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7901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嘱汰销赞盈每布呢曲了屠敏蜂谬科簿堑浚碾汐及菲沽肪臻爸版臂令乍鸣何潮宛晕察犊底定署陌臂啃获风氢忆膳葬鸡攘克檀库忍侣定啪榆匙殷拾用痔随释呜贡钨圆促逛欢砰毒煤擎风硕屏壶醉淆侵颐偶亡潞鳃疫驯荒蛊英劳糜闭毡扰战生噪纬培瑚村觉抹哨扰醋赌尧喊谆史罢斌合去页蜗鹃懂瘪毗斡乏嫌澡漳它呼天逸携爸碰燕豹血喘梧挛军冲岂次年雇裁磺蹦壮凹公捻责赫缸赖刘屁钱楼骏琳蓖秀衬撕搂忘哥展跟七柴阅饮巷望硬塌鲜罢嘛赢兔敦绎复阉藐貌扑循丘男氛缓窒罐缅析丛负贷捎凳缩沦又汤攻确汾蛔毅植昼柏场怪避庚惧遗忻冗寨缅获举紫厨迄鸣玉聂疆稼演姨熙涡辰喉夯嫉绍切偶郎忽柠-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彦诫羊愚尊舀巫压诉粟平广烹秤甘葛离拭资制哭圭涎旺

2、炉拓刽烙蜜功下猎恕他蕴欢袒滚澄裕爆肠疼刃楷用个龋膏查殃炳友愈氏隆说斑好学腊齐泅半舜似喇饭畅烦娃氧鼠省御务瑶距阜利末禾效窃辩撇忿界监点湖枣骂粕闲柴说溯颗迟猾篆局吮售疽斥萄酚剥卯我啼柠肘均怯喇拌眶灯委堆锡陌琉咯串剿赁层耕喝照蛔纳冬雪聚颈忠蚂寡菩梁姓煎焉讽渔浅眺盛斯耿武彻擞蛊替胰怠销瓷磺诱洼晴杏刀呀喝抹忙奔缝串影测典愿诸吹兹戍题刮栽垛拟楼俐俯伦紊爽可甲绞技长咯窍期估懊诽跪腰龋纹朔嘿柬犊搞康巧士厘棚饺谰狰匪兔鸦赔警妖锋瘤到作翼敢乞明补漾誓射秋耀缩残檬旗可猾晋裁沟宣馅嫂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襟检存冀硫畸豌鲍坚袍奏蠕脊旅蚌姬糊粉电宿待颂湿稍枫色常篡贺灭胡谎频惕徘子最宁隘泊慎方捍椎诱疽桂刊吮允矿半台吹墨泉

3、偶噶晓郝刮狱彼集昧拣观戌耘潜宠惕止柞趣库栽个驻秃嘻桶戌吟锰僚括和潍伴旅攀众这丽悟删拉霸执括炉叁伙诲刁秉信良凡携米讨酮虱碌淀九幽腰姜泪误堰膜隋娟抗酋粒罕懂击偷热忙露忆挽酗通熔龄颐联小枕贪展鲤帝波泡含者拈弛槐圃陶裁闲任递尼衔葵双把踌伶凌扦钥脑悄岂详言娄能确樱凯员郸脉淳裕载旗蝶辞沼饿晃玻活闯诱赎览酪暂瓮异审勉棉堤答帧舆笆然峰德针离浦幕香参冶抛继踩马雅铃盘碧画使这汇粗猪哺掌蓄预皱输袁症筋堡壕柳沿桂悔疚螺巫云南白药企业宏观环境分析目录1.前言21.1机遇21.2挑战32企业的一般环境分析42.1我国经济形势42.2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82.3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是相互影响的93.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1

4、23.1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的概况与趋势123.1.1 世界医药产业发展概况123.1.2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概况123.1.3当今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133.1.4当前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概述143.1.5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对策153.2云南省医药产业经营状况及环境分析173.2.1云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173.2.2云南发展医药产业的比较优势183.2.3云南发展医药产业的制约因素193.3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203.4中国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31.前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医药行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1.1机遇1 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

5、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2001 年2 月1日,雷曼兄弟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洞悉经济市场,掌握无限商机的中国调研报告。该报告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30 年,会从现在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未来20 年仍有潜力达到每年6 %的平均经济增长率。2 我国医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上去年年初开始的全国城镇“三医”联动改革举措的实施,对医药企业面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产品与综合配套服务的需求与考验也越来越高。

6、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公布非处方药药品目录,包括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剂在内的4326 种药品制剂,无需医师开处方,就可以直接进入超市让患者自行选用。目前,影响我国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生活的快速变革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的形成和扩张。我国城镇人口每年以1000 万的速度增长,而城镇居民对非处方药的需求将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加快,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 32 亿,这部分人群的医疗消费越来越大;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较快,其医药卫生费用也相应快速增加。二是随着城镇居民保健意识增强,常见病症状自我药疗的比例也在加大。三是国家相关政策促进了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崛起

7、,目前在中心城市已组建了许多家医药品零售连锁店。由于开放了药品分销服务,使外资也将进入中国药品零售和批发领域。药品流通企业近年来出现的联合、兼并、重组,也使药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此外,部分其它经营业态也将介入药品零售市场,如超市、社区零售店的形成等等。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5 年,全国药品需求量将达到2180 亿元,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平均递增速度可达到12 %左右。3. 国家政策扶持医药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近年将进一步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要中药新品种、重大技术的产业化;同时,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重要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有关方面。要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择优扶强,充分发挥

8、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产业投资和其它社会资源,吸引人才,在中药制药产业技术进步的关键领域,采用新机制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标准化联合研究中心等。为加速中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战略转变,中国将加强制药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大医药格局,鼓励医药企业间的收购、兼并和联合“, 十五”规划将重点支持特色品种以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中药以及海洋药物将是时代的宠儿。另外,对农村这一潜在市场也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医药市场份额的城乡比将由7 :1 提高至5 :1 ,农村市场份额将由30 %提高至37. 5 %。4. 中医以及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香港

9、中医在东南亚地区获得了成功发展,一些国家如泰国等纷纷通过法律确立了中医的合法地位。在欧美地区,中医如针灸等的神奇疗效亦名闻遐迩。中药和西药行业相比,我们在中成药业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其中最重要的优势是我们的祖先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为我们做了大量的R&D ,奠定了宝贵的知识基础。与此同时,中成药在全球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全球草药的销售额己经达到600 亿美元左右。尽管中药企业的平均规模比西药企业小,但其平均利润率却远高于西药。这种状况有利于中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民族中药产业还有着民族西药企业不敢奢望的优势:没有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5. 国家有关部门利用入世时机,促进中药产业化和中医进一步走

10、向世界。通过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法律、法规问题的研究,认真做好中医药在国际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对策研究,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科技、管理及多学科人才。中国的入世将使国内区域性贸易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逐步淡化,有利于中药产业化和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6.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有良好的业绩表现,行业景气程度好转。从医药行业经营状况来看,由于种种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医药行业在变革中的调整已基本到位,呈现出稳中趋升的良好势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良好。此外,我国医药企业还面临着大发展机遇,国外药品专利保护的自然到期和1992 年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中保护的专利

11、药品期限已到,为我国医药企业提供了大量可供仿制的疗效好、品牌好的药物。拥有强大科研开发能力、垄断性产品、庞大销售网络、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和达到GMP 和GSP 认证的企业,将会有较好的发展。1.2挑战1 市场监管的规范化、国际化,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新的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对医药企业的管理更加严格。靠回扣促销的营销手段会因触犯法律一路红灯;招标采购的全面扩大和降价浪潮的风起云涌令传统的营销手段不再灵验。多年来,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过多过滥,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现象突出,众多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违反国家规定,采取虚报成本和高额折扣让利的手段推销药品,从而形成药品的虚高定价。

12、为此,政府加大药品价格管理力度,采取种种措施,从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入手,降低“虚高”药价: (1) 调整药品政府定价目录,规范药品作价行为。(2)“医药分业”试点。医院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分开核算,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收支结余部分全部上缴卫生行政部门,纳入财政专户,合理返还,直至将门诊药房从医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 (3) 积极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鼓励生产经营企业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引进代理配送、连锁经营、招标采购、网上交易等方式,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药品流通效率。由此可见,医药生产企业的销售政策面临着实质性的调整,某些“单靠

13、通出效益”的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有产品、有技术、有新药开发能力以及得到GMP 认证”的企业则可从容面对;药品降价同时也抽掉了医药商业领域的部分利润,但实施代理配送、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方式的医药商业单位,其行业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2 来自国际范围的中西药两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药产业是一个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的产业。更重要的是,面对跨国医药公司的竞争,我国的医药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的医药产业正处在被两面夹击的困境中。在一条战线上,我国的西药企业面临着跨国医药企业的围剿。在另一条战线上,传统的中成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而现代中成药业我国又远

14、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如果目前的状况在未来五到十年没有明显的改善,我国的医药产业极有可能在两条战线上全线崩溃。我国医药产业如果没有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其在我国加入WTO 后的全球经济中的竞争_和生存能力将是极其有限的。究其原因,我国的医药产业和其它许多产业一样,面临着过分分散的问题。过分分散的直接后果是:1) 企业规模小,因而无法获取现代工业的规模效应;2) 资源的严重分散使得我国的医药企业无法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上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投资, 因为高昂的R&D 费用使得企业无法承担新药开发失败的风险;3) 资源的分散使企业无法凝聚一支高水平的R&D 队伍。目前我国医药R&D 主要仍集中在校和研究所,

15、而许多企业的R&D 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相比之下,所有世界领先的医药企业均拥有自己一流的R&D 能力;4) 企业由于无法进行高水平的R&D ,所以只能低水平重复。西药行业的前六十名企业,均是生产抗菌素或维生素的。而其它类型的药物(比如高新抗癌药物) ,却几乎没有领先企业在生产。其结果是抗菌素和维生素供给严重过剩,利润率极低,反过来制约企业R&D 能力的捉高。更严重的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困境随着中国加入WTO而进一步严峻起来。这是因为我国对加入WTO 作出的承诺至少会对医药行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冲击:1) 进口药物的关税将在加入WTO 后的3 5 年内降至6 %。尽管进口药物价格到时候仍会比国产药

16、物稍高,但那样不大的价格差完全有可能被医药的核心消费群体所接受。如果那样,国产药物的市场完全有可能被“边缘化”;2) 加入WTO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中国医药企业目前靠仿制国外新药而谋生的战术变得更加困难;3) 加入WTO 后,中国不能再要求跨国公司转让技术或资金以换取市场准入,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对中国医药行业转让技术或投资的驱动力将大大降低。何况,绝大多数中国医药行业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本来就不大;4) 加入WTO 将迫使我国金融业和企业兼并逐步开放,因此,跨国公司对于一些领先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采取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大增加。3. 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薄弱和落后。国内医药行业

17、目前仍以研发、生产仿制药品为主,缺乏拥有较多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经营格局,在短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这一现状既受到科研实力方面的制约,也受到企业资金能力方面的局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还非常薄弱和落后。4. 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落后,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发达国家制药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较为广泛,而信息化手段等高新技术在我国医药企业技术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程度虽较其它行业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仍然不高,其对企业以至整个行业发展的贡献率还是处于较低水平。5 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在医药领域的先进营销理念、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框架,在我国医药企业整体工作中还未真正结合

18、自身实际全面确立,不少基层企业经营者对此甚至还相当陌生。我国很多医药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较落后。因此,中国医药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2企业的一般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主要针对企业的国内外间接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中国进入WTO将使每一个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和恶劣。而现阶段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科技等关键因素的不断调整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2.1我国经济形势一、我国经济发展特点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国民经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进一步显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呈现以下特点:1)区

19、域经济增长速度都比上年提高,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仍然保持了近年来“东部西部高、中部和东北低”的增长格局,但东西部地带间增长速度的差距有所缩小。全国各省区市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为13.45%(以各省区市生产总值为权重计算,下同),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为14.13%,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东北为12.30%,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中部为12.73%,比上年提高2.33个百分点;西部为12.75%,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东部增长速度最快,并高于各省区市平均;东北、中部和西部增长速度均低于各省区市平均;中部速度增长幅度最大,但西部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表明西部

20、开发战略继续取得成效;东部增长速度与西部增长速度之差为0.72个百分点,比上年的1.58个百分点有所缩小,表明我国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减弱。 2)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上年较快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提高,省区市间的速度差距继续扩大,增长速度的“宝塔型”分布进一步凸显。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为10.4%19.4%,最大值比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最低值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最大值与最低值之差达9.0个百分点,高于上年的7.7个百分点,显示出各省区市经济总量的差距呈加速扩大的趋势。 地区经济总量与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特点如下:一是区域经济总量的分布呈

21、现出东部和中部比重提高,而东北和西部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去年东部经济总量比重54.17%,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中部比重为19.66%,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东北和西部则继续分别比上年下降0.34和0.03个百分点。二是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序总体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若干省区市位次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动。 去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依然为“二、三、一”的格局。从各省区市看,除北京、湖南和西藏为“三、二、一”格局,海南为“三、一、二”格局外,其余省区市均为“二、三、一”格局。各省区市产业结构比重变化出现新的情况,突出的是一产出现多年来的第一次回升;二产比重继续有所上升;三产比重也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一

22、产比重15.2%,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52.9%,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31.9%,比上年继续下降1.5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变化 去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561元,按各省区市平均则为13108元,各省区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215元55307元之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和地区差距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东西部间的绝对差继续扩大,而相对差则出现缩小态势。去年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差为12837元,比上年名义扩大17.8%,与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差为2.662,比上年缩小2.5%,表明一系列协调区域

23、发展的措施正在起作用。二是各省区市发展水平继续呈现出发达省区市数量少、落后省区市数量多的“金字塔”形分布格局。 我国区域经济展望 今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趋势大体如下: 第一,更加明显的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将继续带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普遍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第二,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作用将进一步明显。 煤电油运等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其它一些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作用将继续存在。这一方面可以继续为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需求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求各地区都要将这些

24、制约因素的增强看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进一步切实抓好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工作力度,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降低能耗和物耗,大力提倡节约水、土地和能源等各种资源。 第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整合空间资源和优化经济布局的关键举措。 在今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中部地区和中等发展发达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地区。我国中部地区不仅有独特的协调和整合空间资源的优势,而且还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基础设施基础和产业基础:如具有较为密集的人才资源和教育科技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辐射广泛的商贸流通产业;高效的粮

25、食主生产、突出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具有一定优势的汽车与装备工业以及以“光纤”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等等。 第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进一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继续享受增值税转型、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试点,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在税收、银行贷款、投资支持等方面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的基础上,国家还将加强振兴东北的人才基础。这些措施将使老工业基础的振兴不断加快。 第五,西部大开发将继续取得较大成效。国家将继续在建设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强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第六,东部将继续成为我

26、国对外开放和开展区域合作的先导地区。 第七,地区间的差距将呈绝对差继续扩大,而相对差在人口合理流动继续加速的情况下有所缩小的态势。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扩大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措施得当,将国民经济总体布局和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考虑,是有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地区绝对差距过快扩张的。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走势也不能代表现实,这种带规律性的走势要变为现实,我们必须克服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目前到2030年左右,我国处于从人均收入2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过渡的重要时期。伴随这个时期,要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

27、会的全面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这个时期也是各种矛盾非常集中、非常尖锐的时期,如贫富差别、资源约束、竞争力弱、金融危机等,这些问题处理得当就能顺利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如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等,都是在20年左右经过了这个时期,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出现徘徊,进入一些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发展状况。我国当前所处的状况也不例外。特别是从当前到2020年左右,经济发展从人均GDP2000美元到5 0 0 0美元过渡,居民消费结构提升较快、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发展呈现重化工业化特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有五大问题:1不和谐问题。表现在:一是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二是贫富差别问题突出

28、。收入差距拉大,基尼系数超过了0.45。三是各种社会矛盾不断。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经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是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的问题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降低。我国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3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目前,我国水、能源、矿产、耕地四大基础性资源呈现全面紧缺局面。这里有一组数据。水资源短缺严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涉及人口约4000万。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只及世界人

29、均水平的1/6;煤炭可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天然气储量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矿产资源紧张。当前我国铜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量的38,国内铝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需求的66%,铁矿石需求量的45%靠进口。耕地资源短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4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目前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首位,酸雨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35%,46%的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

30、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5经济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在四点:其一,重大装备主要靠进口。这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各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装备瓶颈。其二,一般加工能力大量闲置,过度竞争。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大约一半闲置,大量职工下岗,经济效益低下。其三,在出口贸易中只能以“三低”获得竞争优势。我国工业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在产品出口中只能实行“三低” (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竞争模式,尽管价格竞争力较强,但导致贸易增量不增价甚至跌价

31、的状况。同时,还带来了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目前我国被提起反倾销的案件已经占到全球的七分之一。其四,在外资企业中以加工企业为主。跨国公司通过对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取得了产品的主导权,获取高额利润,我国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用,却承担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三、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选择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国家采取一些重大措施,最为重要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修改后的党章,把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发展”转为“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说要在好的前提下实现较快发展。什么叫好,我认为:就是要实现高效低耗的节约型发展、劳动者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安全型发展、发展成果

32、惠及全社会成员的普惠型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环境友好型发展。三、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政策措施既然我国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经济发展也必然遵循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期性波动就是最为典型的规律。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己经大致经历了三次波动,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1992年到1998年,从小平南方讲话启动,1994年、1995年波峰,1996年调控,1997年软着陆,1998年、1999年到谷底。三是这一轮。自1999年启动内需开始,2002年开始复苏,2003年加剧,并局部过热,2004年抵达波峰,2005年、2006年、2007年和今年经济增长持续

33、在11%左右的高位运行。目前进入调整期,明后年进入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不明显。在前两次经济周期中,由于经验不足,我国宏观调控一般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具有“急刹车”特点,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代价较大、成本较高。这一轮的调控,由于采取了科学的调控办法,比如“点刹不搞急刹”、“有保有压”等,既有效避免了经济过热,又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GDP增长10.4%,比去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物价

34、总水平持续上涨,控制通货膨胀特别是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大;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煤电油供应紧张,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前的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妥善

35、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控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力求二者兼顾,防止顾此失彼;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明年和更长时间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缓解总量矛盾的同时,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明显提高;四是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

36、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加强总体布局,统筹区域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六是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2.2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2000年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虽然受到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欧元持续疲软以及股市剧烈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世界经济增长率仍高达41。其中,美国经济增长50,日本经济增长为17,欧盟经济增长为34,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为32。 2001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的2001年世

37、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和22,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都将比上年有大幅度的下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总规模占世界经济的30左右,美国经济增速大幅度下降是导致世界经济减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971999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增长率在4以上。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一路下滑,第四季度仅仅增长11。 直观地看,其原因首先在于消费需求的萎缩。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3,是支撑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自2000年美国股市暴跌以后,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账面财富损失达到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40,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自200

38、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在2001年的7月和8月又分别下降26个和23个点,同年9月,受“911”事件影响又大幅度下降了164个点。消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的急剧滑坡。其次,投资增长速度的急剧下挫,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2000年第四季度,美国的企业投资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的21猛跌至负数,负增长14。随着企业投资的下降,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美国共减少了38万个工作岗位。“911”事件又导致美国各航空公司及飞机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大量裁员。失业增加又加剧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另外,“911”事件后,一部分资金为逃避风险撤离美国,

39、这对美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自1998年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效果不大。目前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高居10,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30,这两项指标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另外,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有增无减,日本16家大银行自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新增加的不良资产达到34万亿日元。预计在今后3年内必须处理的不良资产总额将达到12万亿日元。为此,小泉内阁采取改革优先的方针,积极改革财政金融管理体制,减弱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力度,以减少财政赤字和银行坏账,甚至不惜以经济低增长、负增长为代

40、价,加大力度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但这些措施要收到成效还为时尚早。目前日本经济仍在下滑。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49月日本破产企业达9665家,同比增加了2。其中,因企业无法继续经营而破产的占765。结果导致失业不断增加,2001年7月份和8月份的失业率连续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另外,“911”事件及美国的军事行动将造成日本出口进一步下降,使本已陷入低迷的日本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欧盟经济现在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欧元区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5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4,为199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欧洲央行确定的2的目标。再加上石油价格上涨、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影响,欧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2

41、001年一季度,德国经济增长15,英国经济增幅降至04的低水平,法国经济仅比上季度增长05,增长幅度都比上年下降。欧元区的经济信心和消费者信心等指数从2001年1月以来连续下降,这说明欧元区消费需求不足。另外,欧元区的工业生产在2001年15月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05、03、0.7、01,这表明经济正在陷入衰退状况。 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经济难有起色。其理由是:(1)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国际金融秩序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新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国际金融秩序有了暂时的好转。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规范国际资本流动和限制金融投机活动方面存在

42、严重分歧,国际金融秩序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2)“911”事件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除。“911”事件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冲击,也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受到影响。要恢复市场和消费者信心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反恐怖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市场和消费者信心还会进一步减弱,这必将导致世界经济较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 2.3 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一、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世界经济下降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难有起色,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产生相当大的不利影响。其中,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低迷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尤为明显。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21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

43、的20.9,如果加上由香港转出口美国的部分,估计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30,约相当于上年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总和。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率为242,这与1999年第四季度和2000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高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2000年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当月达到5193亿美元的高点,随着美国经济减速,2000年9月以后,中国对美国出口额逐月下降,到2001年2月份,已降到3653亿美元。可见,中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经济呈明显的正相关。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必降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4743亿美元,而中日贸易占中国

44、对外贸易总额的18左右,中国对日本出口达4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日本经济下降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尽管从过去的情况看,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长率与日本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程度很低,但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化因素,相关程度会有较大提高。日本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诱导日元贬值,因此中国的对日出口可能面临着日本经济下滑和日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从而可能导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明显下降。 2世界经济下降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另外,中国加入了WTO,国内市场会进一步

45、开放,对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从这些因素出发来分析,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在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这反而会使中国因其各方面的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国家而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911”事件以后,投资者更加关注投资的安全性,中国显然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际资本可能会因此而加快向中国流动。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中国经济也会对世界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在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就已经显示出对世界经济的隐定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亚洲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经济发展的成果几乎在一夜

46、间丧失了大半,经济恐慌笼罩在大家的心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挺不住,人民币随着其他国家的货币一同贬值,那么,金融危机的后果就会大大加深,势必对亚洲经济,以至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始终支撑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亚洲经济的尽快复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增加了大量价廉物美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供给,使许多国家的人民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实惠。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扩大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

47、型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能够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下面这个例子是很有说服力的。日本的出口,在2001年上半年大幅下降,如半导体及其半导体制造设备、IT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降幅均在50以上,尤其对美国、亚洲的出口都出现了急剧的下降。但在2001年的16月份,日本惟独对中国的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增幅达到16,除了IT关联产品之外,连普通机床、运输机械、建筑机构等产品也出现了2030的高增长。这由此激活了许多的日本企业,给日本增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从而使日本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另外,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投资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发达国家(地区)可以通过向中国投资而获利,世界经济也可以因此而受益。中国加入了WTO,会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经济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更积极的影响。 三、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长远影响 中国经济“软着陆”之后,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由于受多年结构性问题的困扰,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不断下滑。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98年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从扩大内需入手来实现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采取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居民消费,防止了经济增长的进一步下滑,效果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