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三) ( 第七十章) 一、 简答题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答: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是密切关联相互结合的。一般各国总是先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然后将其纳入国外帐户体系。( 1) 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 范围、 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2) 在核算层次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 原始收人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 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 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的不同主要表现为: ( 1) 国际
2、收支平衡立足于国内编制, 国外账户立足于国外编制; ( 2) 国际收支平衡是对当期对外交易流量的记录, 并不反映对外经济存量的多少, 而国外账户却包括反映对外资产负债存量的账户; ( 3) 关于分类的差别。( 4) 核算目的与分析功能上的差别。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 1) 复式记帐原则。( 2)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价原则。( 3) 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的记录时间原则。( 4) 所有的记帐一般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 5)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个项目的贷方减去借方, 就是相应项目的差额。3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力核算包含哪些内容? 答: 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 1) 人口总
3、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2) 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 迁移) 变动统计。( 3) 人口构成统计。包括: 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人口的经济构成; 人口地区构成统计; 人口的社会构成。劳动力核算包括以下方面: ( 1) 社会劳动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 2) 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 3) 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二、 计算分析题( 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以下是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原始资料: 总产出100万元; 中间消耗60万元; 出口10万元, 其中货物7万元, 服务3万元; 进口5万元, 其中货物3万元, 服务2万元; 居民最终消费26万元, 政府最
4、终消费6万元; 资本形成3万元; 从国外得到原始收入8万元, 付给国外原始收入7万元; 从国外得到经常转移收入3万元, 付给国外经常转移2万元。要求: ( 1)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编制货物和服务账户。 ( 2) 计算国民总收入、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总储蓄, 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 3) 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编制货物服务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解: ( 1)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100-60=40万元 货物和服务账户来源使用总产出 100中间消耗 60进口 5最终使用 45 最终消费 32 资本形成 3 出口 10合
5、计 105合计 105( 2) 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40+8-7=41万元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付给国外的经常转移=41+3-2=42万元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42-26-6=10万元国民经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使用来源最终消费 32可支配总收入 42 居民 26 政府 6总储蓄 10合计 42合 42( 3) 经常项目下: 货物与服务差额=出口-进口=10-5=5万元项目差额贷方借方经常项目 1.货物与服务5105 出口7+3=10 进口3+2=5简要分析: 货物服务贸易顺差5万元, 出口能力较强2某国有如
6、下资料: ( 1) 劳动报酬 0亿元, 生产税21000亿元, 所得税6000亿元, 生产补贴16000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 营业盈余9260亿元,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 2) 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 总消费36000亿元, 总投资11000亿元, 进口1380亿元, 出口1440亿元, 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要求: (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 国民净收入等指标; ( 2) 计算总储蓄、 净金融投资指标。解: ( 1) 国内生产总值: ( 分配法) 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0+( 21000
7、16000) +12800+9260=47060( 亿元) ( 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 14401380) =47060( 亿元)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4706060=47000( 亿元)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4700012800=34200( 亿元) ( 2)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 亿元)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14000+( 30) 11000=2970( 亿元) 3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
8、下列资料( 单位: 亿元) : ( 1) 期内总产出8553, 中间消耗3775, 最终消费3858, 总资本形成889( 其中,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05, 固定资本消耗589) , 产品中出口1124, 进口1093。 ( 2) 期内劳动报酬支出2583, 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 生产税净额601, 其中, 对国外支付产品税5, 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16。 ( 3)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 资本转移净额-3。 ( 4) 期内对国外负债1632, 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00, 短期资本往来132; 金融资产净购买1630, 其中, 长期资本往来1530, 短期资本往来100。根据以
9、上资料: 1计算下列指标: ( 1) 国内生产总值; ( 2) 国民总收入; ( 3) 国民可支配收入; ( 4) 储蓄; ( 5) 国外净资本流入。 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解: ( 1)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 亿元)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4778+( -10-5-16) =4747( 亿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固定资本消耗=4747+1-589=4159( 亿元) 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4159-3858=301( 亿元) 国外净资本流入=总资本形成-( 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
10、 =889-( 301+589-3) =2元( 亿元) ( 2) 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货物和服务帐户来 源使 用总产出进口85531093中间消耗最终产品使用 最终消费 总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净额 固定资本消耗库存增加出口377558713858889905316589-161124总供给9646总需求9646生产帐户使 用来 源中间消耗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本消耗 国内生产净值37754778 5894189总产出8553生产支出总额8553生产总额8553收入形成帐户使 用来源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净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258360115945
11、891005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国内生产净值47785894189收入形成使用总额4778收入形成来源总额4778原始收入形成帐户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支出国民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净收入1647475894158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净营业盈余/混合净收入257359615945891005合计4763合计4763收入再分配帐户使 用来 源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收入47485894159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净收入其它经常转移收入474758941581合计4748合计4748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使 用来 源最终消费支出国民储蓄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储蓄净额3858890589301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国民可支配收入474758941591合计4748合计4748资本交易帐户使 用来 源总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库存增加固定资本消耗( -) 资金余缺889905-16589-2国民储蓄净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301-3合计298合计298金融交易帐户使 用来 源金融资产购买净额1630资金余缺负债净额-21632合计1630合计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