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与工作参考计划范文20xx年,我市深化学习科学开展观,认真贯彻一主三化开展方针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及现场会精神,落实施行两个领先、建立两型社会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开展。估计全年实现地区消费总值313.6亿元(20xx年可比价),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6.0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23.0,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22.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利税总额25.30亿元、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0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0亿
2、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地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1.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06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收入5622元,同比增长10.3。一、20xx年县域经济开展情况(一)保增长初见成效,全年经济稳步上升。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妨碍,今年一季度我市县域经济探底低开,当季消费总值增长14.1%;二季度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初现,当季上升增长14.5%;三、四季度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上升步伐加快,三季度当季增长15.0%、四季度当季估计增长15.6%。初步预测,20xx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消费总值313.6亿元(20xx年可比价),同比增长15.2。其中,第
3、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50亿元、增长10.2%。(二)农业经济稳步开展,产业化有新开展。今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和粮食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稻谷、水产品等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我市农业消费活力加强,农业根底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估计全年粮食总产到达33.5万吨,同比增长3.72%;水产品产量到达29.3万吨,同比增长7.33%。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比去年增加14个,到达592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到达3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有33家,过亿元的有6家。今年农民从产业化运营中人均增收68.8
4、元,占农民现金收入增量的1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三)工业消费逐步回暖、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市上下高度注重工业经济运转工作,认真把握政策效应,充分挖掘市场机遇,实行一厂一策保增长,规模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上升势头。1-11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35.76亿元,增长22.72%,其中2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7.44亿元,增长22.37%,较上半年累计增幅加快11.23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稳定增长,粗钢同比增长9.97%,生铁增长11.2%,水泥增长10.01%,铸钢件增长278.78%,民用钢质船舶增长92.93%,服装增长23.86%。1-10月,鄂州规模工业主营业
5、务收入共计335.9亿元,同比增长9.9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74.4%,增幅比1-9月提高了74.95个百分点,上升势头明显。(四)构造调整初见成效,增长方式逐步优化。今年以来,我市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统筹兼顾,不断推进产业构造调整步伐,三大产业构造与工业内部构造均有所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加。1-11月,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94亿元,同比增长10.2%,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11.74:58.16:30.1,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结合国家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施行,优势产业格局发生新变化。1-11月,全市机械装备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
6、1.6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到达23.3%,医药化工行业完成17.9亿元,占比13.2%,同比分别上升了3.7、2.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中,建材、电力行业能耗呈下降趋势,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9.8、38.8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下降9.8%和23.1%。高技术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5.9%,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达22.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五)工程建立强力推进,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招商引资和扩大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第一措施来抓,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条措施,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了去年投资高基数下的快速增长。1-11月,
7、新开工工程同比增加110个,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4.3亿元,同比增长48.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为171.2%,拉动gdp增长25.2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投资工程完成137.7亿元,同比增长80.1%。鄂钢宽厚板、鄂州电厂二期、比克电池、嘉吉烯王、林达工贸、欣兴波浪管等一批重量级工程竣工试投产,世纪新峰二期、宝业集团、三和管桩等一批重点工程马上竣工。(六)园区建立加大,产业聚拢明显加强。20xx年,全市不断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力度,为招商引资和中小企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开展平台。1-11月,全市园区根底设备投入资金近6亿元,投入力度居历史最高水平。全市五大开发区及工业园
8、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55平方公里,今年入园企业76家,累计入园企业600多家,构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据统计,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集群9个,共集聚了近600家企业,从业人员5多万。1-11月,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62.28亿元,同比增长31.28%。其中,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个,1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4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个。二、推进县域经济开展的主要措施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现场会后,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市、区两级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和现场会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照先进找差距,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开辟进取,加强开展的紧
9、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推进鄂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开展。(一)改善开展环境,营建开展良好气氛。我市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和作风建立年、才能建立年建立为契机,不断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职能,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努力为经济开展营建良好开展环境。一是加快依法行政制度建立步伐。市政府在清理发布的标准性文件的根底上,以法制政府建立为目的,改分散行文为全面系统立规,陆续审议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及相关重要规程等19个标准政府行为的标准性文件。二是优化行政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立的行政效劳绿色通道,推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查、限时办理、统一送达的相对集中、有限并联运转方式。三是加大行政审批工程清理力
10、度。今年,我市对410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展了全面清理,307项行政许可取消、合并或改为审批、备案等方式后,减少到200项,103项非行政许可取消、合并后减少到73项,减幅到达三分之一,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提高了办事效率。(二)积极应对危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开展。一是出台政策应对危机。在去年技改贴息等政策根底上,年初市政府又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条措施。积极支持鼓舞股份制商业银行到鄂州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场所、给予财政性资金存款和税费优惠。明确了对担保公司的支持方法,加快担保体系建立。二是制订规划指引开展。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打算为纲要
11、,结合我市产业开展现状,编制完成了冶金产业、装备制造及钢铁深加工业、建材产业等产业振兴和开展三年行动方案,拟定了全市工业经济千亿元产业开展规划及施行方案、沿江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开展规划及施行方案,承接新一轮产业大转移,引导经济稳定、健康开展。三是实行一厂一策。实行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市级领导保姆式包扶挂点制度,为企业处理了一些长期没有处理的疑难咨询题和困难。从今年一季度开场,对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0家工业企业实行一厂一策的帮扶方法,以亿元企业的平稳较快开展,确保全市经济健康开展。(三)施行重点建立工程,加强园区带动才能。我市以加强重点工程建立为重点,推进产业规划向沿江和高速公路沿线集中,工程向开
12、发区、园区集中,消费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将园区建立与产业集群的培育严密结合起来,以开展产业集群来定位工业园区的开展方向,以工业园区吸引企业落户,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构成产业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以葛店开发区为基地,在提升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根底上,围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和武钢平煤焦油工程开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富士康和承接东湖开发区产业辐射,加快建立信息产业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鄂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利用鄂钢等企业的钢铁资源优势,开展循环经济,大力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加大燕矶金刚石刀具城完善根底设备为抓手,大力开展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开展
13、特色产业集群。依托中非集团开发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凝灰岩等独特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化学催化剂系列产品,开展壮大非金属矿产业集群;依托农产品加工园,扶持武昌鱼集团、振源科技、凤凰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开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四)建立三项机制,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是建立目的考核机制。制订了全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工作方案和目的,与各区、街办签订了鄂州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目的责任书,将目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区、街办和相关企业,催促各施行单位建立领导干部联络制度。二是建立跟踪协调机制。我们会同市、区有关部门,对具有成长性中小企业和新建工程进展调查摸底,落实专人跟踪,及时掌握企业的消费运营情况
14、,实行季度工作例会制,对这些企业存在的困难和咨询题进展研究,确保跟踪企业不落伍。三是建立工作鼓舞机制。市政府依照国家、省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省、市关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施行意见,从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建立了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并全部用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其中60%用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20%用于效劳体系建立,20%奖励区和街办施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有关部门。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达454家,比年初净增75家。(五)加大协调力度,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引进外地金融机构。针对当前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难的咨询题,在接着推进银企合作的同时,引进了汉口银行在
15、鄂州设立了分行,正在争取黄石市商业银行等市外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在处理企业融资难上获得新的打破。二是推进政、银、企互动合作。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政银企合作工作,邀请省内市外股份制金融机构及各国有银行省分行来鄂州,与市内企业进展洽谈和签约。汉口银行、招行武汉分行、广发行武汉分行以及市内各国有商业银行与鄂州发电公司、世纪新峰水泥公司等企业现场签约8.5亿元的贷款合同和14.3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三是加快担保体系建立步伐。年初,市政府增加1500万元带动民营资本1000万元投入到市中小企业信誉担保,资本金由去年的301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5010万元,利用民间资本成立了两家民营担保公司。市担保公司与汉口银行、黄石商业银行、市信誉联社签订了贷款担保合作协议,为30多家企业提供了39笔共计9968万元的贷款担保。四是积极争取省政府资金支持。我们积极向省政府为鄂重集团争取了700万元的消费调度资金,为鄂城区飓风金刚石刀具厂、华容区光大船业临江公司分别争取了省县域经济开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的支持,在非常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