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导处范文新教师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963874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范文新教师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导处范文新教师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导处范文新教师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诲处范文之新老师心得体会 光阴流逝,转眼间踏上工作岗位已一年多了。一年关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关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但是,一年关于我这个刚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老师来说却能够意图义非凡来概括。从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特别多,有经历,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在这一年多来深化教学实际中,我发觉有些知识点本人明白但要使得学生明白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要教好整个班近70位学生就必须真正全心全意付出。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学校正各位新老师的关爱以及各位老老师的不断提携。为了使新老师迅速成长,学校特别进展了新老师与老老师师徒结队的活动,作为一青年老师,

2、最大的缺乏是缺少经历,对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住。学校“结对子”的方针特别大程度上协助了我们这一缺乏。学校教研室组织老师不定期的听我的课,我都谦虚请教他们的意见,针对本人的存在咨询题改正,调整教学方法。并积极听老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并参与评课,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师傅李军祥老师,向他请教咨询题时他每次都会把标题讲解得特别透彻,分析各种情况,从多角度进展观察,有时会从学生的角度咨询我一些看似简单咨询题让我答复,常教我要擅长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咨询题,讲解新课时要和学生一起去探究考虑。另外,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历的青年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

3、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听课是提高本身教学才能的一个好方法,qingnian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步积累经历。因此对每一次听课的时机我都十分珍惜。通过听课我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每次听完课之后,我都把那些老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本人的备课设计进展参考,将其他老师特别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咨询题。这些老师都特别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历不会本人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咨询的精神,把本人当成学生一样,积极汲取四周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本人的水平。此外,我们也组织了科组活动和

4、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的和方向。在上课中,一定要让学生有事做!才不至于出现课堂上学生在玩开小差的现象。因此就要求在教学中留意细节,课前预备要充分。 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留意信息反应。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留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泼,否则不利于操纵课堂纪律,进而妨碍学习的效果。在接近一年的教学中,我承认,课堂教学组织关于我来说仍是个不小的难题。最后,反思是青年老师成长的飞跃。 所谓反思是指新老师应擅长总结学习及实践中获得的成果和出现的咨询题,不断调整本人的知识构造,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开展,到达成长的质的飞跃。实践是中心,反思是中心之关键。在反思中,本人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有耕耘不一定会有收获,而努力用心的耕耘则一定会硕果累累,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相信我的付出一定会换来一份充实而又沉甸甸的情感。我明白本人如今需要的是学习加方法加勤奋。踏实干,有艺术的干。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获得更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