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特制定重坊镇初级中学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以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努力达到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疏散逃生能力、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要求,夯实学校消防安全防控基础。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作为维护单位稳
2、定、保障师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层层发动部署,为“平安校园”建设构筑坚实消防安全屏障。 (二)培树典型,整体推进。要按照“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培育树立典型,打造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典型,大力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程。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刊等宣传条件,加大学校“四个能力”建设典型宣传力度,普及消防知识,迅速形成强大的消防宣传攻势,为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四)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和督导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专项督查工作,对检查发现
3、的火灾隐患,要明确整 改责任人,限时整改。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突出的,要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三、实施步骤 我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9月10日至2013年9月20日)。 通过召开动员会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统一部署上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9月21日至2013年10月20日)。学校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
4、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四个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每月组织一次火灾隐患大排查,建立火灾隐患台帐;二是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知识专题学习,确保每名师生受到一次教育;三是组织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参与消防的积极性;四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其扑救火灾的能力;五是组织一次火灾自防自救逃生技能的演练;六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隐患的全面治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1日至2013年10月29日)。按照有关文件及“四个能力”建设验收细则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先进先进个人予以大力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5、1.成立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组长:王俊敏 副组长:李平 成员:周君武庞杰付荣进李伟周广州 王恒梗田野颜廷辉谢守峰杨君各班班主任 2.义务消防队队长:王俊敏副队长:李平 队员:王恒耿周广州王广飞田野颜廷辉3.疏散引导组 义务消防队员同时兼任火灾疏散引导员。火灾疏散引导定点责任人:食堂区域-全体食堂工作人员及该周值周教师;学生宿舍-相关值班人员、全体宿管员;教学楼-全体班主任及全体在岗人员;实验室、图书室等-相关在岗教师、工作人员。 五、工作任务 1.学校消防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构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网络,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
6、,签订消防责任书,落实消防责任制。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 2.消防工作管理组 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全体成员); b)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总务处、水电工、各班班主任);c)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总务处); d)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办、总务处);e)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安全办、水电工);f)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安全办、总务处); g)集体宿舍
7、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总务处); h)消防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安全办、水电工、宿管人员); i)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教导处); j)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总务处、安全办); k)食堂、灶间烟道季度清洗情况(食堂);l)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全体成员); m)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安全办);n)其他消防安全情况(全体成员)。 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包括下列内容。 a)学生集体宿舍及宿舍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8、(安全办、总务处);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安全办);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总务处、安全办); 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全体成员)。 每日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巡查应不少于2次,学生宿舍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2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文印务室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岗位防火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在上述各项检查中,如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
9、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3.消防安全教育组 针对学校的特点,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在学生中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a)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教导处、安全办); b)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教导处); c)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教导处); d)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教育,随时做好安全教育,禁止学生在寝室抽烟、私接电线、使用明火,防止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现学
10、生的危险行为,立即教育、制止和纠正,情况严重的报告值周行政、消防领导小组。利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方式,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其重点是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导处); f)学校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安全办)。 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安全办)。 4.消防设施保障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齐配足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总务处); 负责师生的用水、用电安全管理,对有安全隐患的水电设施及时排除
11、(总务处、安全办、水电工); 保障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总务处、安全办、水电工); 保障校内电路电线等设施符合要求,定期检测、保养(总务处、安全办、水电工); 督促检查教师组织的室内外教学活动安全状况,完善、规范、落实微机室、实验室、电教室等的安全工作规程,落实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专人管理工作(教导处); 指导各实验室制定安全规则,张贴墙上,严格遵守。必须防范火灾、中毒和违规操作引发事故。禁止无关人员在实验室逗留(教导处); 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实行专人专柜和双人双锁管理,并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
12、、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归口备案,专人领用并做好使记录。(教导处);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总务处、安全办)。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总务处、安全办)。 5.义务消防队和疏散引导组 负责火灾初起时的报警、灭火、应急疏散、现场警戒、救护工作。 四、火灾初起灭火救援预案 1.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
13、措施: 电话通知单位值班人员; 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员引导学生疏散。 2.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息后,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巡查人员前去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值班人员或消防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3.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通讯联络组(由校办、教导处、值日、值周在岗人员组成)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灭火行动组(以义务消防队员为主队员)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
14、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疏散引导组(见上述 二、2.)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学生疏散;安全救护组(以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员为主力队员)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以教导处、值周值日在岗人员为主)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4.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5.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6.火
15、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重坊中学2013年9月108 第二篇: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特制定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努力达到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疏散逃生能力、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要求,夯实学校消防安全防控基础。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从
1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作为维护单位稳定、保障师生安全的重要举措,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层层发动部署,为“平安校园”建设构筑坚实消防安全屏障。 (二)培树典型,整体推进。要按照“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培育树立典型,打造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典型,大力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程。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刊等宣传条件,加大学校“四个能力”建设典型宣传力度,普及消防知识,迅速形成强大的消防宣传攻势,为学校消防安全“
17、四个能力”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四)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和督导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专项督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突出的,要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三、实施步骤 我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4月10日至2011年4月20日)。 通过召开动员会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统一部署上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消防安
18、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20日)。学校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四个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每月组织一次火灾隐患大排查,建立火灾隐患台帐;二是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知识专题学习,确保每名师生受到一次教育;三是组织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参与消防的积极性;四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其扑救火灾的能力;五是组织一次火灾自防自救逃生技能的演练;六是组织开展一次火灾隐患的全面治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1日至2011年10月29日)。按照有关文件及“
19、四个 能力”建设验收细则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先进先进个人予以大力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组长:唐乾友(校长)副组长:杨雪军(副校长) 成员:吴中涛(安稳办主任)、刘大敏(总务处主任)、刘宽珍(教导处处主任)、舒红军(教务员)、王莉(大队部辅导员)、熊安国(工会主席)、田毅(食堂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下设安全稳定办公室: 主任:吴中涛 保卫干事:陈徐静方全建2.义务消防队 队长:唐乾友(校长)副队长:杨雪军(副校长) 队员:刘大敏、吴中涛、舒洪军、王恒荣、陈大兴、冯远才、田毅、黎维军、陈昌德
20、、熊安国、李道冬 3.疏散引导组 义务消防队员同时兼任火灾疏散引导员。火灾疏散引导定点责任人: 食堂区域-全体食堂工作人员及该周值周教师;学生宿舍-相关值班人员、全体宿管员;教学楼-全体班主任及全体在岗人员;实验室、图书室等-相关在岗教师、工作人员。 五、工作任务 1.学校消防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构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网络,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签订消防责任书,落实消防责任制。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 2.消防工作管理组 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a)落实消防安全
21、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全体成员); b)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总务处、水电工、各班班主任);c)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总务处); d)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安稳办、总务处);e)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安稳办、水电工); f)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安稳办、总务处);g)集体宿舍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总务处); h)消防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安稳办、水电工、宿管人员);i)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教导处);j)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
22、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总务处、安稳办); k)食堂、灶间烟道季度清洗情况(食堂);l)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全体成员); m)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安稳办);n)其他消防安全情况(全体成员)。 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包括下列内容。 a)学生集体宿舍及宿舍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安稳办、总务处);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安稳办);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总务处、安稳办);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全体成员)。 每日防火检查包括下列内容: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学
23、生宿舍、食堂、锅炉房)巡查应不少于2次,学生宿舍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2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文印务室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岗位防火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在上述各项检查中,如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3.消防安全教育组 针对学校的特点,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
24、。在学生中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a)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教导处、安稳办); b)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教导处);c)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教导处); d)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教育,随时做好安全教育,禁止学生在寝室抽烟、私接电线、使用明火,防止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学生的危险行为,立即教育、制止和纠正,情况严重的报告值周行政、消防领导小组。利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方式,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其重点是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
25、使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导处); f)学校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安稳办)。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安稳办)。 4.消防设施保障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齐配足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总务处); 负责师生的用水、用电安全管理,对有安全隐患的水电设施及时排除(总务处、安稳办、水电工); 保障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总务处、安稳办、水电工); 保障校内电路电线等设施符合要求,定期检测、保养(总务处、安稳办、水电
26、工);督促检查教师组织的室内外教学活动安全状况,完善、规范、落实微机室、实验室、电教室等的安全工作规程,落实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专人管理工作(教导处); 指导各实验室制定安全规则,张贴墙上,严格遵守。必须防范火灾、中毒和违规操作引发事故。禁止无关人员在实验室逗留(教导处); 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实行专人专柜和双人双锁管理,并将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归口备案,专人领用并做好使记录。(教导处);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总务处、安稳办)。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
27、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总务处、安稳办)。 5.义务消防队和疏散引导组 负责火灾初起时的报警、灭火、应急疏散、现场警戒、救护工作。 四、火灾初起灭火救援预案 1.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电话通知单位值班人员; 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员引导学生疏散。 2.值班人员接到火警信息后,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巡查人员前去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值班人员或消防领导小组成
28、员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3.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通讯联络组(由校办、教导处、值日、值周在岗人员组成)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灭火行动组(以义务消防队员为主队员)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疏散引导组(见上述 二、2.)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学生疏散; 安全救护组(以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员为主力队员)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现场警戒组(以教导处、值周值日在岗人员为主)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29、,维持火场秩序。 4.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5.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6.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季家镇中心小学校 2012.4.10 第三篇: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30、应至少每月组织两次防火检查,内设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二)学校及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 2、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3、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5、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6、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7、集体宿舍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 8、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9、化学试剂、燃油、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0、消防水源情况,灭火
31、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11、食堂、灶间烟道季度清洗情况; 12、员工本岗位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13、防火巡查、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4、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学校应确定防火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经行每日防火巡查,学生宿舍夜间巡查不少于两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医院等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四)学校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学生集体宿舍及公寓有无违章用火、用电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4、
32、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5、重点部位人员在岗情况; (五)教职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天经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六)岗位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七)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找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期限、部门和责任人,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
33、八)火灾隐患整改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一)学校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定期经行消防演练。高等院校应建立由学生参加的志愿消防组织。 (二)学校实验室应将预案涉及到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等报学校消防管理归口部门备案。 (三)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应在一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
34、措施: 1、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人员立即按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2、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人员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人员引导学生疏散。 (四)消防控制室接到探测器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现场最近的工作人员、巡查人员前去确认,同时通过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确认。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向控制室报告,并立即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附近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 (五)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三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1、通讯联络组通知员赶赴现场,于公安消防支队,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
35、令下达有关人员; 2、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消防否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3、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学生疏散; 4、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一)学校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有学生参加的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二)学校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发生火灾时,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三)发生火灾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1、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相
36、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多个防火分区的首先通知着火区域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四)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2、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二)学校应至少确定一名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担任消防安全课教员,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 (三)各级各类学校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1、在开
37、学初、放寒暑假前、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 2、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经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4、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教育。 (四)高等学校应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对学生经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知识、火灾自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 (五)学校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教职工经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六)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教职工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
38、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5、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七)学校主要出口应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第四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方案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渝办发2010153号 渝办发2010153号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XX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 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XX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
39、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六月七日 XX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10135号)精神,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顺利实施,决定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在全市机关、团体、企业(包括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开展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
40、宣传教育培训等能力建设(以下简称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为确保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以建设平安重庆和安全保障型城市为目标,以预防火灾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创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提高单位火灾防控水平,确保全市火灾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的原则,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基础上,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41、提高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夯实社会火灾防控基础,有效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XX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见附件,以下简称建设标准),今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1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三、工作内容 按照建设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督促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单位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
42、消防安全制度和档案。并在此基础上,督促单位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务必实现“四个能力、四个做到”。 (一)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建立防火巡查检查队伍,落实单位防火巡查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委托专业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对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全面检测;对巡查、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立即予以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制订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落实整改资金,限期消除。 (二)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结合实际,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确保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现场员
43、工和志愿消防队能够按照预案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掌握火警应急处置程序和消防设施操作方法。 (三)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方法;在每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正确疏散。 (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消防提示标志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提示场所或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
44、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6月)。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商业、民政、文化广电、卫生、国资、安监、旅游、民防等部门根据本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实际,科学研究谋划,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分管领导和人员,并于2010年6月30日前组织召开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 (二)宣传培训阶段(2010年7月)。 市防火安全委员会根据建设标准,结合各行业特点,制定各行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具体标准,编写XX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集中时间,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