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本学期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有一篇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文中讲到了如此一个例子。说有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有非常多来听课,课上得非常成功。课后,就有老师询咨询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预备这节课的?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关于这节课,我预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关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不过,关于这个课题的直截了当备课,或者说现场预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假如一个老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
2、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但是我却发觉,我们周围的老师已经越来越少的读书了。作为老师,经常告诉学生知识有非常大一部分来自于课外的阅读积累,但是,又有多少老师能够坚持不懈的阅读积累的呢? 我们能够看到大师这一理念的再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舞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再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想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一条条建议无一不出现着大师智慧的灵光,指引着为师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合适各个层次老师阅读的作品,深入的理念蕴藏于直白而简约的文字、生动而翔实的案例,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启迪。每一条建议都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大师对话,每每收获颇丰。 尽管今天的教育情势比之大师写作的年代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关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朋友们,还犹豫什么?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成就本人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