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
杨集中学
张天荣
2009-5-28
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⑶.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⑵.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⑶.经历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
⑵.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
⑶.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教学难点
1.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3. 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
4.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如何定义?10帕表示什么含义?
二.新课引入:帕斯卡桶裂实验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个大木桶,装满水,盖上盖,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水桶压破了。 那么为什么仅仅几杯水就可以将水桶压破呢?
演示实验:
观察倒水后橡皮膜的变化情况
思考讨论:
(1)橡皮膜为什么会向外凸出?
说明了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产生了压强。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液体为什么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首先了解深度的概念
深度:液体内一点到上面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类比)高度:液体内一点到下面容器底的竖直距离。
A点的深度和高度分别是多少?(16m,7m)
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
1. 构造:u形玻璃管、橡胶软管、探头等。
2. 使用:将探头放入被测液体中,通过u形玻璃管中两个自由液面的高度 差判断某一位置液体的压强大小。(压强计的U型管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越大。)
探究实验1
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
实验步骤: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下一定深度,改 变橡皮膜的朝向,分别记录橡皮朝上、下和侧面时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改变金属盒在水下的深度再做两次。
实验表格
深度(cm)
橡皮膜朝向
高度差(cm)
5
朝上
朝下
超侧面
10
朝上
朝下
超侧面
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 。
探究实验2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把金属盒分别放入两种液体(水和盐水)中,记录U形管高度差,改变深度再做两次。
实验表格:
深度(cm)
高度差(cm)
水
盐水
5
10
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综合以上结论可得出:
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大小,与液体质量(重力)、容器底面积、容器形状等无关
课堂小结
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又具有流动性,故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计可用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反馈练习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