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嫣”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生僻。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嫣、钗”这两个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2、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先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尾曲枉凝眉,师生随曲同唱。同学们来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红楼梦)2.你们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后,课件出示红楼梦简介)3.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清代曹雪芹历经十年所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4.看得出同学们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如宝玉初见林黛玉、黛玉葬花、
3、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今天我们就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红楼梦,了解故事中的人物。5.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红楼春趣)6.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春日里,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谁能猜猜题目的意思?(学生自由猜测)【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做简要介绍都是为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板块二 初读故事,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预设:生1:放风筝。生2:大观园里放风筝。生3:宝玉、黛玉放风筝。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有些词句不好懂,如“放晦气”等。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扫除字词障碍,你会怎么做呢?预
4、设:生1:结合书上的注释或查工具书。生2: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学生读这几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2)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猜测)4.课文中还有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yu)子来。(1)指名学生读句子。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描写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的动作)(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时的忙乱场景,但忙乱中又透出一股欢快劲儿)(3)教师小结:阅读古典名著可不能单看
5、句子的表面意思,要联系前因后果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只读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那么对其中的故事或人物只能一知半解;只有通读全书,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读懂故事的内容,才能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设计意图】本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的意思较难弄懂,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板块三 再读故事,理清人物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2.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很多,快速浏览课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用红笔圈出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宝玉、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3.这么多人放风筝
6、,谁才是中心人物呢?(宝玉和黛玉)为什么说他们俩是中心人物?(因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文字最多)4.为了读懂这个故事,我们还要弄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请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人物简介)5.教师小结:弄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中心人物,就能大致读懂课文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中心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大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板块四 品读课文,感悟形象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2.我们读一个人物,通常要关注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这是一篇
7、略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课件出示l 默读课文,读后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重点说说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在书上做批注。l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文中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她)是一个的人。我是从文中第自然段中的感受到的。l 全班交流汇报。(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3)全班交流汇报。预设:示例1:文中宝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是一个天真、顽皮、率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4自然段“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8、”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请同学们圈出这段话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宝玉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请你用红笔画出宝玉说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宝玉喜欢美人,关爱女性)示例2:文中黛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她是一个生活细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5自然段“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见“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这个动作足以说明她善于观察,心思细腻。3.想要全面地感受人物形象,就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分析。课件出示l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
9、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l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l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l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l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l 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l 指名学生读句子。这是文中描写宝玉的句子,从对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纯真、关爱女性的性格特点)4.文中还有一个中心人物林黛玉。课件出示l 黛玉笑道:“可是呢,
10、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l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指名学生读句子。这是文中描写黛玉的句子,从她的几次“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黛玉聪慧、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5.阅读提示中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6.关于风筝的文章很多,我们来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里的文章风筝。(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7.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非常值得一读。红楼梦原著比电视剧更加精彩,请同学们一
11、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设计意图】围绕中心问题“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来读课文,交流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红楼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出示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但这篇课文是古代白话文,学生自学起来较困难,因此本课采取半扶半放的教法。2.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抓住对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课文的语言特色。3.通过学习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大观园里的这些人对自由生活
12、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必考题】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nu y pi hui p jn ch d y wi cn bo fi t zhn j b xu m u 二、 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风靡一时(m m) 呻吟(yn yng) 提供(gng gng)瞟一眼(pio pio) 单薄(b bo) 外宾(bng bn)骤然(zhu zu) 雹子(po bo) 蜷缩(qun jun)三、 辨字组词。尚(_) 糟(_) 棚(_) 党(_) 槽(_)
13、 鹏(_) 炖(_) 梯(_) 滥(_) 吨(_) 啼(_) 监(_) 四、 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司空见(_)追根求(_) 无独有(_) 见微知(_)锲而不(_)百思不得(_) 打破砂锅(_)1上面词语中,有一组意思相近,它们是_和_。2画“”词语的反义词是 _。3画“_”词语的意思是 _。五、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 即使也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1花生(_)外表不好看,(_)很有用。2许多动物(_)能到很远的地方去,(_)还能认路回家。3(_)医生吩咐不让你多说话,(_)我不让别人打扰你。4(_)是好朋友,我们(_)要按原则办事。六、 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这些年来,我
14、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改为转述句) _2.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改为陈述句) _3.我把一只黄蜂放进蜘蛛的蛛网中。(改为“被”字句) _4.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仿写拟人句) _七、 根据课内外阅读内容填空。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桑娜夫妇、_的老支书和_的鲁迅先生;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_的草原,观看了_的开国大典,见到了_的丁香花2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主人公是_。3本学期我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任意徜徉,我遇到了关心人们生活,期盼丰收的辛弃疾;我遇到了_;我遇到了_。4唐代诗人_在浪淘沙(其一)中运用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
15、的气势,主要诗句是:_,_。5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_”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_”的绚丽春景;领悟到贺知章“_”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_”的爱国热情。(填序号)A捐躯赴国难,视如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作为环保小卫士,请你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号召你们小区的居民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活动,并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说明你的观点。倡议书_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走出黑暗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群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
16、段时突然车厢内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始料不及的人们一下子被搞蒙了。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哭声、喊声、叹息声不绝于耳。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
17、翻找声。“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来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一刹那间,光明消失了,人们又重新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话音刚落,人们
18、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我们得救了!”人们喊着、笑着、拥抱着这时才发现,原来领头人就是列车司机,他的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而脸上却洋溢着笑容。1这篇文章按体裁分属于()A散文B诗歌C小说D戏剧2联系上下文,以下对第自然段中“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一句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今天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黑暗的恐怖,光明的重要性。B今天以前人们不憎恨黑
19、暗,不渴望光明。C今天人们特别憎恨黑暗,渴望光明。D将“憎恨黑暗”和“渴望光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们走出黑暗的强烈愿望。3结合文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自然段中,“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这位妈妈的做法对稳定慌乱中人们的情绪起了一定的作用。B“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黑暗给人带来的极度恐惧,营造了恐怖的氛围。C第自然段中,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但立即又有人大声喊“把火灭掉”。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很惊慌。D“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
20、跟我走!”之所以要“手牵手”,是为了避免车厢里的人们一窝蜂似的往站口涌,确保安全有序。4下面是四位同学读短文后获得的启示,不属于文章所表述内容的一项是()A减少灾难要勇于创新B面对灾难应团结一致C遇到灾难要保持镇静D应对灾难要互相帮助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个字)_6文章结尾才揭示领头走出黑暗的人是列车司机,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_九、 习作。请写一篇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或者运动会。题目自拟。注意抓住某一个精彩的场面来叙述要清楚,情节要合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_参考答案1、挪移 徘徊 僻静 彻底 依偎 残暴 匪徒 占据 剥削 魔鬼 2、m yn
21、 gng pio b bn zhu bo qun3、尚且 糟糕 棚户 党员 水槽 大鹏 炖菜 梯子 泛滥 吨位 啼叫 监视4、惯 源 偶 著 舍 其解 问到底 追根求源 打破砂锅问到底 千载难逢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5、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6、1.老师对我说,这些年来,他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 2.像这样的教师我们会喜欢她。 3.一只黄蜂被我放进蜘蛛的蛛网中。 4.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7、善良 不徇私情 爱憎分明 一碧千里 隆重、庄严 美丽、幽雅 高尔基 阿廖沙 热爱、向往田园生活的王安石 享受万紫千红的春景的朱熹 刘禹锡 夸张 九
22、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C D B A 8、1C2D3C4A5人们齐心救助犯心脏病的人。6合理。因为只有列车司机才知道下一出站口在哪里。放在结尾才揭示,这样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之前关于人群的描写使读者把注意力都放在摆脱困境上,作者有意将人物放置在黑暗的环境里,使读者关注了群体表现而忽视了个体,最后才点明领头人,使得个体人物更突出。9、运动会 “呯”这发令枪声如冲锋的号角,响亮而急促,自然是主菜,而光辉灿烂的主角便是我们这些运动健儿啦! 首当其冲的是50米迎面接力,我这个下酒小菜也混在其中,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似的,“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其它选手也流露出紧张的神情,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
23、试;有的深吸一口气,努力地使自已那颗激动、振奋的心稳定下来;还有的做着充足的准备,全力以赴。 “呯“老师的发令枪犹如轰天雷一般在我耳边炸开,我班同学好似一枚小导弹率先冲了出去,啦啦队传来一片呐喊声。近了,对面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唰”地接过棒,如离弦的箭冲了过去,领先了!不好,一个同学起步慢了一拍,和别人相差了一大截!我的头上渗出了一粒粒“细珠”。摆好姿势,接过棒,如一头渴望第一的小牛,风掠过我的面颊,呼呼作响,看着别人飞奔的身影,我也不觉加快了步伐。最后,我们以良好的成绩,夺下了第一的桂冠。呐喊声此起彼伏,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班的啦啦队挥舞着那充满热情的牌子。因为,我下面要参加400米短跑。 老朋友发令枪又来唱了一喉咙,对手像小鹿冲了出去,我也不甘示弱,奋起直追。可对手们个个人高马大,我也无能无力。跑了一段之后,别人气喘吁吁,脚步也渐渐失去了灵性,我乘机赶了上去。渐渐地,我的步伐也慢了下来,像拖了百斤重的铁,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班级争光!抱着这个念头,我获得了应有的喜悦。在这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春天,我也获得了自已的甜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