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手记后感想必大家已读过这本书,但关于我而言这是第一次阅读他的书籍。说起读教育专著,说实在的关于我从教15个年头,还真是头一次这么认真细心的阅读完一篇以手记方式的教育著作。这是一本记载老师用爱心教育学生,获得宏大教育成功的故事。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事迹震撼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尤其像我如此有着十多年的教育生涯的老师,他的教育行为及教育观都深深刺痛我心灵深处。让我反观十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历程里,是否有像他那样衷爱着小孩的一颗心。在他眼里一位好老师的根本条件确实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更应该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小孩”。然而,我边读变思索着,并反
2、观本人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让我从李老师诸多和学生感情故事中汲取精华,走出自满,走进学生,走进教育!读过李镇西老师手记一“爱心与童心”随想后,事实上,我们就必须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爱学生,就要擅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本人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之前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如此尝试过,确实效果是非常好,但是与学生做朋友这个“度”要把握好,这是我在与学生一向所坚持的地点。就这个“度”而言,我在刚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就有老老师对我说过,“小学生对新来的老师非常是生疏,你可在他们面前先树立威信,和他们交流时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如此一来不是走进学生,
3、而是疏远学生,就谈不上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在还有,学生平时愿意亲近我或主动与我交流的学生我都能像朋友一样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而言,面对的只是一周34节体育课,跟他们交流的时间事实上并不多,在我们眼里与学生眼里,我不并不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因而没能像班主任老师做到像学生父母那样关心与关爱。看完李镇西老师与学生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之后,我想那些都是我们的误区。不断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由于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而,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同意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是学生队伍不整齐,我都认为这是不好的表现,总拿小学生和军人那种飒爽英姿队列相提并论。看了李镇西老
4、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由于我缺少一份童心。不断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目光来对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 “小大人”,个个成为明白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满类型。然而在我内心的期盼是如此,可事实上学生不能全都成为完满类型,我也明白如此的办法绝对是错误的。怎么样才能像李镇西老师那样与学生走近呢?作为像我们这些不是教语文、数学、英语的杂科老师来说,这也是困惑了那么多年,不断没能找到适宜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教学咨询题。事实上我也想过多种方法来改变我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方法,但由于总以我不是他们的班主任为由
5、没有能非常好的执行我给他们订的商定。我并不明白学生他们是如何对待我的,前提是我与他们交流的甚少,其中一些细微的事情我观察不到,可能我所做的还不够,其首先确实是要改掉我心中根生地固这种办法(想象中的“小大人”),有些事情不是只有班主任老师才能做得来,正如李镇西老师做的那样,以朋友的身份、导师的身份等,去关心与关爱学生,用一颗童心去与他们交流。我想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不难了,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不只是班主任的专利,假如我们科任老师也同样做到的话,学生会是非常幸福非常欢乐的,我的课堂是非常活泼的,想必自然我的教学也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就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实践,我会去收获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硕果,并分享在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