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裴介初中 张瑞丽历史发展到今时今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上诸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样也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学习理念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同时也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随之,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多媒体对历史知识的直观再现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研究对象甚为广泛,凡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从远古到现代,都可作综合、分期、分类的研究。多样性、大容量显而易见,然而一堂课的时间又相当有限,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呢?多媒体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
2、手段,使一堂课可以既丰富又精彩,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的历史知识对现代学生来讲是陌生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红军长征吃树皮、野菜不能理解,更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长征。爱国教育就成为空谈。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是教师利用电脑辅助手段,采用音响、视频、图象、动画、网络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直观展示历史活动:原始部落是一个什么样子,丝绸之路都要经过哪些国家,沿途都会遇到哪些事情尤其对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世界历史知识更具有强大的直观功能:通过视频资料,学生们认识并了解了玻利瓦尔、斯巴达克起义等历史人物及事件。在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8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其
3、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 1.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学生在初中教材或课外读物中大都已接触过,如果利用电教媒体,把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起到较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如拉美地区的民族独立这段教材,如果按照老一套,来讲述它的背景、经过、影响等,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的
4、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一个显著的特点。利用这一点,学习的内容、进程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把握。例如拉丁美洲的独立这个课件,就“独立的经过”这部分内容,我就把它分成独立前的背景、独立的经过、独立后的影响几大块,每一块中又分为若干小块。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学习内容。3.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而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网络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知识
5、面得以拓宽,新信息及时获取。比如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时,我布置了“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怎样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网上寻找答案,结果获取的知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无法比拟的。有些学生介绍的内容甚至连教师都前所未闻。通过网络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使历史课更富有吸引力,学生们也乐在其中。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整合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可实现以下功能:1、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现象,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性。3、可以拓展历史知识,增大容量
6、,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与和开放性。 4、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化。增强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的内容体现了整合的不同,下面我就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整合的内容进行以下说明:(一)、文字资料: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将适量的课外资料如史料、新闻带进课堂,从而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讲到重点难点时立即出题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巩固和记忆。再如每节课前针对上节内容设计一些抢答题,既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印象又活跃课堂气氛。 (二)、图片资料:应用广泛,资源丰富。
7、可以再现历史,创设历史情境。但是,教师要有选择的使用。图片不益多,但求精,选择典型的能够说明问题的。图片质量要好,颜色要清晰。再配合适当的文字资料,讲解或提问,可以提高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北京人,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来概括北京人的体貌特征,还有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立体感很强,再如讲到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一张过程图,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这一过程,体现了劳动在转化中的地位。 (三)、动画素材: (1)动态地图 它的功能在于模拟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方位的变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观刺激较大。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请学生复述事件的过程,老师模拟演示,
8、甚至同学自己操作,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只要备课时设计合理,将会使学生思维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示,也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如“丝绸之路”路线图,这是本课的难点,不但路线复杂,还涉及古今地名的变化,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来化解这一难点。 (2)动画短片 有情节的动画短片是学生相当感兴趣的素材之一。观看时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热情高涨也愿意思考。教师要精心选择,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有讨论价值的动画。例如:在讲科举制度的时候,我选择了儒林外史中的故事范进中举。(放)观看后教师及时点拨,请同学们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使学生笑过之后平静的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得出结论,科举考试成
9、为读书人唯一追求的目标,以及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创造力的摧残。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动态模拟:在文化史中,一些难点问题如科技发明,很多实物已不存在或难以展示,教师在讲述工作原理的时候难度也很大,这时,就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实物,边讲边演示,形象,生动,逼真的化解了难点。如地动仪和筒车,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4)游戏互动 通过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或分组竞赛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成功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造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历史课堂更有生气和活力,又巩固了历史知识。(四)、影音资料在授课过
10、程中适当摘录视频、音频材料,再配以相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讲到甲午战争时,可以选播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之战”的片段,从而将邓世昌等英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跨越时空界限,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会为英雄的牺牲而叹息,为日军的侵略行径而愤慨。这样,既加强了教学的感染力,也达到了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的目的。对于历史学科,这样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注意选取影片而不是实录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历史影视剧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总之,运用这些手段能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对学生在知识、情感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