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海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 生 简 章一、招生类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二、报名方法及程序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在6月20日-7月10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符合报考条件的本人最高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及报名登记表(样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
2、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10月16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三、资格审查考试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基本要求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的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考生于成绩发布后两周内将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已盖章)、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同时提供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交报考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我校将在录取前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提供虚假信息以及不能及时提供资格审查材料的考生不予录
3、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四、考试1考试时间学位类别考试科目与时间10月26日8:30-11:3010月26日14:30-17:0011月22日9:00-11:00工商管理硕士(MBA)综合能力英语工程硕士GCT/专业课2考试时考生需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件(与报名时所持证件一致)。3考试地点 联考科目考试地点由所在省级学位委员会指定。工程硕士专业课考试地点由我校指定,具体考试安排将于考试前一周在报考学院网站公布。五、录取学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以及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根据考生成绩(含第二阶段测试),综合考查,择优录取。六、联系方式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培养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
4、邮编:210098电话:025-83787338 传真:025-83739219E-mail: hhujdb Web: 附件1:河海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附件2:河海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附件1:河海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一、招生限额工程硕士招生名额不超过650人,其中项目管理领域招生人数不超过100人。二、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
5、理教学的教师。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三、入学考试1第一阶段 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的命题及阅卷工作
6、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2第二阶段 包含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详见附表1,时间安排在11月22日举行,上午9:00-11:00进行专业课考试,下午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试。专业课考试和面试的命题、考试、阅卷均由我校自行组织。四、录取事宜1符合报考条件且已获得学士学位考生达到我校录取条件即可录取。2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领域录取总人数的10%。其中水利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等领域招收工程硕士,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该领域当年录取总人数的20%。五、培养方
7、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按培养方案培养。录取为工程硕士的人员,一律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学习期间仍为原单位的在职人员。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六、培养费用招生领域收费标准招生领域收费标准机械工程3万元测绘工程3万元材料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农业工程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3.6万元软件工程项目管理5万元建筑与土木工程物流工程3.6万元水利工程附表1:河海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及专业课考试科目附表2:河海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附表3:相关学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附表1:河海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及专业课考试科目领域代码及名称专
8、业课考试科目(每个领域任选一门)责任学院及代码085201机械工程机械设计18机电院085204材料工程工程材料学13力材院工程材料学(仅限常州班)18机电院085207电气工程电路06能电院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7计信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85210控制工程电路06能电院085211计算机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7计信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85212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材料力学04土木院工程项目管理基础085214水利工程工程水文学01水文院工程经济02 水电院港口工程03港航院工程移民(仅限移民方向班)09公管院08521
9、5测绘工程工程测量16地学院085217地质工程普通地质学085222交通运输工程港口工程03港航院材料力学04土木院工程项目管理基础085227农业工程工程经济02水电院农田水利学085229环境工程环境工程概论05环境院085236工业工程项目采购08商学院085239项目管理项目采购085240物流工程项目采购附表2:河海大学2014年工程硕士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GCT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机械设计濮良贵 陈国定 吴立言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九版)工程材料(选考一个方向)闫康平主编. 工程材料(金属)(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10、009年;李亚杰主编. 建筑材料(非金属)(第六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工程材料学王晓敏主编. 工程材料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冯博琴主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电路邱关源主编. 电路(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材料力学孙训方主编. 材料力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或其他版本的教材工程经济方国华主编. 水利工程经济学(第一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年工程水文学詹道江、徐向阳、陈元芳编著.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11、年港口工程韩理安主编. 港口水工建筑物(I).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工程移民施国庆主编. 中国移民政策与实践 .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工程测量张正禄主编. 工程测量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普通地质学舒良树主编. 普通地质学(第一版). 地质出版社, 2010年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王卓甫、邱德华编著. 工程项目管理.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或其他版本的教材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 农田水利学(第三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环境工程概论朱蓓丽主编. 环境工程概论. 科学出版社项目采购冯之楹、何永春、廖仁兴编著. 项目采购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附表3:相关学院联系人及联系
12、方式学院及代码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01水文院华老师025-83786614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21009802水电院周老师025-83786922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1009803港航院苏老师025-83786187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1009804土木院曹老师025-83786634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1009805环境院张老师025-83786697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环境学院21009806能电院徐老师025-5809909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江
13、宁校区能源与电气学院21110007计信院周老师025-58099112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1110008商学院朱老师025-5809922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商学院21110009公管院孙老师025-83787376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009813力材院刘老师025-83786751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21009816地学院霍老师025-83787234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9818机电院丁老师0519-85106048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北
14、路200号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机电工程学院213022附件2:河海大学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一、招生限额招生限额100人。二、报考条件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三、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由我校在面试期间单独组织命题和考试,其余2门全国联考。考试大纲: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综合能力,2014年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版)。四、培养方式采取在职不离岗的培养方式,按培养方案培养。录取为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人员,一律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学习期间仍为原单位的在职人员。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五、培养费用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费:16.7万元六、联系方式咨询电话:025-83787455,83787456 传真:025-83733015E-mail:mba Web: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