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9476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5114T+59-2023+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99 CCS P 85 DB5114 四 川 省(眉 山 市)地 方 标 准 DB5114/T 592023 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 2023-12-29 发布 2024-1-29 实施 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4/T 5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基本要求.4 5 管网设计.4 6 管网建设.6 7 管网运行.9 8 还田管理.9 附录 A(资料性)沼液肥限量指标.11 附录 B(资料性)不同植物沼液肥推荐用量.12 附录 C(资料性)沼液肥检测方法.13 DB5114/T 59202

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眉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眉山市畜牧站、洪雅县瑞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锋、王容、赵登霞、刘川冬、廖艳、范瑞明、杨海龙、蒋红艳、赵元洪、刘英、李春燕、李波、黄海燕、余松城、邱怡景、朱玉兰、于鹤、张玉群、王霞、邹杰。DB5114/T 592023 3 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畜禽沼液肥管网还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管网设计、管

3、网建设、管网运行及还田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眉山市行政区域内畜禽沼液肥管网输送还田利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67.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1部分:总氮含量 GB/T 17767.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总磷含量 GB/T 17767.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总钾含量 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 肥料中蛔

4、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T 40750 农用沼液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3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CJJ 101 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973 水溶肥料 水不溶物含量和pH的测定 NY/T 1978 肥料 汞、砷、镉、铅、铬、镍含量的测定 NY/T 2065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沼气工程 biogas project 以厌氧

5、发酵为核心技术,集畜禽粪污处理、沼气生产、沼液肥和沼气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3.2 沼液肥 biogas slurry fertilizer 畜禽粪污等废弃物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厌氧发酵产生,经稳定化处理后,用作肥料的液体残留物。DB5114/T 592023 4 3.3 管网建设 pipe network construction 以大型畜禽养殖场为核心,敷设聚乙烯(PE)管布局建设区域主管网,区域内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支管网并入主管网,通过管道加压将沼液肥输送至田间地头还田利用。3.4 电熔套筒连接 electric fusion sleeve connection 指将电熔套筒式管件套

6、在聚乙烯(PE)管材上,用电熔焊机按规定的参数(时间、电压等)给管件通电,使内嵌电热丝的管件的内表面及管材插入端的外表面熔化,冷却固化后熔合在一起。3.5 热熔对接连接 hot melt docking connection 指用加热板同时加热聚乙烯(PE)管材的连接部位,使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抽出加热板,将两个熔融面施压连在一起,在稳定的压力下保持对接一段时间,直至接头冷却。3.6 热熔承插连接 hot melt socket connection 指用加热器同时加热一侧聚乙烯(PE)管材插入端外表面和承插管件内表面至一定温度熔融后,迅速抽出将管材插入端插入管件内,冷却固化后合为一体,另一

7、侧同原理连接。4 基本要求 沼气池(罐)应由有沼气工程施工资质的专业公司建设,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4.1 证书。沼气池(罐)应配套安全防范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收集池、沼液贮存池池底及四周应浆砌防渗漏,周边设雨水沟防雨水倒流入池,四周设围栏和警4.2 示标志保障安全。沼液贮存池建设大小应与养殖规模相匹配,贮存容积不小于沼液日产生量贮存周期,贮存周期4.3 不得低于当地农作物生产用肥最大间隔期,推荐贮存周期最少 60 天。沼液肥管网应由有设计、施工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承建,管道连接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取4.4 得上岗资格证书才可以进行焊接操作。管网建设选址应符合当地养殖和种植发

8、展规划要求,具备用水、供电设施,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4.5 和较好的施工地质条件。管网建设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4.6 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不得使用有缺陷、砂眼、破损等不合格的管材,不宜混用不同厂家、品牌、材质的管材。沼液肥还田前必须按照 GB/T 36195 进行无害化处理,未经过沼气工程充分发酵处理的液体粪污4.7 不宜采用管网还田。5 管网设计 设计参数 5.1 5.1.1 沼液肥输送管道工程设计应符合 GB 50332、CJJ 101 的有关规定,根据畜禽养殖场位置与养殖量和种植结构与面积,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合理确定管道长度、管径大

9、小、最大承受力及使用年限等。一般情况下,管道外径范围宜为 50 mm300 mm,最大承受力不宜大于 1.6 MPa,使用年限不低于 20 年。DB5114/T 592023 5 5.1.2 根据管径大小、土壤性质等条件合理设计沟槽深度,一般情况下开挖沟槽深度范围宜为 0.6 m1.0 m。5.1.3 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等条件确定管顶覆土厚度,一般情况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0.3 m。在人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0.4 m。在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0.5 m。工艺流程 5.2 沼液肥管网还田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沼液肥管网还田工艺流程图 特殊处理 5.3 5.3.1

10、管线交叉 管道敷设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宜按压力管道避让无压管道、支线管道避让干线管道、小口径管道避让大口径管道的原则进行处理,管道间最小净距不宜小于0.1 m,且对相应管线按GB 50268有关条款采取加固、保护等技术措施。5.3.2 管道跨路 5.3.2.1 管道穿越一般公路时,附近有公路涵洞,管线布置可进行微调,利用现有公路涵洞进行穿越,采用对公路涵洞底部进行沟槽开挖,埋管后管顶浇砼,恢复原涵洞洞底高程及尺寸不变。5.3.2.2 管道穿越一般公路时,附近无公路函洞可利用,需对路面进行切割,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球墨铸铁管等套管,套管内径不小于穿越 PE 管外径加 200 mm,套管管顶浇

11、砼恢复路面。5.3.2.3 管道穿越高速公路、铁路时,应与相关部门协调,按有关规定设计管道穿越方式制定穿越措施。5.3.3 管道过河 5.3.3.1 管道穿越河道、湖泊时,若易阻断水施工,则开挖沟槽,沟槽内固定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或球墨铸铁管等套管,PE 管穿越套管后,套管管顶浇砼恢复河(湖)道。5.3.3.2 管道穿越河道、湖泊时,若不易阻断水施工,则在河道、湖泊两边打桩,采用钢丝绳绑定 PE管道以桥架形式空中跨越通过,祼露管道防爆管应采用更高等级的抗压管道。5.3.4 干管排气 DB5114/T 592023 6 管网干管的高处和尾端应布设自动排气装置,沼气排气口应高出地面不低于4 m。6

12、管网建设 敷管前准备 6.1 6.1.1 测量放线 6.1.1.1 测量之前找好固定水准点,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应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在交通要道、主要管道和挖填方范围内以外,房屋和构筑物基础以及机械震动范围以外,每 200 m 不宜少于1 个,并与固定水准点相闭合。6.1.1.2 利用全站仪或 GPS 定位仪在施工范围内布设以便于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导线网,控制导线的等级应满足 GB 50026 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相对闭合差1/10000。6.1.1.3 利用全站仪或 GPS 定位仪在原地面放出管道中轴线,根据管道管径大小、管顶覆土厚度、沟壁开挖坡度及基坑开挖横断面图要求确定沟槽开挖

13、宽度尺寸,画出地面破除线。6.1.1.4 利用全站仪或 GPS 定位仪在坑端头上测设管道轴线控制桩用于控制管沟的轴线,在管道轴线控制桩上测设桩顶高程用于控制沟槽基面标高。6.1.2 沟槽开挖 6.1.2.1 沟槽开挖时,应复核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桩,并应经常校核。6.1.2.2 沟槽断面应根据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在丘陵,旱地土壤条件好,无地下水的地段,可采用直槽开挖;在村庄、水田、土壤条件一般,有轻度滑坡的地段,可采用梯槽开挖。6.1.2.3 挖槽实行单侧堆土,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不宜小于 0.6 m,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 m。6.1.2.4 采取机械人工配合

14、挖槽,机械挖至槽底设计高程以上 0.2 m 左右换为人工开挖,人工挖至设计高程以上 2 cm 进行人工清底、抄平,复测高程无误时进行槽底夯实基础处理。管道连接 6.2 6.2.1 电熔套筒连接 河流、场镇等环境敏感区域,沼液肥输送管道连接应采取电熔套筒连接,并按如下流程操作:a)检查电熔管件有无断丝、绕丝不均等异常现象,不合格的管件禁止使用;b)核对欲焊接的管材、管件规格、压力等级是否正确,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伤痕深度超过管材壁厚的 10%,应予以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c)清除管材、管件焊接区域的灰尘或污物;d)在欲焊接端按照需插入管件长度用记号笔进行标注,刮除管材表皮厚度约 0.2

15、 mm 并修整光滑,刮削段长度应不小于承插长度,刮削后的管材表面不应被再次污染;e)在已刮削好的端面上再次按承插长度对管子进行标注;f)将刮削后的管子插入清洁后的管件到标注尺寸,必要时应予以夹持固定;g)将电熔焊机输出插头插入管件插孔内并锁紧;h)确认设定程序和参数无误后,启动电熔焊机进行焊接;i)焊接完成后,取出插头,接头自然冷却。6.2.2 热熔对接连接 DB5114/T 592023 7 一般情况下沼液肥输送管道连接采取热熔对接连接,并按如下流程操作:a)根据所焊制的管材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b)切削所焊管材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c)

16、两焊制管材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 10%;d)对接温度一般在200 235 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以两端面热熔长度为1 mm2 mm为佳;e)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熔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热熔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f)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热熔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 2 mm4 mm 为宜;g)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h)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焊接完成。6.2.3 热熔承插连接 管道外径63 mm及以下的沼液肥输送管道连接宜采取热熔承插连接,并按如下流程操作:a)切削所焊管材插入端面,在管材端口外部形成倒

17、角;b)测量管件承口长度,在管材插入端标出插入深度;c)用洁净棉布擦净管材插入端外表面和管件连接端内表面的污物;d)将管材插入端和管件连接端插在加热器上,通电加热至 220左右,待加热器指示灯显示绿灯时即处于保温状态后,迅速抽出,将熔化的管材插入端外表面和管件连接端内表面连接在一起;e)待自然冷却后,同流程同原理进行另一侧的管道连接。管道敷设 6.3 6.3.1 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沟槽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敷设。6.3.2 采取电熔、热熔连接时,宜在沟槽边上分段连接管道后以弹性铺管法移入沟槽内。移入沟槽时不得损伤管材,表面不得有明显划痕。下管时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6.3.3

18、管道架空或明设时,应采取防紫外线保护措施。6.3.4 管道穿过套管时,不得使管道表面产生明显拉痕,必要时管道表面应加护套保护。6.3.5 管道敷设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进行降排水处理,防管道位移、漂浮。附件安装 6.4 6.4.1 螺杆闸阀 6.4.1.1 闸阀安装前应检查管道中心线、高程与管端法兰盘垂直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安装。6.4.1.2 闸阀安装前应检查阀杆转动是否灵活,清除阀内污物,反方向转动的阀门应加标志。6.4.1.3 闸阀安装的位置及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阀杆方向应便于检修和操作,水平管道上阀门的阀杆宜垂直向上。6.4.1.4 闸阀安装后,应按设计要求完成管道整体连接,应防

19、止阀门、管件等产生拉应力。6.4.2 止回阀 6.4.2.1 沼液贮存池或种植区田间池输入沼液肥管道上应安装止回阀,防止沼液肥回流。6.4.2.2 止回阀安装位置及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要平整,并在止回阀两端安装闸阀方便检修。6.4.3 三通管件 DB5114/T 592023 8 弯头、三通等管件安装其坡度应与管道坡度一致,管件的中心线应与连接管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偏心异径管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6.4.4 快速取用接口 铺至田间地头管道末端应设置沼液肥快速取用接口,快速取用接口由阀门和快速接口组合而成,阀门宜用通过性能好的纯铜闸阀,快速接口间距范围宜为50 m80 m。种植户只需专用

20、接头连接快速接口,打开阀门即可取用,使用完毕后关闭阀门即可。沟槽回填 6.5 6.5.1 回填料宜用砾石、碎石、砂及土料,应首选原沟槽土料,且不应有粒径大于 2 cm 的砾石和块石,不应有粒径大于 4 cm 的土块、有机杂物和垃圾。6.5.2 回填前应清除沟槽中的杂物,并排出积水。6.5.3 回填料应分层夯实,一次回填高度宜 0.1 m0.15 m,先用细砂或细土回填管道两侧,人工夯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至回填至管顶以上 0.3 m 处。6.5.4 回填方式应采取对称分层回填,严禁单侧回填,在对管道腋角部位回填时,应薄层回填,并用木板及其它钝器夯实腋角部位的填料,确保腋角部位回填密实。6.5.5

21、 回填料的压实度应符合 GB 50268 中沟槽回填土压实度的规定。6.5.6 水压实验前,除管道接口部位不回填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宜低于 0.3 m;水压实验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他部位。6.5.7 恢复地面后,应在上面设置“下有管道、严禁开挖”等警示标识。水压试验 6.6 6.6.1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分为施工过程中的分段试验和全线连接完成后的竣工试验。分段试验的管段应根据管道材质、规格及实际施工分段情况确定,不同材质规格的管段应分别试验,试验管段长度不宜大于 1km。6.6.2 试验管段端部盖堵的上部及管段中间的高点应设排气孔,宜在管段最低点设灌水口,灌水应缓缓进行并应随时排

22、气,检查排气效果。6.6.3 试验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标定,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 1.5 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52 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 150 mm。6.6.4 压力表的接表支管应在试验最低点,装表前接表支管内空气应排净。6.6.5 试验前应对加压泵进行检查,加压泵应符合加压分级、升压速度要求,不得用离心式水泵进行水压试验。6.6.6 试验前应进行灌水,灌水后应对管段进行浸泡,浸泡时的水压不得超过管道工作压力,浸泡时间不小于 24 小时。6.6.7 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 1.5 倍,且不应小于 0.8 MPa。6.6.8 预试验阶段管道水压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宜为

23、试验压力的 20%,每升一级无异常时再继续升压,直至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 30 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接口、管身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升压过程中发现弹簧压力计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缓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重新试压;当打开放气阀溢出不含空气的水柱,预试验完成。6.6.9 主试验阶段管道水压重新升至试验压力后停止补压,稳定 15 min,当 15 min 后允许压力降不DB5114/T 592023 9 超过 0.02 Mpa 时,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 30 min,检查接口、管身等处若无漏水现象

24、,则水压试验合格。7 管网运行 利用潜污泵在沼液贮存池或田间池中抽取沼液肥进入管道时,在进口处对沼液肥应进行过滤除杂7.1 和搅拌均匀,确保进入管道的沼液肥浓度均匀,防止杂质堵塞管网。尽量使用自然高差加压的前提下,利用增压泵对输送沼液肥的管道加压。工作压力不宜大于管道7.2 最大承受力的 80%,施用末端压力不宜小于 0.6 MPa。沼液肥输送管道应经常巡查,发现裂管漏沼液肥时要及时修补,发现沼液肥出水明显减少要及时7.3 监测、疏通污物收集装置,确保沼液肥输送通畅和设施完好、运行正常。保持管道、机电等设施设备完整,做到无损、无漏、无裂,闸门启闭灵活,安装的动力与电气设7.4 备应每年全面检修

25、一次,确保安全运行。在冬季极冷天气,应排空管道内的沼液肥,做好有关设施设备的防冻保护。7.5 当发生爆管时应及时关闭闸阀阻断沼液肥外流,对外溢的沼液肥利用防洪沙包进行阻断并用应急7.6 设备收集,或与当地农户协商就近还田,确保外溢沼液肥不进沟下河污染环境。8 还田管理 指标要求 8.1 8.1.1 沼液肥严禁混入其它有毒、有害污水或污泥,沼液肥固体物含量应小于 4%,最大颗粒物不宜大于 3 毫米。8.1.2 沼液肥的重金属、盐分含量及卫生学指标应符合 GB/T 40750 的规定,沼液肥限量指标参见附录 A。8.1.3 根据不同植物生长规律和需肥特点,结合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和气候条件,因地制

26、宜合理施用沼液肥。参照2022 年主要农作物沼液施用技术指导意见(农技土肥水函2022149 号)和眉山市 2021-2025 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眉农函202117 号)的技术指标,按照沼液肥含氮量 1500 mg/L 测算,不同植物沼液肥推荐用量参见附录 B。施肥规定 8.2 沼液肥还田应按照 GB/T 25246、NY/T 2065的要求科学合理施用,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严格控制沼液肥施用总量和单次施用量,避免过度施用污染环境;b)沼液肥用作基肥,施后应及时覆土或翻耕;c)沼液肥用作追肥,在喷施幼苗时应加清水适当稀释浓度,避免烧苗;d)在水源保护地、坡度大等地方应穴施、沟施沼

27、液肥,禁止喷施、漫灌;e)沼液肥不应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f)春、秋季节宜上午施,夏季傍晚施,中午高温及雨天不宜喷施沼液肥。计量监测 8.3 在沼液肥输入端或施用端的管道上安装电磁流量计,可适时准确计算养殖户沼液肥产生量或种植户施用量,有条件的情况下沼液肥输入端和施用端均应安装电磁流量计。DB5114/T 592023 10 肥效检测 8.4 沼液肥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各养分含量等指标检测方法参见附录C。DB5114/T 592023 11 A A 附录A (资料性)沼液肥限量指标 沼液肥限量指标见表A.1。表A.1 沼液肥限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总砷(以As计),mg/

28、kg 10 总镉(以Cd计),mg/kg 3 总铅(以Pd计),mg/kg 50 总铬(以Cr计),mg/kg 50 总汞(以Hg计),mg/kg 5 总盐浓度(以EC值计,mS/cm)3 粪大肠菌群数,个/g(mL)100 蛔虫卵死亡率,%95 DB5114/T 592023 12 B B 附录B (资料性)不同植物沼液肥推荐用量 不同植物沼液肥推荐用量见表B.1。表B.1 不同植物沼液肥推荐用量 作物种类 目标产量(公斤/亩)替代化肥比例(%)推荐用量(方/亩)粮食 水稻 500750 3040(单季)46 小麦 200550 3040(单季)46 玉米 300600 3040(单季)35

29、 马铃薯 10001500 3040(单季)35 蔬菜 甘蓝 45005500 4060(单季)35 萝卜 10004000 4060(单季)23 大白菜 600010000 4060(单季)57 莴苣 15003500 4060(单季)24 番茄 40006000 4060(单季)46 黄瓜 400011000 4060(单季)68 辣椒 20004000 4060(单季)57 青菜 50006000 4060(单季)68 水果 葡萄 20002500 4050(每年)68 柑桔 10003000 4050(每年)57 梨 25003000 4050(每年)57 猕猴桃 20002500 4

30、050(每年)68 经作 茶叶(干茶产量)200 3050(每年)68 油菜 150-200 3050(单季)35 饲草 一年生黑麦草 60008000 6080(单季)1520 青贮玉米 25003000 6080(单季)810 高丹草 50006000 6080(单季)1216 林木 桉树 2.0m3/亩 5070(每年)68 杨树 1.3m3/亩 5070(每年)34 DB5114/T 592023 13 C C 附录C (资料性)沼液肥检测方法 沼液肥检测方法见表C.1。表C.1 沼液肥检测方法 项 目 检测方法 酸碱度 NY/T 1973 有机质 NY/T 525 总氮 GB/T 17767.1 总磷 GB/T 17767.2 总钾 GB/T 17767.3 砷、镉、铅、铬、汞 NY/T 1978 总盐浓度 GB 17323 粪大肠菌群数 GB/T 19524.1 蛔虫卵死亡率 GB/T 19524.2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