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摘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括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我们应当以“大文语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传统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校园生活、温馨的家庭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自主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关键词:自主识字 识字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舞台 识字习惯语文
2、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括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从宏观角度讲,语文课程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其中“识字与写字”的社会资源最为丰富,学生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大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所有会下象棋的小朋友都认得“将,士,相,车,马
3、,炮”;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孩子,对“喜、洋、与、灰、太、狼”六个字都能无师自通。凡此种种都说明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又充满活力的学习中国汉字的天地。为此,我们应当以“大文语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传统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校园生活、温馨的家庭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自主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呢? 一、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生活识字,要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要想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首先必须培植学生热爱中华汉字的情感。中华汉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是
4、中国艺术的瑰宝,又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汉字都具有深刻的内涵、鲜明的文化性、艺术性、技术性、独特性。识记汉字的过程就是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炎黄子孙,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学好汉字的兴趣,是驾驭汉字的开端。汉字形象优美,极富魅力,你瞧,“轻”字令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使人欢乐,“哭”字一看就像在流眼泪。教师要善于以这种美丽的富有魅力的文字,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调动学习情绪,产生驾驭文字的乐趣。 二、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生活识字一定要使学
5、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的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编顺口溜”识字法和“换部首”识字法等等。现在我重点介绍这四种识字法。 (1)“比较”识字法。课本上很多要学习识记的生字,它们在读音上、形状上和意义上有某种相关的联系,如同音字、形近字、同义字、反义字等,根据这些特点,学习识记汉字可采用“比较”识字法。具体地讲就是:在字音学习中,进行同音、近音的比较,如“青、清、蜻(同音比较),请、情、晴、靖、睛、精(近音比较)”;在字形学习中,进行形近
6、字的比较,如“晴”与“睛”、“人”与“入”、“休”与“体“、“蓝”与“篮”、“经”与“轻”、“诚”与“城”等;在字义学习中,进行近义、反义的比较,如“棵”与“颗”(近义比较)、“出”与“入”、“开”与“关”(反义比较)等。当然,有一些字,还需将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识记的效果,如“诚”与“城”、“棵”与“颗”等。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能闻声,察形,知义,书正。通过“比较”识字,学生印象深刻,提高了识字的准确率。 (2)“猜字谜”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根据生字的结构或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
7、字的浓厚兴趣。我自去年教一年级语文来,着力进行了“猜字谜”识字方法的探究,编出了许许多多有趣活泼的字谜。如“告”字,编成“一口咬断牛尾巴”; “美”字,编成“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树”字,编成“又到村中来”;“金”字,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鲜”字,编成“左边的动物会游泳,右边的动物会你爬山”; “碧”字,编成“王姑娘,白姑娘,两人背靠背,坐在石头上”等。“猜字谜”识字法激起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编顺口溜”识字法。“编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和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识记汉字的方法。它以其幽
8、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歌”字,学生在书写时,常有把右边的“欠”错写成反文旁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识记住并正确书写“歌”字,可引导学生在辨析字形,分析结构,初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编成顺口溜:“哥哥欠我两元钱,我让哥哥给我唱首动听的歌” 来识记;学习“燕”字,可引导学生编成顺口溜:“燕子燕字,上中下,上边草字头要封口,中间北字夹一口,下边四点底要支撑。”来识记。 (4)“换部首”识字法。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良
9、”为声旁能组成“粮、食、娘、郞、廊、琅、浪、朗、狼”等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在辨析字形,分析结构,初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编成以下顺口溜来识记:“良字学问多,你要常请教,玉米是粮食,人要吃熟食,女孩是姑娘,新人称新郎,檐下是走廊,传来琅琅声,有水起波浪,有月变晴朗,动物是狼狗。” 除了以上所述,识字方法还有“编小故事”、“编儿歌”、“加一笔,减一笔“等,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只想再提个醒:以上识字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若能根据所学汉字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运用,效果会更好。如:“辨、辩、辫、瓣”等字,引导学生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比较来辨认,并用儿歌“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有丝扎成辫,中间有瓜是
10、花瓣”来加强记忆。 三、给学生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能识记许多汉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研组曾针对街头海报,店铺招牌,商业广告中的错字,别字,繁体字及不规范的简体字的现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消灭错别字的“啄木鸟活动”。这一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自动化过程。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良好习
11、惯的养成,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十分重要,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又加强了整合性,提前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也使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呈现了“早、多、杂”的特点。“早”是指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就要认识许多常用字;“多”指知识字量大,是以往的两倍多;“杂”是指在学生识字过程中,缺乏有序性,大量识字是随课文学习进行的,有不少生字学生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讲不仅是压力而且也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势在必行。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大到门店标识,小到食品包装等,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我们应当努力使识字写字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主动识字,构建一个识字教学的多元化系统。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注重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