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扬中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蓝本教案
一问:学生的起点在哪儿?
问教材: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问学生:
二问:学生要到哪儿去?
三问:学生怎样到那儿?
【教学内容】
8 李广射虎
【主备人】
瞿旭梅
【审阅人】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学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文对照背诵、理解《塞下曲》。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反馈“预习单”
根据学情重点点拨“惕”、“猎”;
区分“期、斯”;
“扎”是个多音字:
zā 表示捆、束或者把儿、捆儿,如:扎辫子、扎腿;
zhā 表示刺或者驻、扎、钻,如: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
zhá 挣扎
三、检查预习,诗文对照理解《塞下曲》的意思
1.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2.交流“三想”:谁能说一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读“预习单三想”,引导学生用上文中语言。
诗文对照读《塞下曲》。
师生配合读《塞下曲》诗句及对应的诗句,再互换。在反复朗读中记住诗的内容。
四、作业
1.继续练写本课生字。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题目。
3.熟背《塞下曲》及诗意,会默写整首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一、 写词读诗,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听写完出示词语,学生对照检查,自己订正)
2.朗读听写的词语
3.口头填空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 时期一位 的将军,人们称他为 (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飞将军” )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这个故事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古诗《塞下曲》改编而成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 ”。那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自主探究一: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线划出来。读一读你找出的句子并且品一品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读找出的第3段里的句子,并出示第三段内容)
2.读中感悟第三段。
精讲点拨:
(1)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引出板书“胆量过人”
交流“疾风”
出示“疾”的字义选项,帮助理解“疾风”,感知环境。
指导朗读。
(2)“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指名读)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3)指导朗读诗、文。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此时再读诗句,你的感受与第一次朗读必定大不一样,谁来说说有什么不同?
(为了启发学生,老师可能会用的引导语:“读得好,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脑海中有
了一幅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引学生感知诗中“引”一字,被演
化为“拈、搭、运足、拉开”四个动词)
师:课文的精彩描写源于对诗句进行充分的想象。一字乾坤大,这就是古诗特有
的“留白”写法,可以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同学们今后古诗积累多了,
会有更多的收获。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二:
(1)找:从文中找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加点词的意思。
读:读一读加点词所对应的句子。
品: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读中感悟。
精讲点拨:
1.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从“天刚蒙蒙
亮”“猎物”入手,引导理解:将士们急切的心情,对李广的信任。师引:将士们
去寻找什么?为什么不说找白羽箭,而是直言找“猎物”?)
2.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
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使大家“惊呆!”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
还因为……(理解:深深扎进,说明力量惊人。)(板书:力量惊人)
想象: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这时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说些什
么?将此事上报李广将军,他们会说什么?对周围的老百姓谈起这件事,会怎么说?对俘虏的敌人,他们又会怎么说?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
敬佩之情。
(3)指导朗读诗文:
师:现在再读《塞下曲》,我们不禁感慨这短短二十字的诗文中,竟然蕴含着这样
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课件全诗)读出来!
师:我们不得不钦佩李广善射的神勇,卢纶写诗的才情!(课件全诗)读!
师:老师更要说,是你们非同一般的悟性,读懂了课文,读懂了诗句,才还原了
这段旷古奇谈。背诵古诗。
3.过渡:
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保家卫国,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
三、拓展延伸
1.看来这位神勇无比的将军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历史上他的故事不
止一个,还有很多名人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资料拓展“飞将军”的由来)
2.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写诗赞颂他的不只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
四问:学生有没有提高?
五问:学生学得快乐吗?
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
3.学习《出塞》
五.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续写:回到军营,人们谈到这件事,会怎么说?合理想象一个场景,进行描
写,重点写好人物对话。
附板书:
8、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力大无比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