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实施方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 点击数: 35【字体:小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文明单位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检验和充分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为了切实提高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形象提升,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学校党委基于我校创建工作基础和条件,审时度势,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文明委关于国家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2、精神,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目标,突出“文明风采美丽校园文化引领服务老区”16字创建主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文化品位、人才质量,努力打造“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幸福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大学。 二、创建主题及目标 (一)创建主题 文明风采美丽校园文化引领服务老区 (二)创建目标 通过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充分展示文明风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 文明风采:领导风采:政治过硬,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开拓
3、进取,符合“五好”班子建设标准;党员风采:信念坚定,思想领先,模范带头,敬业奉献,符合党员标准;教师风采: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学生风采:勤奋好学,团结互助,尊敬师长,举止文明;员工风采: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优质服务;学校风采:文明创建主题突出,创建氛围浓厚热烈,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创建成效硕果累累,学校思政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改革成效、文化建设和校容校貌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位于一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美丽校园。卫生整洁,窗明几净;绿树成荫,四季花香;道路平整,楼宇靓丽;景观打造,别具风格;人文标识,彰显魅力。 文化引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用老区
4、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用区域名人文化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用现代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就业创业,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服务老区。“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积极承担为黄冈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社会服务的光荣使命。创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关系,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围绕十个重点产业办好十个重点专业群,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融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建“农家书屋”,促进文明传播和养成。 三、创建内容及安排
5、 (一)创建内容 围绕中央文明委对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标准和验收指标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扎实推进传播文明风尚、大兴学习之风、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勤俭节约、参与帮扶共建、推进优质服务、建设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突出创建主题,丰富创建内涵,提炼创建成果。 1、传播文明风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南湖道德讲堂”、“南湖励志讲堂”、“南湖青春讲堂”为平台,以“红色精神家园”活动为载体,开展道德经典、箴言诵读比赛,开展“六红”(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建红色基地、寻红色足迹、创红色团队)活动,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或校内外道德经典研究专家为指导老师,统一规划制作校园文明标识,营
6、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大兴学习之风 好学才能上进,活到老,学到老是适应时代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以“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为契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头脑,实施“立德铸魂”计划、“能力提升”计划、“青年干部培养”计划、“三元文化育人”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六个一”工程,制订读书学习计划,编写促进师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提高和业务素质提升的指导书目,开展“读书月”活动,开展“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大兴学习之风,促进广大师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在学习中受益,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着
7、力提升广大师生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开展志愿服务 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组建若干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创建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实施岗前培训,实施财力物力倾斜,提供常态化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培育师生员工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优秀品格,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开展“文明窗口”、“文明标兵”、“文明寝室”、“文明学生”、“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以人为本,关心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健康,营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师生爱校如家的情怀。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大手拉小手”等扶贫济困活动,帮扶贫困学生、
8、帮扶特困职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人文关怀。 4、倡导勤俭节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积极倡导艰苦奋斗,实干兴校。严格制订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实施“教育管理监督全覆盖”计划,设立曝光台、监督岗,办好“文明市民学校”,开展“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和“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全员节约活动,开展“节约型机关”评选,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培养师生员工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5、参与扶贫共建 围绕“服务老区”这一精神文明创建主题,深度推进“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响应市委号召,
9、落实“三万”活动要求,协助新农村建设,指导“农民书屋”建设,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致富”活动,加强与扶贫村联系,为扶贫村脱贫致富作出新的贡献。 6、推进优质服务 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依照学校优质服务总体实施方案,开展“两情”教育,“三好”争创,“四家”建设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四联”制度,创建“五型”机关。着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公开设立校长信箱、邮箱,畅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将校车服务、餐饮服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开展两项服务的问卷调查与网评,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奖挂
10、钩。在教职员工中开展“岗位标兵”、“文明窗口”、“三育人模范”评比表彰;在党员中开展“好支部”、“好班子”、“好党员”评比表彰;在学生中开展“道德之星、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服务之星、才艺之星”等五类“百名校园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岗位标兵,促进学校服务管理质量上水平。 7、建设和谐校园 以创建美丽校园为目标,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实现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突出环境建设,加大投入,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围绕“净、绿、亮、畅、美”的美丽校园建设要求,对学校道路、灯光、标识、绿化带、景观园、房屋立面、活动场所等校容校貌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实现地面干道刷黑、地下管网
11、通畅、房屋(立面)装修自成一色,景观绿化风光宜人,整体环境充分体现校园美感和文化魅力。突出卫生管理,使校园处处干净整洁。开展“文明月”、“文明日”活动,持之以恒地整治和优化校园内部与周边环境卫生,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爱学校、讲卫生的文明素养。突出平安校园创建,加强综合治理,加强户籍与计划生育管理,加强网络安全、师生人身财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突出文明有礼养成,在师生中开展团结互助、尊师爱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讲文明,有礼貌”的培育活动,促进文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二)创建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4月以前) 紧扣创建主题,围绕创建目标,加强宣
12、传策划,全面召开创建动员大会,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帮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意义、任务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创建热情,努力实现创建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4个百分之百的目标。 2、创建实施阶段。(2013年7月以前)按照要求,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3、申报迎检阶段:(待定) 完成学校“全国文明单位”申报材料、学校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总结和汇报材料(包括创建宣传片)的准备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重视和支持,落实申报检查验收各项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创建成果迎接全国文明单位验收。 四、创建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成
13、立创建“全国文明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宣传部(文明办)。校内各单位要把组织实施好创建工作作为本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列入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安排,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互相促进。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切实负起责任。 (二)责任分解,狠抓落实。各项创建内容要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本单位的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制定详细方案,拿出落实任务的具体措施,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机制,一项一项地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三)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学校文明办对各单位落实责任分工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及时通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学校将把各单位参与创建、落实创建任务的情况作为各单位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评,落实奖惩。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