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委书记在全委会上的讲话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奋力实现加快发展的新突破徐铁军同志在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县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2004年全县工作的基础上,安排部署全县2005年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保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围绕这个主题,按照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主要就当前形势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讲些意见,向农同志还将重点
2、对2005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做出全面安排。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议报告工作。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和面临的机遇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拼搏奋进,使全县经济增长、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历年来最快、最协调的一年;是实施生态立县、产业XX县区、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成效显著的一年;是全县各级组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的一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7%,经济增长呈现出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85%,公路交通、城镇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委
3、、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继竣工或加快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发展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进一步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70元,农村和农民是历年来发展最快和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5%,企业改革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强劲的增势,工业强县的基础和发展平台进一步坚实。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成功举办中国三沈文化研讨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和谐。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在加快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的征
4、程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2004年工作,在加快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从工作指导思想上讲,有这样几点经验值得肯定和发扬。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工作思路的确立、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推进和落实中,十分注意和注重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于始终,注重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更加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更加重视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两基攻坚,打造三沈文化,加强科技推广,加快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更
5、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更加重视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企业改革,切实加强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促进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正是因为我们在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上较好地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才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和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深入调查研究,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充分顺应民意XX县区情实际,是县委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年初,我们在客观总结近年发展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
6、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XX县区、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通过一年来全县各级的努力奋斗,实践证明,四大战略符合XX县区情实际,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走向,符合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是加快汉阴发展的民主和科学的决策。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保护好、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把人民群众的
7、要求作为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首位,使全县上下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都统一到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上来。同时,也更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四是坚持抓好党的建设这个根本。县委班子带头做起,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县委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切实加强县委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形成了步调一致、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保持了县委工作高效协调运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
8、原则,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检察机关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县委中心学习组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工作,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深入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有利于发展的高度出发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狠刹四股歪风工作,使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9、。五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提空口号、不摆花架子、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从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起,重调研、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继续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纠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坚决反对奢侈之风、浮躁之气、漂浮之疾。进一步创新考核管理机制,坚持县级领导挂联乡镇、企业和重点项目机制,坚持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专项督查、跟踪督查制度,全县各级领导和干部作风显著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落实。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要看到,目前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引导农民进行产业
10、结构调整的力度还需加大;工业经济的总量还不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还未形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重大项目缺乏,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力不够;解决改革过程中引发的信访、群体性上访等新问题的难度加大。我们还要看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领导经济发展的本领还不够强,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很扎实,加快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我们更要看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人才匮乏、投入不足、财政拮据这些长期积累的制约全局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正视这些问题,既要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更应采取积极
11、有效的措施,以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更加浓厚的发展氛围、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的新突破。 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纵深推进县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加快小康进程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加快小康进程奋斗目标,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立县、产业XX县区、工业强县、城镇靓县战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
12、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把汉阴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奋力实现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新突破。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8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3.5permil;以内。实现以上预期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和在执政理念上的飞跃。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当前已进入经
13、济社会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各项建设正处在积聚能量、蓄势腾飞的关键时期,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到汉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我们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发展全局的工作能力,妥善解决好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推动汉阴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和尤为紧迫。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认真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处理好经
14、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加快小康进程的全过程,体现和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和工作中。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四大战略。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审视县情,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立县、产业XX县区、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立足汉阴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生态
15、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起点相对较低的现实,以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基础,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把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强县富民奔小康的突破口,构成了推动汉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一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紧紧抓住了加快汉阴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一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县情实际,在具体实施中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发展,得到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赞同和拥护。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四大战略的指导地位,并结合各自实际,找准推进和落实的着力点
16、和突破口,以更大的干劲,更新的措施继续把四大战略向纵深推进,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思路保持科学性、连续性的基础上,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践反复证明,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能不能迈开步子,打开局面,首先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就能够突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在工作中不断有新办法、新突破、新建树。汉阴的改革、发展、稳定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能否深入,发展能否加快,稳定能否保持,制约因素当然很多,但一个主要阻力,还是思想禁锢和传统积习,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很难迈开大步。我们要保持今年经济社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
17、,就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和经验,大力倡导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挣脱各种阻碍发展的束缚,不怕责难,不怕非议,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今年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认真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去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二是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旺盛的斗志,及时妥善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以新思想、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夺取新成绩。三是要树立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敢于以与时俱进、开拓
18、创新的精神,破除各种束缚,克服思想障碍,努力在各项建设中克难奋进、迎难而上,争创一流;努力以全民思想大解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 三、突出重点实施突破,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是有重点的,就是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汉阴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建设的任务很繁重也很紧迫。立足这样的县情实际,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从大思路上讲就是三句话,即振兴农业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城镇;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三句话的核心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融合互
19、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县域经济总量扩张,实力增强。 (一)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强县上寻求新突破。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对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通过抓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县域经济,解决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确立长期的工业主导思想,把发展经济的重点、经济和效益增长点向工业领域倾斜,把加速工业化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认真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各项措施,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一是要营造工业强县的浓厚氛围。积极应对新的形势变化
20、与新的任务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树立工业化是加快小康进程必然选择的理念,确立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广泛宣传工业,认真研究工业,全力扶持工业,着力壮大工业,形成全民参与大办工业、全社会支持办大工业的浓烈氛围。二是要全面放活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以民资、民智、民力为主的经济成份,其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完全适应汉阴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更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思想上要树立不论哪
21、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业主是谁,有作为就行的四不论观念。在工作中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除体制障碍,放宽从业限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实在在的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真正做到开放、放开、放宽、放活,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迅速壮大。三是要择优扶强骨干企业。着眼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升值,以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天然建材、绿色食品、生物化工、丝棉纺织、黄金矿产五大支柱工业体系中的规模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技术改造、研发新型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努力形成一批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骨干企业
22、群体,尽快形成三五户起决定作用的重点企业。四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把妥善安置职工放在首位,依据有关法律和相关政策,放手引进民营资本通过同业兼并、股份改造、嫁接培植、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尽快使国有企业全部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发展民营经济拓展空间。五是要鼓励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依托月河川道乡镇企业小区的区位、信息、资源、人才、经济等方面优势,以主攻民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资源优势整合,使重点区域在民营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下,实现率先崛起。六是要创新工业经济发展机制。按照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分类考核、有利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乡镇以工业考核为主的复合
23、型考核机制,并切实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调动乡镇抓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要采取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联锻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提拔使用的办法,创新城市经济型干部培养新机制。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一批熟悉工业、能够很好地组织和领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型党员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工业强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以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在加速农业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分而散、大而弱向少而精、优而强转变,进而夯实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
24、变为商品走向市场的纽带,也是带动形成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源动力。当前,汉阴农产品成本高、销售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商品化程度不高。我们要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力争引进一批肉类加工、中药材认证和加工企业在汉阴投资建厂,积极扶持秦龙、秦皖、禾烨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带动畜牧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30万头良种猪、万亩药材基地的发展目标;对缫丝厂、油脂化工厂等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国有集体企业,要采取依法破产、长期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改造,盘活闲置
25、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带动全县8万亩桑园、10万亩油菜、20万亩优良粮食基地的生产;对魔芋、黄姜、葛根、茶叶等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促其迅速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向生产销售的终端商品转变。二是要扩张主导产业。继续按照强牧、提桑、优粮、兴药的思路,组织农民、龙头企业在扩大主导产业种养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蚕桑生产的提质增效,优质粮油生产的改良挖潜,中药材的认证和加工,努力通过12年的不懈努力把汉阴建成畜牧大县、蚕桑强县和优质粮油基地县。三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
26、农民走出土地,走出乡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或经商办企业,或从事服务业,或外出务工。并以此为基础,积累资金,掌握技术,逐步由半农半商、半工半农的兼业户向全工全商的专业户转变,最终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四是要加强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观念,尽快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农技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扩张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示范和推广一批良种良法种养方式和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改良品种、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在
27、推进农村城镇化上寻求新突破。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村城镇化。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县情实际,根据县城、中心集镇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基础,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逐步推进。在县城建设上,要体现城市品位,反映文化内涵,有利产业发展,突出南区开发重点。严格按照市场手段运作,合理经营南区土地、设施等资源,扶持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以多种灵活方式参与南区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吸引更多的人、财、物向县城集中,努力使县城尽快成为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的坚实平台和载体。在中心集镇建设上,重点以完善功能、培育产业为主。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运作办法,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进入集镇投资创业,从而促使境内外各类生产要素向集镇聚集,提升人气,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增长,带动三产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进在户籍、就业、社保等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民和外来投资者进入城镇创业、生活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