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918724 上传时间:2024-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阅读训练兼作文素材积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文阅读训练及作文素材积累编稿老师:科建宇 审稿老师:李家声 责 编:程彦芳“文化”是现今的热门话题,高三的学生需要从较高的理性角度思考文化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通过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并思考文后问题你或许能得到一点启发。(一)文化是什么(节选)龙应台文化是什么?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

2、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

3、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

4、一点儿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他可以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

5、之间,无处不是“美”。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

6、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1下列对文章意思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是他教养、原则、规范的具体体现。B有文化的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他们有品位,有道德,有智能。C知识水平与文化水平是正相关的,有文化的人一定有知识,没有知识的人一定没文化。D文化底蕴是世代传递、耳濡目染的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渗透在生活中。E在乱世中敢于坚持“价值”与“秩序”,源于内心文化的积淀。2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文化。3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二)拿来主义鲁迅(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

7、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2)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

8、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4)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6)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

9、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7)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8)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

10、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9)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10)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11、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本文题目为“拿来主义”。却在第五段才提出“拿来主义”,前四段讲了什么?有何作用?2第四段中的“抛来”、“抛给”有何区别?3第八段中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概括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4结合第九段、第十段谈谈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附参考答案(一)1A、C2文化是人对他人、对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在生活中的体现。文化即生活。3略(二)1前四段讲了“闭关主义”行不通,因为我们已经被别人用枪炮打破了大门。“送去主义”不可取,首先因为所谓学艺上的

12、东西不值得送;其次因为为子孙后代计,不可送。因此只能施行“拿来主义”。前四段为施行拿来主义做了铺垫。2“抛来”是无恶意的,而“抛给”是有恶意的。从第六段中可看出,“抛给”的东西是对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3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是:徘徊不敢走进门的逃避主义,放一把火烧掉的虚无主义,欣然接受一切的投降主义。4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像鱼翅一样的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要占有,对文化中像鸦片一样有益有害的要用其益,对像烟灯烟枪、姨太太之类有害的东西则要作为反面教材,毁掉遣散。总的来说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文推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

13、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却是祥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对烦恼,您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随口说了一句。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之后一切就恢复正常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超越苦难高三(3) 任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或大或小的苦难,而超越苦难的力量往往来源于对大于自身的事物的关注和责任感。在西方,基督教带来的

14、罪感文化使许多虔诚的信徒忘却个人得失。如那位卖花老人,她之所以笑面烦恼,是因为她将个人烦恼与耶稣的苦难相对比,便满怀希望地接受显得微不足道的个人烦忧。一次与我的一位美国朋友聊天,讲起过去的人生坎坷。说着说着,那位朋友哭起来,告诉我,你我都一样,我们都在报耶稣的恩,替他还债。耶稣是为我们死的。我看她哭得那么投入和虔诚,忽然可以体会她此刻灵魂的解脱与欢乐。人负罪而来到世上,用一生还欠给主的情,这是生命的使命,苦难只会让生命更完整更有力。基督徒能超越苦难的束缚,是因为他们对信仰的责任感远超于对小我的关注。不仅是信仰有如此升华人灵魂的力量,对任何大于自身的事物的责任感都可使人活得更“大”一点,我儿时的

15、玩伴晶晶从小就没了父亲,后来,母亲为挣钱糊口卖假烟而入狱。我跑去看她,她笑脸相迎,让我不知如何开口,只能怯怯地问句:“怎么样?”晶晶说她想明白了,她妈妈在狱中唯一的念想就是她了,有她,妈妈才有勇气坐监狱,才有希望出来。“我为了我妈,也得把日子过好。”她的勇气震撼了我,这对母女互为精神支柱,虽相隔不透风的高墙,却都用心地为对方活着,而完全看不到自己的苦楚了。当有一种力量能使人“忘我”之时,这个人就能愉快地拥抱个人烦忧了。小区外常有一位神态释然的老者,长年露宿街头。晚上睡冰冷的马路,白天背起家当去上访为当兵时不明不白失去的身份和户口。他似乎活在另一个世界。为争回自己的权力,与社会的公正,这位老人已不管不顾自己的物质生活,超脱了肉体的苦痛。我悔于向他投去怜悯的目光,因为我的灵魂未必比他更充实和幸福。每个人都该寻找一份力量来超脱苦难。这份力量可能是信仰,可能是对所爱之人的责任,可能是对社会的关注或任何能让人打开自私的心扉的事物。当一个人能够将目光从自身移开,放于更大些的事或人之上,他/她便能欣然接受并笑对属于自己的苦难了。评析这是一篇会考考场的应试文章,大部分同学写“等待”,写幸福源自平和的心态。任然的立意就高出了一筹:超越苦难的力量源于对大于自身的事物的关注和责任感。接着她又用身边发生的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是篇很好的文章。(指导教师:科建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