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工作参考总结-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参考总结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近几年,依照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帮扶规划,结合本地教育的现状与实情,启动了学校正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工作。2006年,我们接着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缜密施行,努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运作。一、高度注重,制定工作计划和施行方案按照县教育局文件要求,我校迅速成立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制定计划,明确任务,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施行。按照“2006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我校负责结对帮扶学校为XXX中心学校和XX乡XXX小学。二、营
2、建气氛,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立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进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召开校领导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会议,宣传结对帮扶工作的深远意义;二是鼓舞中青年骨干老师到结对帮扶学校的从事支教工作作,并将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三是定期组织老师深化结对帮扶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三、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共同提高作为山区两乡两镇中唯一一所完全中学,我校教学教研条件确信优于兄弟学校。因而,我们及时成立了XXX片教学研究会,主动承担本片教研工作。乡镇老师培训,我们也积极支持,尽可能的提供场地及器材。由于我校老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时
3、机多,带回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或教学方法,我们总是主动的与帮扶学校交流、沟通。帮扶学校办公、试验有困难,我们也总会尽力协助。通过结对帮扶,我们深感收获特别多:一是双方都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的。二是支教老师在偏僻学校艰辛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窘境中的学生发奋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根底教育的平衡开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赞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开展后劲。四、加强联络,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为加强联络,促使共同提高,我们还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及时
4、理解帮扶工作施行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互相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老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帮扶学校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才能。三是学生互访。组织我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舞学生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协助。从而到达共同进步的目的。总之,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教育改革中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接着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帮扶双方到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根底教育平衡开展作出应有的奉献。
5、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近几年,依照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结合*试验区城乡教育的现状与实情,为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根底教育的平衡开展,早在2001年秋学期就下发了叶教200181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区学校正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的试点工作并一举成功。特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局六教人200339号文件下发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几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缜密施行,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施
6、行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运作。一、高度注重,制定工作计划和施行方案按照2003年市局文件和会议要求,*试验区成立了由试验区分管干部人事和文教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区组织人事部和文教局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并在文教局人事股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详细安排,组织施行。2003年文教局又下发了叶教200345号关于开展城镇学校正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的,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施行。按照“2001-2005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全区有19所中小学担负结对帮扶任务,共安排1
7、29名老师到比拟偏僻、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从事支教工作,现已进展了四年三批轮岗支教达107人次。由于我区范围较小,校数较少,因而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工程在详细施行中,其意义有了外延,范围有了扩大,不仅城区中小学校要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而且农村完中、初中、乡(办)中心学校及区级农村示范小学也要开展结对帮扶村级薄微小学,不仅要从师资和教学治理上予以帮扶,而且要从资金和物质上予以帮扶,因而有些农村中小学既是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又是结对帮扶的支援学校。例如,三元中学是*中学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又是三元乡梓园小学的支援学校。另外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要结对帮扶2所农村薄弱中小学,例如*实验学校
8、在师资上结对帮扶平岗中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孙岗乡段岗小学;*中学在师资和教学上帮扶三元中学,在资金和物质上帮扶桥店中学;*二小在师资上结对帮扶三元乡龙塘小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平岗办事处龙冲小学。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程的施行,发挥了支援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加深了校际关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二、营建气氛,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立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进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营建气氛,升温加压,早在2001年11月12日上午,镇区办事处教辅组门前彩旗飘扬,鼓乐阵阵。文教局和镇区办事处选派14名小学老师赴孙岗乡小学支教的欢送
9、会在这里盛大举行。文教局负责同志、镇区办事处领导及镇区教辅组成员、镇区办各小学校长和镇区中心小学学生参加了欢送会。镇区办分管领导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镇区办党委政府对积极报名、主动申请赴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的老师表示谢意,要求支教老师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镇区办严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严格的学风带到孙岗乡学校。支教老师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镇区办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希望选派支教的老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加强两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孙岗乡教育事业的开展作出本人应有的奉献。欢迎会完毕后,14名支教老师在师生的
10、热烈欢迎下,乘坐支教专车开赴孙岗乡,沿途所经学校,遭到师生的夹道欢迎。中午,孙岗乡党委、政府对新到任的支教老师给予热情接待。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代表孙岗乡党委政府对镇区办顾全大局,关怀支持孙岗乡薄弱学校教育的行动表示感激,对支教老师舍弃城区优越环境,到艰辛地点工作的精神表示敬意。并表示,孙岗乡将会尽其所能地处理这些支教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咨询题,为大家制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了优化支教措施,收到帮扶实效,促进全区支教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开展,我们每年都要举行如此的欢送活动。此举促进了全区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过去那种乡镇之间老师派不动、调不出、分不进的场面,为今后的老师合理有序流
11、淌进展了有益的探究和积极的尝试,必将对全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城乡教育平衡开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文教局一直把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来抓。我们屡次召开了全区支教工作发动会及支援、受援学校协调会,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有关规定和详细要求,积极鼓舞中青年骨干老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把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要求城区学校老师参加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评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否则,一票否决。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老师可以理解支持,各校老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受援学校支教。开展结对帮扶的各校特别注重和关怀支教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咨询题,如*
12、中学在本校高中老师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教学工作量加一点,对相关专业的老师压一点,支教老师兼一点的方法,为支教老师提供方便。2003年秋期一次性派出7名高中骨干老师赴三元中学支教,并把老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的工作量和在本校承担的工作量实行累加计算,来确定超课时奖的发放标准,另外还给予一定的生活和交通费补助,保证了支教老师能安心踏实地工作。实验学校支教老师在活工资分配上,将受援学校工作量作为本校实际工作量计算,所需经费由本校支付,其他方面的津贴也仍然正常发放。三、共同提高,到达优质资源共享*中学与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开展结对帮扶,除师资教学支援外还为三元中学争示创办市级综合示范高中提供软件
13、设备协助;镇区办选派省级“教坛新星”焦健同志到孙岗乡竹园小学为师生上示范课,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深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他们收获颇丰。尽管我区人口少,面积小,但据不完全统计,在近4年来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支教学校向受援学校捐助帮扶资金达29万余元,还有衣物、文具、图书、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树木花卉等,总价值达2021万余元,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四、加强联络,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为实在理解和评价支教学校与受援学校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理解帮扶工作
14、施行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互相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老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薄弱学校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才能。三是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中青年老师到市、区级示范学校进展每月一周的教学培训,以提高其教学业务素养。四是学生互访。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舞学生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协助。从而到达共同进步的目的。五、有始有终,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结对帮扶工作一年一总结,每年支教学校、受援学校和支教人员都要写出支教工作总结,支教老师还要写出自我鉴定,参与受援学校教职工年
15、度考核,经派出学校签署意见,报区教育主管部门支教办公室核定。城区学校的李启成老师、尤如昌老师在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过程中克服困难,吃住在偏僻的农村学校,默默无闻地敬业奉献,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充分确信和欣赏,他们分别在2002和2003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六、感受与启发尽管我区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较多。一是支教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的。二是支教老师在农村偏僻学校艰辛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窘境中的学生发奋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根底教育的平衡开展。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赞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开展后劲。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接着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到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区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根底教育平衡开展不懈地努力。更多:1.老师帮扶年度工作总结2.幼儿园帮扶工作总结精选5篇3.驻村帮扶工作总结汇报4.帮扶工作总结汇总5.2021年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总结6.定点帮扶工作总结7.企业帮扶年度工作总结8.扶贫结对帮扶个人工作总结9.帮扶工作情况总结10.老师帮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