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点 1:力的概念1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 形变 “)。2.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力不能单独存在。(力发生在 两个物体之间:一个是 施力 物体、一个是 受力 物体。)3.力的物理量符号: F 。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 牛,符号是 F。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1N,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 1N 2N。5.力的 三要素(阻碍力的 作用效果 的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互相 的。知识点 2:弹力1弹性和塑性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
2、生 弹性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 塑性形变 ,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面团等。2.弹力产生条件: 互相接触 ; 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4.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 所受拉力大小 成正比。(3)正确使用: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 量程 和分度值 ;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防止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 零刻度线 ,假设有偏向,必须校零;测量:测量
3、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知识点 3:重力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遭到的力叫 重力 ,用符号 G表示。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 G=mg, 式 中 g= kg。3.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 重心 。知识点4: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物体在没有遭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4、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确实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留意】( 1)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根底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直截了当用实验验证。(2)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的根底上,通过推理得出的。(3)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 惯性 。【留意】(1)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本人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防止。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
5、有 惯性(2)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不管它是运动仍然静止,不管是运动状态改变仍然不变,物体都有惯性。(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 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界要素无关, 物体惯性大小确实是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说遭到惯性“惯性作用“。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如何样的运动状态;(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6、态;(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知识点 5: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或已经发生 相对运动 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确实是摩擦力。2.产生条件:(1)互相接触且互相 挤压 ;(2)接触面 粗糙 ;(3)将要或已经发生 相对运动 。3.品种:滑动摩擦力 、 滚动摩擦力 、 静摩擦力 。4.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 。5.阻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要素:(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粗糙 。6.静摩擦力的大小:按照二力平衡知识求解。7.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 压力;(2)使接触面 粗糙 ;(3)变 滚动摩擦力8.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为 滑动摩擦力。(
7、 1)减小 压力;(2)使接触面 光滑(3)变 滑动摩擦力;为 滚动摩擦力;(4)使接触面 别离。知识点 6:力的合成和受力分析1力的合成:(1)合力:假设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一样,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3)分力:假设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一样,那么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2同不断线上二力的合成:(1)同不断线上方向一样的二力的合成:合力大小等于这二力大小 之和 ,即F合=F1+F2; 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 一样 。(2)同不断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合力大小等于这二力大小 之差的绝对值 ,即F合=
8、|F1-F2| ; 合力的方向与 较大的力 的方向一样。3受力分析:要分析出物体所受的一切力,做到不丢力、不多力。每找到一个力,必须保证能找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为保证受力分析的准确性与完好性,可选用以下推荐的方法:一重(重力);二弹(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三摩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四其它(以上都分析完,再分析是否有其它力的存在。例如:磁场力、电场力等)。知识点 7:二力平衡和互相作用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留意】以上定义的逆命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
9、成立, 即: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条件:作用在物体间的二个力假设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假设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留意】推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比较】平衡力和互相作用力一样点平衡力互相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不同点同体(同物)不同体(异物)表示类型Ararr;Blarr;CArarr;B,Brarr;A3.力和运动关系(1)不受力rarr;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2)受平衡力rarr;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3)受非平衡力rarr;物体的运动状态
10、将改变:合力与运动方向一样rarr;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rarr;物体做减速运动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rarr;物体做曲线运动知识点 8:固体压强1.压力(1)定义:由于物体间的挤压而 垂直 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大小:由物体的形变程度决定。【说明】只有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即 F压 = G。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要素有关(1)方法: 操纵变量法(转换法)(2)阻碍要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3.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 压力 大小与 受力面积 之比叫做压强。【理解】压强是比较压力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遭到的压力越大 , 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11、,也确实是压强越大。(2)公式: 假设用p表示压强, F 表示压力, S 表示受力面积。【留意】公式中 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但在某种情况下,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如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确实是如此。公式中的 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二者互相挤压接触的面积,而不是其他面积。压力F和受力面积 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 p和F、S之间却有亲切的关系:在 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 (Pa),应用公式 pFS计算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面积的单位必须用m。(3)单位: 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 (N/m)。在国际单位制中叫做帕斯
12、卡“ ,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例如】p300N/m300Pa。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遭到的压力是 300牛。一张纸放在桌面上 ,说明纸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1Pa,帕斯卡是一个特别小的压强单位。4.压强应用(1)减小压强的方法:当压力 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S;-当受力面积 S一定时,减小压力 F;在条件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 F和增大受力面积 S。(2)增大压强的方法:当压力 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S;当受力面积 S一定时,增大压力 F;在条件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压力 F和减小受力面积 S。知识点9:液体压强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
13、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都一样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 增大 。(4)深度一样时, 液体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rho;gh【留意征询题】 (1) 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rho;表示 液体密度 ,h 表示 深度 ,g是常数kg。(2)式中rho;液的单位一定要用 kg/m3 ,h的单位要用 m,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 Pa。(3)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自由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之间的 竖直 间隔,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的竖直间隔,
14、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4)式中g是常数,因而压强 p液只与液体密度rho;液和深度 h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要素均无关, 因而在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要紧紧抓住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这两个量来讨论。(5)p 液rho;液gh只适用于液体以及 规那么柱体 对水平面的压强, 而pF/S是压强的定义式, 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6)解题技巧: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遵照液体压力、压强规律。即先计算 p(prho;gh),再计算F(FpS)。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压强遵照固体压力、压强规律。即先计算 F(FG液+G容器),再计算 p(pF/S)。3.连通器:(1)定义:上
15、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淌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 相平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按照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知识点 10:浮力根底及浮沉条件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遭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力叫浮力。【留意】( 1)浸入有两个含义:部分浸入(漂在液体外表,一部分留在外面)浸没(完全浸没)(2)不只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遭到浮力,浸入气体的物体一样遭到浮力2、施力物体: 液体 (或 气体 )3、方向: 竖直向下4、称重法求浮力: F浮=G-F拉【留意】只能测量质量较小的物体,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5、产生缘故:物体上下外表的 压力差
16、(F向上F向下)6、压力差法求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留意】( 1)只需要分析物体所受浮力,不用再考虑物体所受压强差(2)再次印证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3)此公式只能适用于规那么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7、浮沉条件:状态 / 过名称浮力和重力关系 密度关系知 识 点 11: 机 械 功 ( 功 ) 1功的定义:在力学力,假设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挪动了一段间隔,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挪动的 间隔 。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 间隔 无 力 ;(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
17、上滚动了一段间隔。 )(2)有 力 无间隔 ;(例如:推而不动;搬而不起。 )(3)有力,有间隔,但力与运动方向 垂直 。(例如:手提水桶水平前进。 )4.物理量符号: W5.功的计算:(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挪动的间隔的 乘积 。(2)计算公式: W=Fs 。(3)留意:物体可能会同时遭到多个力的作用,在计算前一定要明确要计算的是哪个力做的功;物体挪动的间隔必须和这个力的方向一致;力的单位是 N,间隔的单位是 m,假设单位不统一,要在计算前进展单位换算;功的大小与物体做的是匀速运动仍然变速运动、所处的环境是平面仍然斜面无关。6.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 J。7.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
18、械都 不省功 。知识点12:功率1.物理意义: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 快慢 。2.定义: 功 与 做功所用时间 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物理量符号: P。4.单位:根本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 W。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 k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1103W;1MW=1106W。W5.计算公式: P 。t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要求:P功率单位用瓦(W)“W功 单位用焦(J)“t时间单位用秒(s)“6.知识延伸:假设物体在恒定不变的力 F的作用下,以速度 v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P= Fv推导过程: P W知识点 13:机械能1.能量Fs Fv t(1)
19、物体可以对外 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能量 ,简称能。(2)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 焦耳,符号为 J。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3)阻碍动能大小的要素:物体的 质量 ;物体运动的 速度 。【留意】质量一样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一样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2)阻碍重力势能大小的要素:物体的 质量 ;物体被举高的 高 度。【留意】在质量一定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弹性
20、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2)阻碍弹性势能大小的要素:物体的 弹性形变 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5.机械能(1)定义: 动能、 重力势 能和 弹性势 能统称为机械能。(2)一个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6.机械能的变化(1)机械能 不变 :假设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无摩擦阻力)(2)假设有摩擦,那么机械能 减小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荡秋千越荡越低、单摆越摆越低。(3)假设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 增大 。例如,火箭发射、踢足球、随电梯上升的人。知识点
21、14:杠杆1.杠杆的概念:在 力的作用下绕 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留意点: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硬棒;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绕固定点转动的点; F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 动力作用线 的垂直间隔;阻力臂l2“:支点到 阻力作用线 的垂直间隔;3.力臂:关于力臂的概念,我们应留意以下几点: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间隔;F1l1 FGO l2b.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假设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作用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 改变 ;c.力臂 不一定 在杠杆上;(一定/不一定)d.假设力的作用线过支点,那么它的力臂为 0;画力臂
22、的一般步骤(常考画图题) :a.找出支点 O;b.作出力的作用线,留意,延长线用虚线;c.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留意,垂线用虚线,并标上垂直符号;d.力臂即支点到垂足的间隔,用大括号标注,并标上 l 1 或 l2;4.杠杆的平衡(1)概念:假设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 静止 状态,我们就说它平衡了; 留意:当杠杆匀速转动也属于平衡状态;(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调理杠杆本身,使它静止时处于 平衡 位置,每次都要求杠杆静止时处于水平位置, 如此力臂的数值就能杠杆上直截了当读出;F2=10牛 OF2=10牛F2=10牛L2=3厘米 6=18厘米G=10牛F1=10牛L
23、2=3 厘米 6=18 厘米G=10牛L2=3 厘米 6=18 厘米 G=10牛L1=3厘米 6=18厘米实验数据:设计表格,分析数据F1=20牛L1=3厘米 3=9厘米F1=30牛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也叫杠杆L原1=3理厘米即2=6即厘公米式表示为: F l=Fl ;(3)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1 1 22概念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省了力,特点但费了间隔撬棒、铡刀、实例瓶起子、费了力, 但省了间隔镊子、筷子、船桨、钓鱼竿、理发剪刀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定滑轮知识点 15:滑
24、轮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 等臂杠杆 。(3)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 省力 ,但是能改变动力的 方向。(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 F=G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 s 绳 =s物绳子自由端挪动速度: v 绳 =v物2.动滑轮:(1)定义:和重物一起挪动的滑轮。 (可上下挪动,也可左右挪动)(2)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 的省力 杠杆。(3)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 一半 的力,但 不能 改变动力的方向。(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那么: 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那么拉力 F=1/2(G物+G动)绳子
25、自由端挪动间隔: s 绳 =2s物绳子自由端挪动速度: v 绳 =2v物3.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l2 l1F2 F1F1l 1l 2F2(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n )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那么拉力 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 s 绳 =ns物绳子自由端挪动速度: v 绳 =nv物(4)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按照公式 n=(G 物+G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按照奇动偶定“的原那么。结合标题的详细要求组装滑轮。(5)滑轮组省力情况: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
26、动滑轮的总重,提起重物所用力确实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知 识 点 16: 机 械 效 率 基 础1有用功:(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必需要做的功,叫有用功;(2)用 W有表示。2额外功:(1)定义:对人们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用 W 额 表 示 。 3总功:(1)定义: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2)用 W总表示;(3)W总=W有+W额4机械效率:(1)有用 功跟 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物理量符号: (读作yita)(3)计算公式:W有(4)留意: 总小于1(或100%);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机械部分公式汇总1.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2.
27、滑轮:(1)定滑轮: FG物, s绳h物,v绳 v物(2)动滑轮: F1(G物2G动),s绳2s物, v绳2v物(3)滑轮组: F 1 GG ),sns,v nv( 物 动n绳 物 绳 物3.功: (1)W Fs(2)W PtW4功率:(1)P (2)P Fv t tW有4.机械效率: (1)根本公式:W总W有 W有(2)变形公式:W总 W有 W额(3)竖直方向使用滑轮组:W有 GhW总 FsW有 Gh GW总 Fs nF不计绳重和摩擦: W额G动hW有 W有 G(4)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W有W总GhW总fs物Fs绳W有W总W有 W额fs物 fFs绳 nFG G动(5)斜面征询题:W总 FsW有 GhW总 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