细、苛刻、审查,17,世纪末,
15、18,世纪初,,1000,多记者受到“煽动诽谤罪”的,制裁,或判刑或罚款,大宪章,:人类第一部宪法的雏形,由来:,贵族请愿,要求限制无上的皇权。据说当时,短暂的静默之后,温莎堡外的绿草地上空气严峻。出乎意料,国王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将一卷羊皮纸,“,贵族权利纲领”转给了他的大法官。然后,不失尊严地返回温莎堡。四天后,以这卷羊皮纸为蓝本、经大法官们修饰敲定的,“英国人民自由契约”,大宪章,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一场伟大的请愿,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法律。迄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这卷羊皮纸,基本的内容,已逐渐发展成为关于自由、平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法律制度最初的基石,也逐渐发
16、展成为英国宪法和法治,传统的基本支柱。,3,、二战后,1953,年成立“新闻评议会”,,受理外界对新闻业的控告,避免报业集中对新闻自由带来的威胁,1954,年通过,电视法案,,允许设立商业性广播电视公司,1955,年第一家私营电视台伦敦广播公司成立,打破,1927,年成立的公营英国广播公司的垄断局面,1984,年颁布,有线广播条例,1992,年颁布,广播法,专门监管商业广播和商业电视 促进自由竞争和新闻自由,二、美国新闻法历史,1,、,殖民地时期,1690,年第一张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报外国的比较多,1733,年创立,纽约周报,,创始人曾格,被告,“,诽谤罪,”,。,1735,年,8,月,
17、4,日,,,80,高龄的费城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主动出庭为其辩护。认为报道事实不是诽谤。后胜利,成为里程碑。曾格被称为,“,新闻界的英雄,”,。,“,曾格案,”,:,对说出真相、反对专制的自由权利的捍卫。,此案确立三个基本原则:,陈述事实不是诽谤,捏造事实是诽谤;,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判定是否诽谤必须陪审团作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1964,年沙利文对,纽约时报,案,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有过空前的高涨。,1960,年月,,,黑人民权运动组织在,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个整版的广告,呼吁各界支持黑人斗争,并且抨击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和警察压制民权
18、运动的行为。被抨击的蒙特格米利市警察头目沙利文以广告中某些叙述同事实不符为由,控告,纽约时报,犯了诽谤罪。亚拉巴马州地方法院认为罪名成立,判定,纽约时报,应给沙利文赔偿,50,万美元。被告不服,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1964,年,联邦最高法院重新审理后认为,,纽约时报,刊登这一广告,并非,“,恶意中伤,”,,,因而推翻原判,宣告该报无罪。,从曾格案到沙利案,相距,230,年,展示了新闻批评观念的变化。,曾格案重大突破:,原来认为凡是批评政府官员就是诽谤,此后,确立了,“,真实不是诽谤、谎言才是诽谤,”,的原则。,沙利文案又一重大突破:,对于政府官员和公众人物的批评,证据确凿的固然不构成诽谤,即
19、使有某些细节出入,只要,并非,“,确有恶意,”,也不构成诽谤。,具体来说,(,1,)不是明知虚假而为之的;,(,2,)不是有意忽视材料的真假而轻率发表,的。,只要不属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以诽谤论罪。,2,、独立战争时期,1787,年杰弗逊与汉密尔顿的著名争论。,杰弗逊名言:,“如果由我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离开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障,就无其他自由的保障”,。,汉密尔顿则认为:出版自由是依靠舆论、公民、政府维系的,不需要写进宪法。新闻出版必须接受检查,应该受到严格管束。,杰弗逊: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1809,生于:,1743,年,4,月,1
20、3,日 弗吉尼亚州 死于:,1826,年,7,月,4,日 弗吉尼亚州夏洛茨威尔,又高又瘦,脸上长着雀斑,头发黄中带红。是美国历史上才华横溢的人物之一。在,30,岁之前,学习了,6,门语言,还有法律、数学、科学和哲学;他是自学成材的建筑师,设计了世界上最漂亮的住房;他是发明家,设计了美国的货币系统;同时,他还是出色的音乐家。,杰弗逊亲自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弗逊,他是,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的作者,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之父。”,被历史学家评价为,“伟大”或“接近伟大”的,总统,。,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由其它,
21、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1789,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美国新闻自由从此有了,宪法依据,。,但是没有很好的执行,反而引来新的的限制。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杰
22、弗逊,废除了这些限制。杰弗逊的观点成为新闻立法的理论基础:,1,、,自由报刊是对立法、行政、司法起制约作用的第四权力;,2,、好的政府不会被报纸的谎言打倒;,3,、出版自由与政府势不两立的观点是错误的;,4,、报纸说谎是没有力量的表现,报纸讲真话是有力量的体现。,教材附录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年,(第页),3,、两次大战期间,1941,年,美国报纸战士心为准则,形成战时对新闻传播的检查制度,1923,年形成“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4,、二战后,反攻歪风,1950,年,麦卡伦法,,第一次正式以法律形式宣布共产党报刊为非法。后来有所改变。,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形成,保护和适当限制,
23、新闻自由的新闻法制,三、法国新闻法历史,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8,月通过,人权宣言,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1794,年重新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开征出版物印花税。新闻自由成为一纸空文,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1814,年君主立宪制度,路易十八颁布,钦定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出版自由。后来又颁布,塞尔新闻法,,是法国第一部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教材附录二:,人权宣言,年,(第页),1852,年路易波拿巴恢复对报刊的审查制度,增加出版保证金。,1870,
24、年巴黎公社,规定保障出版自由。,1875,年资产阶级共和派,宪法,,,1881,年通过,新闻出版自由法,1889,年,在,100,年后,真正实现出版自由。,2,、两次大战期间,加强战争期间的报纸出版管理,设立新闻检查局,3,、二战后,1944,年法国全境解放,公布新闻整顿法令。战时投敌的报刊一律永久停刊;爱国的可继续发行。,1974,年国营电视机构互相竞争;,1982,年通过新的,广播法,,允许私立电台成立;,1985,年宣布私人电视台可以成立;,1989,年再次修订,广播电视法,,形成私营、国营广播电视的有序竞争局面。,第二节中国古代新闻法,一、古代“禁言”制度,1,、战国时期 魏文侯制定,
25、法经,,,给言论定罪。,2,、秦朝时期 秦始皇颁布,“,偶语弃市,”,法令。,3,、汉朝时期 规定诽谤有罪,,“,诽谤者族,”,。,无言无形而非议于心也有罪。,“,偶语弃市,”,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二、古代“禁书”制度,1,、秦朝 秦始皇,“,焚书坑儒,”,2,、汉朝 汉承秦制。,3,、清朝 大兴,“,文字狱,”,。,三、古代“禁报”制度,1,、唐代时期 我国官方新闻报纸产生在唐代。,2,、宋代时期 比较盛行,始称,“,进奏院报,”,,后称,“,邸报,
26、”,。建立审查制度。,秦始皇焚书坑儒,1,、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加以反驳。指出,时代不同,治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儒生们,“,道古以害今,”,,如不禁止,统一将遭到破坏。,因此李斯建议:,一、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黥刑,(,qing,在脸上涂墨),并罚作城旦,(旦即早晨,是清晨就开始筑城的一种苦役);,二、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三、严禁私学,,“,以吏为师,”,。秦始皇支
27、持李斯的建议。把私人藏书全部烧毁。据说孔子孙子巧妙藏书,藏在夹墙内。死后后人翻建房屋才发现,以保留重要古籍。,2,、公元前,212,年,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议论、,诽谤,。据说是迷恋长生不老药,方士的药作用不大,秦始皇认为被骗,而且他们还编造谣言说皇上不好,不高兴给他真药。于是下令追杀,共逮捕了,460,人,全部坑杀活埋在,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坑儒,”,事件。,3,、,“,学在官府,”,的影响:先秦知识分子可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他们可以,处士横议,,就是言论自由。齐国设立,稷下先生,,就是士持其,道,对政治加以,议论,,他们是,王者师,,可以以,道,压,势,。但
28、,以吏为师,,就把,道,纳入了权力体系之中,这导致,中国,一种特殊的现象:官阶越大,在思想界越有发言权,。,清代文字狱,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看,叫,“,乾坤反覆,”,、,“,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在以儒家文化为正宗的汉族知识分子中,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暴动结合起来,使满族统治不得安宁。,清朝康熙,(,1661,1722,年)时期,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雍正皇帝,(,1723,1735,年)时间虽短,有案可查的近,20,起。,乾隆皇帝,(,1735,1795,年)时先后发生文字狱,100,多起,尤其集中于乾隆中期,是
29、三朝中文网最密、文祸最多的时期。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借此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民族意识。大多数文字狱受害人只是一时性起抒发对剃发易服的不满,对明朝的眷恋,对自身境遇的悲叹。,文字狱的危害:,(,1,)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2,)文字狱败坏了官场风气。,清朝官员大多数是科举入仕。,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网罗天下所有书籍,天下书籍大全。开始现在民间征集,说是要推荐好书,不问内容,用过就还!结果,收上来后,又改又烧,,满江红,也改过了,丝毫没有了豪放和文采!所以不要看,四库全书,,好多都不是原文。当然那些不利于统治者的书作者
30、,遭到迫害。,四、清末报律,、清末报律关于公民办报条款呈宽松趋势,报纸发印前须呈送官署的表述,由,“,查核,”,到,“,存查,”,、增加了新闻从业者及媒介的义务条款,如不得损人名誉、涉及隐私、有错误须更正等,使报律在内容上更趋完整,、惩处条款刑罚的量刑程度不断减轻,,民事化色彩渐浓,清末报律在实施方面的特点,在实践中,清政府还是竭力想用新闻法来统辖报业秩序的,()清末报律从总体上说还是被接受认可;,()对因报道内容违法者尚能依报律惩处,,且处罚渐趋轻缓,清末新闻法的作用,清末报律还是起到了进步的作用,()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对新闻媒介及从业人员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开端。,第
31、三节 新中国新闻法,一、建国初期,1,、,1949,年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9,条规定:“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禁止利用新闻进行诽谤。破坏国家人民的利益和煽动世界战争。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这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一条明确保护新闻自由的法律条款。,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22,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2、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二、改革开放后,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强调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自由。从此进入新闻法制的稳步发展时期。,2,、,1983,年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1984,年列入规划,,1988,年出台,新闻法,草案,但没有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
33、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思考,1,、简述“曾格案”在美国新闻法制史上 的意义。,第三章 新闻事业行政管理,教学重点,新闻媒体的日常运作秩序,教学难点,新闻媒体的经营规范,第一节 新闻媒体的创建,一、新闻媒体创建的审批,1,、批准登记制度,申请,批准,登记,意义:确保媒体遵循,宪法,等法律;,控制发展规模、布局;,2,、,1948,年对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等进行登记管理;,1988,年对报刊进行规范化管理;,报刊,管理:只有政治退出机制,没有,经济和质量退出机制。,二、境外新闻媒体派出机构与记者的管理,1,、外国记者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的管
34、理,1990,年,外国记者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登记、申请采访、活动限制等;,常驻记者:由外国新闻机构派出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外国新闻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并有一名或一名以上人员的新闻机构。,记者离位或机构撤出,提前,30,天申请;,2,、港、澳、台记者到内地采访的管理,台湾记者报道始于,1987,年;提前,15,天申请入境采访;采访证为一次性,过期作废;不得从事与采访无关的活动;,第二节 新闻媒体的日常运作秩序,一、出版与刊播管理,1,、出版,随意缩短刊期:半月刊改为周刊、日刊等;,随意增加刊期:增加特别内容,
35、,“,特刊,”,、,“,增刊,”,;,增刊要提前,30,天申请,当地出版管理机构即可;,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香港回归特刊,”,,,发行,109,万份,被查处,罚款,98,万;,一刊多号:子刊内容与母刊不统一、变更主体等;,增加赞助单位为主办单位,老总为主编,,变相更改运行主体;,2,、广播电视,四级办台:中央、省、市、县;村不可以办;,转播任务:必须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天,7,点所有台都是新闻联播,,只有少数不是;,限制播出的内容:具体有,7,项;,二、广播电视传输设施管理,使用主体:许可证制度;,投资主体:国家为投资主体;,维护保护:不得破坏;,第三节 新闻媒
36、体的经营规范,一、媒介产权国有原则,1,、国家是新闻事业合法主体;,2,、国家是各级各类媒体的产权人,;,二、常规经营的规则,1,、禁止有偿新闻,2,、广告播出符合相关规定,三、现代资产经营的规范,1,、报纸融资:国有的性质不变;,2,、广电实业:国有控股;,第四章 政务新闻等各类信息的发布,第一节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第二节 报纸、期刊管理规定,第三节 广播、,电视,管理,第四节 广告管理,第一节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一、关于重要政务新闻及其发布规定,1,、政策法令;,2,、重要会议;,3,、任免名单,;,二、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作品,1,、审批手续;,2,、领导本人审核,;,三、汛
37、情、疫情、震情、事故,1,、报前审批。报与不报、怎么报,非典、冰雪等。,2,、报后监督。准确性,灾害情况。,1,、重大政务新闻,:指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策;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新闻;领导人重要活动;涉外问题谈话;重要人事任免;领导人去世等;,2,、重大政务新闻发布原则,:,1,)新华社统一发布,确保权威性、真实性、统一性。,2,)按期限、范围刊出。,两会报告,最快,3,小时见,报,面向所有公民。有的内容,只对一部分,人,内参、增刊等。,3,)政令发布前由首长签字。,4,)领导个人活动等报道,由领导亲自审阅。,第二节 广播电视,1,、中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宣传工作(节目生产)
38、、事业建设(设备投资维护)、行政管理(局台合一),“三位一体”的体制,;现在有的地方实行局台分离;,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管理,条例,规定中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对教育电视台节目的限制,应当播放各类教育教学节目,不得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影、电视片。,宪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条款,一、,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二、,“,为人民服务,”,的途径,1,、传播信息 服务百姓,2,、报道模范事迹,报道发生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新生事物,模范事迹,,满足人民群
39、众的愿望和要求;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空间,和舆论环境;,3,、提供舞台,给人民群众提供表现、展示自己的舞台;鼓舞人心,激发干劲;,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8,月,11,日,颁布,共六章 五十五条款,禁止播出的内容,条例,第四章第,32,条规定:,(,1,)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三节 广告管理,一、广告与广告法,1,、广告:客户利用一定的媒介向公众传播商品信息和其他
40、信息的宣传方式。,1982,年月,1,日,广告管理暂行条例,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成为世界上少数有广告专门法的国家之一。,2,、广告发布的三条基本原则,(教材,132-135,),广告必须真实;,不真实现象严重;,包括产品质量、生产日期、,假冒;广告制作、代言;,必须合法;,广告合法,产品本身合法;,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必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歧视女性、色情等;,明星代言十大虚假广告,1.,郭德纲代言,“,排油茶,”,郭德纲的半身形象配以,“,迅速抹平大肚子,”,广告语的,“,藏秘排油茶,”,的广告赫然印,在北京很多公交车身和广告牌上。,然而,消费者投诉,此
41、产品竟是,在有关部门查不到广告批号和,卫生许可证的,“,黑户,”,,,即涉嫌发布违法广告,又涉嫌违规生产。,2.,葛优代言,“,亿霖木业,”,亿霖木业传销案已被,定性为,“,北京迄今为止,最大的传销案,”,,被该公司,“,合作造林,”,骗局诱惑的投资者,达两万多人,公司非法所得,高达,16,亿元。葛优就因,“,代言人,”,的身份被视为,“,帮凶,”,。,3.,刘嘉玲代言,“,SK-,”,广告刘嘉玲在,SK-,紧肤抗皱,精华乳广告中宣称,“,使用,28,天后,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一位听信,广告的女士在使用了该护肤品后,因皮肤出现了瘙痒和灼痛而将刘嘉玲
42、告上了法庭。理由便是刘嘉玲拍摄的这则广告存在宣传误导。而不久,SK-,就被查出有违禁成分,被下架查封,也引起了消费者的退货风潮。,6.,文清代言,“,眼保姆,”,医疗器械的,“,眼保姆,”,,,在广告中含有大量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同时还声称,“,产品销售现场场面壮观、,多家护眼中心产品断货,”,等,夸大其词广告语,因涉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投诉,后被北京市工商局曝光。文清被指有失道德,代言违法广告惹来网上指责声不断。,7.,陈小艺代言,“,口服液,”,陈小艺在镜头前喊儿子:,“,笨熊,喝!,”,这就是为,三精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做的广告,而这则广告因其,用语暗指,“,不喝就笨,”
43、,而引起广泛,争议,有许多家长投诉要求更改,而在改掉有争议的用语后,此次该广告又因内容不规范还是被有关部门叫停。原因就是陈小艺和她的儿子以消费者形象出现,广告内容违规。,8,、巩俐代言,“,盖中盖,”,巩俐的盖中盖口服液,电视广告,内容是巩俐阿姨,得知孩子们由于生活困难,,营养不良,严重缺钙,,于是从制药厂购得盖中盖口服液捐给他们,并细心嘱咐说每天要按时服食,所以小学生感谢巩俐寄来的口服液。广告发布后,中国青基会却表示从未收过巩俐捐赠的口服液,并指该广告利用希望工程搞噱头,投诉其违法,并要求进行查处。最终,药厂被迫撤下,“,巩俐阿姨,”,广告。,2005,年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涉及虚假广告及虚假
44、品质表示投诉,2.17,万件。,食品、保健品、医疗、药品、美容服务等方面,来自于经营者的各种广告宣传,特别是电视直销广告、网络、自制小广告等,利用消费者追求健康的迫切心理,普遍宣称,“,利用最新或高科技,”,,积极保证,“,有效率,”,,反复承诺,“,不反弹,”,,进行虚假宣传,诱导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个别甚至涉嫌变相传销,牟取非法利益。,电视广告专家:一人“演”,N,角,1,、某糖尿病,药品广告的医学,专家“孙仕友”,2,、纪念钞广告的,钱币专家“孙云”,3,、某理疗服的,广告专家,“张国行”,4,、中国男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吕青”,教授,5,、国际糖尿病,协会主任,“顾伯勤”教授,一人有
45、,5,个名字,扮演,5,个角色,实际是“不入流的演员”,演专家骗人。,二、广告发布具体行为原则,1,、必须禁止的行为:,9,条。不得使用国徽、国旗、国家机关名称、不得用最佳、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不得含淫秽色情内容、不得搞民族分裂、不得破坏环境等。,2,、必须遵守的原则:,6,条。,产品性能、数据、专利等内容均真实有效。,3,、特殊商品的广告:,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内容限制性规定,严禁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医疗广告,关于烟草广告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准则,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望,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
46、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原因:,1,、广告主违法,目前我国部分广告主违法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部分广告主的违法行为虽然有所收敛,,但仍有个别广告主仍发布虚假夸大广告。,2,、媒体把关不严,部分新闻媒体把关不严,是当前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目前主流媒体广告经营秩序基本良好,但是一些报业集团的都市类报纸、电视台的非黄金时间或者地区性都市频道,违法问题仍然突出。,3,、现行法规不完善,比较突出的是现行法规处罚偏轻,由于违法成本低,难以形成震慑力量。此外,现行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着规范性条款不健全或者操作性差的问题。,电视广告成“性
47、感挑逗”?,来源,:,工人日报 据,2007,月,16,日的,北京晨报,报道,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节目中,带有性暗示或挑逗意味的广告随时可见。,如一则滚动播出的某品牌大屏幕手机电视购物广告:一身材瘦削的女士,胸前挂着一般屏幕尺寸的手机走来,却被身旁的男士奚落“小平,(,屏,),不够爽!”之后,一身材丰满的女士尾随而至,骄傲地展示着自己胸前的大屏幕手机,男士立即高呼“大的,(,屏幕,),才过瘾,!”,而手机大屏幕中随即出现了女士胸部的画面。,内容虚假、误导;,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尊重女性、残障人士;,宣扬色情、暴力;,语言文字不规范;,要求:,1,、从中选择几项,并列举,2-3,个案例;
48、,2,、分析评价问题所在及整改措施;,3,、以课件形式,要有视频、图片、文字;,4,、每组推荐,2,人课堂演示;其余统一收集提交;,相关法律规定,广告法,第,38,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
49、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刑法,第,222,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关于虚假广告,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定:,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业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业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业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以及产品生产企业和业务提供单位等)是否真实。,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
50、品和业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业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三、新闻与广告严格区分,严格区分新闻与广告,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1,)禁止报纸形式广告,(,2,)禁止用新闻形式进行企业形象,广告宣传,(,3,)制止以调查采访形式发布广告,四、境外新闻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1,、境外新闻,各地所有媒体不得擅自播出外国新闻稿件;,西方四大通讯社新闻统一由,新华社,刊发;,合众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1996,年,关于加强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播出管理的通知,2,、境外电视剧等节目,1985,年,关于进口电视剧管理的暂行办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