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参加“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842480 上传时间:2024-1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参加“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参加“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参加“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近日,在厅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本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赵乐际在十九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报告,赵克志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李锦斌、刘慧在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和报告,李建中在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等系列文件的精神,积极参加了本次“学讲话、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学习教育活动,收获颇丰。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道也是行为准则,加入中

2、国共产党是自愿的,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党员,就要接受比公民更高的约束标准。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知敬畏才能存戒惧,存戒惧才能守底线,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时刻牢记,受用终身。 作为党员干部,一是要时刻怀揣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才能从制度约束的“不敢”过渡到内在自觉的“不想”。党员干部既要敬畏党纪国法,也要敬畏手中职权,更要敬畏人民群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干部不过是代人民行使公权,无论官位高低,都是人民的

3、公仆,读懂了双方的关系,也就懂得了该如何敬畏人民。作为党员干部,心中对人民有些许敬畏,用权之前才会三思而后行;稍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概念,才会懂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本原则。 二是要时刻心存戒惧之意。领导干部敬畏法度,不是“独善其身”的谨小慎微,不是唯唯诺诺的循规蹈矩,而是一种政治上的成熟,是做人有底线、做事讲原则、做官懂规矩的自觉体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各种现实诱惑增多,意志薄弱者容易滑向欲望的深渊。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党员职责、党纪国法,珍惜自己的岗位,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要做到“吾

4、日三省吾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树好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三是要时刻坚守纪律底线。自古以来,纪律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同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遵守纪律是党员干部的底线。而所谓底线,是人们对人、事、物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底线不仅是衡量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的“标尺”,更是实现人生“不出事”的“警戒线”。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必须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牢记“纪律红线不能触碰、纪律底线不能逾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树立民主意识,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等都坚持集体讨论决定。要守好工作纪律,无论身处哪个地方,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中国共产党曾经依靠严明的纪律实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也必将依靠严明的纪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