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们都提倡动笔读书,认为这是提高读书效率的最重要的方法。小学语文老师都会重视个性化批注式阅读教学,除了能收到教学实效,还是要实现素质教育的更高层水平: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展开个性化批注阅读呢?这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事。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巨人的花园》时,有一学生发言说巨人建起高大的围墙,以粗暴的态度把孩子们挡在花园的外面,这是很自私的。我说,你可以把你的评价“自私”写在旁边。另外的孩子马上也要写上这个词,我立刻说:“你们不用写,这只是他的感受。你们也许有更恰当更喜欢的词来评价巨人的行为。”有一个学生马上说,这不完全是自私,这是因为巨人太珍惜他的花园了。我说对,你可以写上你的感受:太珍惜。这是人之常情。许多同学都同意这种观点。后来我们读到课文后面时,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巨人发现了花园一直是冬天的原因后,他马上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推翻了围墙,亲吻那个到花园里来玩的孩子,说现在花园是你们的了。其实他本性并不自私,而且也不是愚蠢,他以前对孩子们的粗暴,只是因为他太珍惜他的花园,怕孩子们把花园给毁坏了。当巨人改变自己的错误时,他的善良与可爱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学生读懂了课文后,把对巨人的全面的正确的评价高高兴兴地写在了课文相关句段旁。
课文的批注也是有层次的。我一般分为这几个部分:初读时,数清自然段,把序号写在自然段前,这是为了方便进一步的分段。读明白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后,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写作顺序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段练习,把分段的标志清楚地显示在段落后。第二步的批注就是简单地写上段意了,学生此时应该独立地写出段意关键词了。我可能会板书一部分在黑板上,学生要具有作笔记的能力,这也是批注的一部分。第三步的批注就是在精读课文时 的个性化的理解了。学生划出读得深入的词句,在旁边写出真诚的感受,与一起学习的同学交流,带着目的听老师对课文的讲解,补充自己的批注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而发地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维过程,可以是独到的新颖的看法,可以是对自己读书的进一步鼓励,可以是延伸到的课外知识的补充等等。在读中写,在写中读,深入理解,热爱思想,高贵内心,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钢城二小 四年组 萧飞雪
2014.3.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