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软件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获得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具备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以及系统集成能力,较强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软件分析、设计 、开发、研究、管理、测试及销售等软件工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社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2.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全面通晓计算机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较深入理解一个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
3.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 具有系统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开发、评审与测试和项目管理能力;
5. 具备综合应用各类方法、技术和工具,运用工程方法解决复杂性软件问题的能力;
6. 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
7.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有关的法规;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9.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形式化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UML与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5周。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工程设计与实现能力、评审与测试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过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等。
主要专业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原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UML与设计模式、软件测试等。
四、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98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通识选修课、实践环节、课外教育学分等。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教学进程计划表(详见附表一)
七、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统计表(详见附表二)
八、本专业供辅修的核心课程(详见附表三)
附表一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必修部分)
课
程
类
别
主
要
课
程
课 程 代 码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分 配
学
分
数
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应
修
学
分
总
计
讲
授
实
验
课程
实践
上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内
课外
公
共
必
修
课
BG9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0
8
3
48
40.5
BG9005
形势与政策
8
8
0.5
8
BG9009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6
16
1
16
BG9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40
8
3
48
★
BG900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88
72
16
5.5
88*
BG9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4
8
2
32
★
BG6301-04
大学英语Ⅰ—Ⅳ
256
256
16
64*
64*
64*
64*
BG7113-16
体育Ⅰ—Ⅳ
128
128
8
32
32
32
32
BG9006
就业指导
24
24
1.5
24
公共必修课小计
648
608
40
40.5
168
144
184
128
24
基
础
必
修
课
BJ70011
线性代数A
48
48
3
48
32.5
BJ3515
计算机科学导论
40
32
8
8
2.5
40
★
BJ3511-12
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Ⅰ-Ⅱ
112
80
32
32
7
56*
56*
★
BJ70441-51
高等数学AI-AII
176
176
11
88*
88*
BJ70582
大学物理B
64
48
16
4
64
BJ3406
数学建模
32
24
8
2
32
BJ7165
概率论及数理统计
48
48
3
48
基础必修课小计
520
456
24
40
40
32.5
专业基础必修课
★
BT3709
离散数学
72
72
4.5
72*
45.5
BT3521
计算机组成原理
72
60
12
4.5
72
★
BT3708_2
数据结构与算法(双语教学)
80
64
16
16
5
80*
★
BT3520
数据库系统原理
56
48
8
8
3.5
56*
BT3600_1
Java程序设计(外文教材)
48
32
16
16
3
48
BT3461
软件工程导论
40
40
2.5
40
BT3523
操作系统
64
48
16
16
4
64
BT3524_2
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
64
48
16
16
4
64
★
BT3446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48
32
16
16
3
48*
★
BT3449
UML与系统分析设计
48
32
16
16
3
48*
BT3664
软件形式化设计
48
48
3
48
BT3453_1
软件测试(外文教材)
32
24
8
8
2
32
★
BT3736
Java EE开发技术
48
32
16
16
3
48*
专业基础必修课小计
728
580
28
120
120
46
必修课合计
1896
1644
52
40
160
160
118.5
400
352
408
360
224
80
72
118.5
注:表中有★的课程为主要课程,学时带*的为考试课程,学时带()的为课外学时。
主管校长:古天龙 教务处长:景新幸 院部领导:黄廷磊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选修部分)
课
程
类
别
主要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学分数
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应修学分
总计
讲授
实验
课程
实践
上 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内
课外
专 业
限
选
课
XZ3451
基于.NET的开发技术
48
32
16
16
3
48
15
XZ3737_5
职业技术认证课程
56
32
24
24
3.5
56
XZ3738_5
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
56
48
8
8
3.5
56
★
XZ3663
软件项目管理
48
40
8
8
3
48*
★
XZ3448
软件文档写作
32
32
2
32*
XZ3443
嵌入式系统
48
32
16
3
48
XZ3464
XML技术与应用
40
24
16
16
2.5
40
XZ3604
算法设计与分析
40
32
8
8
2.5
40
XZ3684_1
人机交互技术(外文教材)
32
24
8
2
32
专业任选课
RZ3124
CAD实用技术
40
32
8
8
2.5
40
10
RZ3560
网站规划与艺术
32
32
2
32
RZ3607
网络安全技术
40
32
8
8
2.5
40
RZ3610
网络技术与组网工程
40
32
8
2
32
RZ3612
多媒体技术
40
32
8
8
2.5
40
RZ3613
游戏开发B
40
32
8
8
2
40
通识选修课
全校通识选修课
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文化与艺术、形势与政策类这四类课程中选修8个学分,其中必须在形势与政策类中选修1学分。(注意文理类学生的选课原则;学生不得选修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通识选修课。)
8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实践与课外教育部分)
课
程
类
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学分数
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应修学分
总
计
讲
授
实验
上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内
课外
实
践
环
节
BS3603
计算机基本操作实验
32
32
32
2
32▲
38.5
BS9007
形势与政策实践
8
8
0.5
8
英语强化
2周
1周
1周
BS3504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周
2
2周▲
BS3302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32
2
32▲
BS3542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32
2
32▲
BS3163
生产实习
3周
3
3周
BS3476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32
2
32▲
BS3739
软件形式化设计课程设计
1周
2
1周▲
BS3455
UML与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3周
3
3周▲
BS3543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32
2
32▲
BS3740
Java EE课程设计
3周
2
3周▲
BS3902
毕业设计
16周
16
16周▲
课外教育
I1001
入学教育与国防教育
2周
2
2周
8
I1002
社会实践
(8)
(8)
(0.5)()
√
√
√
√
√
√
√
√
I1003
学科竞赛
2
I1004
科研活动
2
I1005
技能训练(证书认证)
2
I1006
文体实践活动
2
实践环节与课外教育小计
48.5
46.5
注:1、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
2、加“▲”符号的课程记入学分绩。
3、加“()”表示课外学时。
附表二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别
课内教育
课外教育
总学时数
毕业最低总学分
学时数
学时比例
学分数
学分比例
8学分
2920学时
198学分
理论教学
2116
69.42%
132.25
69.42%
实践教学
932
30.58%
58.25
30.58%
合计
3048
100.00%
182.5
100.00%
附表三
软件工程专业供辅修的核心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学分数
学 期
总
计
讲
授
实
验
上机
课内
课外
FG3708_2
数据结构与算法(双语教学)
80
64
16
16
5
4
FG3464
XML技术与应用
40
24
16
16
2.5
4
FG3446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48
32
16
16
3
5
FG3449
UML与系统分析设计
48
32
16
16
3
5
FG3663
软件项目管理
48
40
8
8
3
6
FG3664
软件形式化设计
48
48
3
6
FG3455
UML与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3周
3
7
FG3736
Java EE开发技术
48
32
16
16
3
7
合 计
400
28</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