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选择题(每题4分,11小题,总共44分)1. (2013珠海模拟)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正确;实现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入选;与题意无关。2. (2013淮北模拟)诗经大雅民劳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
2、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较低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目前的小康水平在经济方面也是低水平的,因此A错误。我国目前达到的是总体小康,因此C错误。D项与题干不符,应选B项。(2014界首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但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中之难。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
3、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据此回答34题。3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难以实现B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C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4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目前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程度为71.4%,东部地区为88.0%,中部地区为77.7%。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A低水平的小康B不全面的小康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总体小康【答案】3B 4C【解析】试题分析: 【解析】试题分析:3.题干表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
4、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实现全面小康,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加快发展,B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实现得要晚一些;C错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D不正确,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需要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4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中,东、中、西部实现程度存在一定差距,说明我们目前所达到的小康社会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C入选;A、B均与题意不相符,不选;目前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故D不选。5(2014望江四中高三月考)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
5、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到2012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经济目标”这一题眼即可选出答案,属于文化建设要求。6(2013潜山中
6、学高一期末)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着眼于GDP的增长,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奋起直追,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说法不符合实际。7(2014宿州模拟)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
7、总值翻两番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8(山西康杰中学2013高一期末)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答案】D【解析】
8、试题分析: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必然也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项的说法错误;A、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是题目要揭示的意思。9(铜陵一中2014高三月考)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都符合题意。10(鹰潭一中2014月考)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要求农民必须建设别墅式新农村。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该镇政府的做法()曲解了
9、小康社会的本质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找到了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某镇政府的要求和农民的抱怨都表明该镇政府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符合题意;“找到了”说法错误;“超越了”说法不符合实际。11(2014中原名校模拟)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目前我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帮助1.5亿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是要坚持()A以政治改革
10、为中心,建设民主社会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大力发展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最根本”一词,要从经济上找原因,只有D项符合题干要求。12(箴言中学2014高三月考)近日,国务院要求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看,努力探索这一新路子是为了()A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B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D基本形成
11、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能全面体现探索这一新路子的目的;C项错在“翻一番”,应为“翻两番”;D项与材料不符合。 13(福建三明一中高一2013期末)下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说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建立企业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漫画强调了要重视人的发展,增加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故符合题意。与漫画寓意不符。14(2013南京质检) 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
12、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是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体现,故选B。15.(江西新余一中高三月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简化如下表:传统经济部门 现代经济部门 技术状况 近乎停滞 不断创新 管理状况 依赖经验 依赖制度 劳动力状况 平时过剩 无绝对过剩 资本状况 财产缺乏流动性 财产充分流动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突出“城乡之间”,双方各有特点,宜加强交流,D最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