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时间、空间有限,爱心无限
七(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堂实录
程燕敏
一、设计思想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主人公是个寂寞的盲孩子,"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困难中来自萤火虫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重见光明。本文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吸引、感染着我们,使所读的人从中获得美的熏陶。另外,本文大量运用叠词,不仅描绘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朗朗上口。所以教授本文我以读来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课堂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项活动,请同学们把练习本、笔拿出来,做好书写准备(同学们做准备)……好了,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在练习本上写下“假如我是一个盲人”这句话。
师:写好了吗?写好的同学请说说你写得怎么样?
生:没有睁着眼睛写得好,而且用时也多。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体会到了做盲人的痛苦。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盲孩子,他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这般痛苦?在他的世界里,他生活得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板书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前,我想告诉你们。(展示投影:“走进课文”。音乐响起。师念投影内容)请同学们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情到动处,请拿起笔将这些触动你的心灵的文字划下来,最好及时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读到你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请划下来,积累到你自己的语言仓库里去。
(生默读,师巡视)
师:要学会感动。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一定会有打动你的地方。我们要看谁的发现最多。
(8分钟后)
师:好了,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今天就读到这里。同学们请看导语。导语说这是篇什么?
生:童话。
师:什么样的童话?
生:美丽的童话。
师:对,注意前面的修饰语“美丽的”。(板书:美丽的童话)
师:既然是美丽的,那么,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呢? 同学们,下面请小组交流,等会我们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你觉得你发现了哪些美?你的发言最好代表小组意见。
生:我发现的是第7段:“他常常自言自语:谁跟我玩儿呢? “我跟你玩儿呀!”这一天,忽然有谁在他耳边轻轻地这样说。 “你是谁呀?”他扭过头惊奇地问。 “我是你的影子。”那声音很好听,也很和气。 盲孩子从没见过影子,他想像不出影子是什么样儿的。
师:你觉得这表现出什么美呢?
生:内心的孤独……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写的是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师:还有其它给的来说一说吧。好,这位同学。
生:我觉得第19自然段的描写很美。(读)从此,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
师:这是属于写什么的文字?
生:是写景物的。
师:哦,我想知道有多少发现了写景的美的同学。(板书:景色美)
生:我觉得第60-66自然段的描写很美。(读)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 “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 “是我。”一只萤火虫在回答。 “是我们。”有几只萤火虫在回答。 “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有好多好多萤火虫在回答。 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 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
师:同学们听到了吧?请看第154页,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一遍)
师:文章一定要注意朗读。这么美的文字,读起来要轻柔一点。(师范读)这样读,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板书:(景色美)
师: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幸福。
师:是的,影子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得到幸福。大家看看还有什么?
生:我们要有爱心,要重视盲人,关注盲人。
生:只有爱,才能感到美好的生活。
生:男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命。这说明给别人还来幸福自己也幸福。
生: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要勇敢一点,不要向困难低头。
师:很好!
生:我们要给别人多帮助,才能得到幸福。
师: 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课文,但是文章仍有一个主题。(投影:大家都应该关心弱者。给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
师:这个主题美不美啊?
生:美。
师: 板书:(主题美)
师:“是的。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影子说这话的时候,觉得无比幸福。同学们,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但是,我们的爱心无限。 给予是一种满足,给予也是一种快乐,给予更是一种幸福! 在以后的生活或学习中如果能做“影子”和“萤火虫”,永远不要吝啬你的爱心和光芒! 因为在给予别人的同时,你也在完美着自己,你的人生也在这样的给予中获得更大的意义,为了孩子,为了那些苦苦挣扎的孩子,为了那些不甘于现状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努力的孩子,你可以伸出你的手吗?
【教学反思】一个盲孩子,由于受到来自多方的关爱,获得了光明,获得了幸福;一个没有生命的影子,因为关爱他人,最终也获得了生命。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童话。 这节课由开始的活动激趣开始,再加上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又是围绕爱的话题,学生一直处在一种“欲说还休”的氛围中。我只是做到了适时点拨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