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8022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B11∕T 978-202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080.01 CCS A 1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9782023 代替 DB11/T 9782013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report for cleaner production in service sector 2023-12-25 发布 2024-04-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978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编制原则.2 5 总体要

2、求.2 6 正文编写技术要求.2 附录 A(规范性)报告封面及内封面内容.10 附录 B(规范性)报告正文内容框架.12 附录 C(规范性)报告编写排版要求.14 附录 D(资料性)资料性用表.16 DB11/T 978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9782013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与DB11/T 978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引言(见2013年版的引言);b)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c)修改了规范性

3、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的第2章);d)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清洁生产目标实施期(见第3章,2013年版的第3章);e)增加了编制原则(见第4章);f)修改了总体要求,具体要求见附录A、B、C(见第5章,2013年版的第4章);g)修改了正文编写技术要求,结合服务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的特点,对技术要求进行调整(见第6章,2013年版的第5章);h)增加了碳排放相关技术要求(见6.4.1.6);i)增加了审核重点概况、平衡实测和分析相关技术要求(见6.5);j)修改了方案的产生与筛选,对未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审核且审核期超过两个自然年的和未能通过评估的情况提出了相关技术要求(见6.6,201

4、3年版的5.6);k)修改了方案的确定,中/高费方案按照技术路线简单的和复杂的分别进行分析(见6.7,2013年版的5.7);l)增加了附录 A 报告封面及内封面内容和附录 B 报告正文内容框架(见附录 A、B);m)修改了附录 C 报告编写排版要求和附录 D 的部分表格(见附录 C、D,2013 年版的附录 A、B);n)删除了 2013 年版附录 C 清洁生产方案效益计算方法、附录 D 清洁生产方案经济可行性分析方法、附录 E 服务业单位简况表、附录 F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节能减排)绩效统计(2013 年版附录的 E、D、E)。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

5、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能源学会、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堃、李靖、王圣典、陈达、孙晓峰、李忠武、杨侯剑、宁可、刁晓华、于承迎、韩兵、肖晓峰、李晓丹、吕泽瑜、韩一叶、高山、孙慧。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于 2013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1/T 9782023 1 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原则、总体要求、正文编写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服务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6、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DB11/307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T 1195 固定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 DB11/T 1785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 服务业 DB

7、11/T 1769 用水单位水计量与统计管理规范 DB11/T 1935 服务业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清洁生产审核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碳排放量、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3.2 审核期 audit period 开展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起始日期到结束日期的时间段,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3.3 审核基准期 benchm

8、ark year of audit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当年的上一个自然年。3.4 审核考察期 review period of audit DB11/T 9782023 2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包括审核基准期在内、以审核基准期回溯三个自然年的时间。3.5 清洁生产目标实施期 period for achieving cleaner production goal 开展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为完成全部清洁生产目标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段。4 编制原则 报告编制工作应与服务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步进行、相互配合。审核过程和结果应在报告中真实、准确体现。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9、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围绕“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目标,促进审核工作的推进,突出审核绩效。5 总体要求 5.1 报告封面及内封面要求 报告封面及内封面内容应符合附录A要求。5.2 报告正文内容框架 报告正文内容框架应符合附录B。5.3 编写排版要求 报告的编写排版应符合附录C,并正反面打印。6 正文编写技术要求 6.1 前言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有关部门对服务业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b)本轮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审核时段划分(包括:审核期、审核考察期、审核基准期、清洁生产目标实施期);c)历次审核情况,上一轮审核时间、审核重点、方案实施及绩效情况、审核目标完成情况、持

10、续清洁生产情况、上一轮审核评估专家意见、拟实施方案完成情况等;d)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依据的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文件。注1:若同一法人包括不同管理区域的经营地址,或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管理区域,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应予以说明。注2:未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审核且审核期超过两个自然年的,应调整审核基准期;未能通过评估的,审核基准期应为重新开展审核工作的上一自然年。6.2 单位概况 6.2.1 单位简况 DB11/T 9782023 3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成立时间、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b)改制或机构变化、经营范围变化等发展历史;c)行业类别、经营范围、经营管理情况(自主管理、委托管

11、理、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等);d)获得清洁生产相关荣誉情况。6.2.2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单位注册地址、经营地址(审核范围内所有地址);b)经营场所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c)主要经营场所平面布置情况,绘制平面布置图,并注明主体建筑、主要经营区域、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主要废气和废水排放口。6.2.3 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情况,应包括资源、能源及环保管理部门;b)绘制组织机构图,明确审核主体、隶属关系情况;c)单位在册人员构成情况;d)资源、能源及环保管理制度等制订与执行情况。6.3 审核准备 6.3.1

12、 领导参与及审核机构设置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单位领导对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重视及所做的工作;b)单位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情况,编制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构成与职责分工表(见表 D.1)。6.3.2 审核工作计划及宣传培训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本轮审核时间和工作计划情况(见表 D.2);b)本轮清洁生产宣传、培训的对象、时间、方式、内容等情况。6.4 预审核 6.4.1 单位经营情况 6.4.1.1 服务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服务全流程,绘制流程图,标注各环节使用的主要物料、主要碳排放源、产生的污染物具体名称,说明各服务单元的内容、流程、设施设

13、备、物料进出、产生的污染物等情况。6.4.1.2 主要设施设备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DB11/T 9782023 4 a)主要和辅助设施设备情况说明(见表 D.3);b)给排水、配电、供气、供热、制冷、照明等公用辅助系统情况;c)主要建筑物围护结构情况;d)高耗能设备使用和淘汰情况,列表说明(见表 D.3);e)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f)节能、环保、节水、低碳设施设备应用情况。6.4.1.3 经营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审核考察期单位经营运行情况、服务业务量、产值(营业收入)等情况及分析。6.4.1.4 原辅材料消耗及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审核考察期主要原辅材料及有毒

14、有害原辅材料的购置、贮存、使用情况及分析,编制审核考察期原辅材料消耗表(见表D.4);b)原辅材料消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6.4.1.5 水资源消耗及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取水来源、用水性质、用水量、回用去向、回用率、排水去向、重点用水环节或设备设施等情况;b)根据行业特点选用审核考察期各单元用水占比、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面积取水量、人均取水量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c)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应分析审核考察期水资源逐月使用情况和重点用水环节的耗水情况,说明节水技术应用情况及水平衡测试开展情况;d)水资源消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6.4.1.6 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15、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能源来源、能源类别、使用量及使用环节等情况;b)根据行业特点可选用审核考察期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单位面积能耗、人均能耗等指标进行分析;c)重点用能单位或超能耗限额单位应分析审核考察期各项能源逐月消耗情况和重点用能环节能耗情况,节能技术应用情况及能量平衡测试开展情况;d)可再生能源、余能资源利用等情况;e)按照 DB11/T 1785 相关要求核算单位审核考察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进行分析;f)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6.4.1.7 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见表 D.5);DB11/T 97820

16、23 5 b)审核考察期内环境守法及整改情况;c)废气、废水及噪声等主要污染源产生、收集、处理、排放情况,与 GB 12348、GB 37822、DB11/307、DB11/501、DB11/T 1195 等标准的对标情况,绘制废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并分析说明(见表 D.6表 D.11);d)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理处置等情况(见表 D.12、D.13),与 GB 18597 等标准的对标情况;e)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6.4.2 清洁生产现状水平分析 6.4.2.1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符合性分析 与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符合性分析,不符合项应提出改进

17、措施(见表 D.14)。6.4.2.2 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文件进行对比,开展清洁生产水平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6.4.3 确定审核重点 确定审核重点并说明确定原因。6.4.4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并说明设置依据(见表D.15)。6.4.5 预审核阶段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汇总 梳理预审核阶段发现的问题,提出预审核阶段备选方案,编制预审核阶段备选方案汇总表(见表D.16)。6.5 审核 6.5.1 审核重点概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分析开展物料、水、能量、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实测的必要性,根据分析结果开展必要的平衡实测工作;b)审核重点服务流程图、流程说明、产

18、排污节点、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和输入输出物质情况;c)审核重点主要存在的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问题。6.5.2 审核重点计量器具分析 单位计量仪器/监测仪器的分布、配置、使用、维护、统计与管理等情况,编制审核重点计量器具统计表,与GB 17167、DB11/T 1769等标准的对标情况,应以图文分析说明。6.5.3 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实测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物料平衡实测项目、实测点位、实测工具、实测方法、实测时间和周期、实测数据等情况;DB11/T 9782023 6 b)依据实测和平衡测算结果绘制物料平衡图表;c)根据物料平衡测试结果进行问题查找及原因分析,编制物料损失原因分析表(见表

19、 D.17),提出改进措施。6.5.4 审核重点水平衡实测和分析 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和超过用水定额单位应按照 DB11/T 1935 开展水平衡实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水平衡实测项目、实测点位、实测工具、实测方法、实测时间和周期、实测数据等情况;b)依据实测和平衡测算结果绘制水平衡图表;c)根据水平衡测试结果进行问题查找及原因分析,编制不合理用水原因分析表(见表 D.17),提出改进措施。6.5.5 审核重点能量平衡实测和分析 重点用能单位和超过能耗限额单位应按照 GB/T 3484 开展能量平衡实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能量平衡实测项目、实测点位、实测工具、实测方法、实测时间和周

20、期、实测数据等情况;b)依据实测和平衡测算结果绘制能量平衡图表;c)根据能量平衡测试结果进行问题查找及原因分析,编制不合理用能原因分析表(见表 D.17),提出改进措施。6.5.6 审核重点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实测和分析 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单位应开展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污染因子平衡实测项目、实测点位、实测工具、实测方法、实测时间和周期、实测数据等情况;b)依据实测和平衡测算结果绘制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图表;c)根据特征污染因子平衡测试结果进行问题查找及原因分析,编制污染产生原因分析表(见表D.17),提出改进措施。6.5.7 审核阶段清洁生产方案产生

21、与汇总 梳理审核阶段发现的问题,提出审核阶段备选方案,编制审核阶段备选方案汇总表(见表D.16)。6.6 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6.6.1 方案产生、汇总和筛选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编制方案产生阶段备选方案汇总表(见表D.16);b)明确无/低、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划分依据;c)汇总各阶段备选清洁生产方案,编制筛选后可行清洁生产方案汇总表,并对筛除方案进行原因说明,编制筛除方案汇总表(见表D.18、D.19)。注:未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审核且审核期超过两个自然年的和未能通过评估的单位,审核基准期调整前产生的方案可算作本轮审核产生的方案。DB11/T 9782023 7 6.6.2 初步可行的中/

22、高费方案 对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进一步筛选和确定,编制中/高费方案权重总和计分排序表(见表 D.20)。6.7 方案的确定 6.7.1 技术路线简单的中/高费方案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方案名称、方案内容、工作原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6.7.2 技术路线复杂的中/高费方案 6.7.2.1 方案介绍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方案名称,方案内容,包括方案实施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等。6.7.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可选技术路线与国家、地方节水、节能、降耗、减排等政策符合性分析;b)可选技术路线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成熟性对比分析,介绍所选技术的技术原理、工

23、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等;c)技术可行性分析结论。6.7.2.3 环境可行性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可选技术路线实施后产生环境效益的预测及对比分析,如节约能源资源效益、污染物减排效益、二氧化碳减排情况等(含数据来源、核算过程及依据);b)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6.7.2.4 经济可行性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可选技术路线的投资估算及回收期、净现值等指标计算(含数据来源、核算过程及依据),对于只有环境效益、无经济效益的,可不做经济可行性分析;b)经济可行性分析结论。6.7.2.5 备选方案可行性结论 综合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分析结论,确定备选方案是否可行。6.7.3 推

24、荐最佳的中/高费方案 根据可行的中/高费方案技术、环境、经济的分析结论对方案进行排序,推荐最佳的中/高费方案。6.8 方案的实施 6.8.1 已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DB11/T 9782023 8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已实施方案成果,其中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应有详细计算过程和依据(见表D.21、D.22),应附方案实施前后图片。6.8.2 拟实施方案预期成果汇总 拟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见表D.21、表D.22)。6.8.3 全部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全部实施方案成果(见表D.21、表D.22)。6.8.4 清洁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编制已实施方案成果与清洁生产近

25、期目标完成情况表(见表D.23);b)编制全部方案成果与清洁生产中远期目标完成情况表(见表D.23)。6.8.5 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审核期年度经营状况、资源能源消耗状况、环境保护状况等情况;b)与所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文件对比,说明指标项目改善提升情况;c)编制审核期指标值与基准期值、清洁生产近期目标完成情况表,分析审核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6.9 持续清洁生产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本轮审核遗留问题和解决思路,持续提升和改善的具体方向和指标;b)宣传培训计划,合理化建议活动计划;c)持续清洁生产工作的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及奖励机制等保障措施。6.10

26、审核结论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已实施方案完成情况及绩效,审核目标完成情况;b)拟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及绩效,审核目标预期完成情况;c)审核完成后单位清洁生产水平现状评价。6.11 附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清洁生产审核登记表及评估申请表;b)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c)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清洁生产奖励管理办法;d)审核基准期内废气、废水、噪声检测报告;e)所有类别危险废物最近一次转移联单;f)未通过本轮审核的专家组意见及修改说明;DB11/T 9782023 9 g)持续清洁生产文件;h)参加审核人员的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合格证书;i)其他审核证明材料。DB11/T 9782023 10

27、 附录A (规范性)报告封面及内封面内容 A.1 封面内容 北京市XXXX年强制性/自愿性审核 XXXX单位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审核报告评估版本)“评估版”(申请评估报告)“评估修改版”(根据评估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告)“报批版”(修改完善后并通过专家复审报告)带单位LOGO或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单位名称 咨询机构名称 审核报告提交时间20_年_月 A.2 内封面内容 表A.1 服务业单位和咨询机构联系方式表 服务业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咨询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DB11/T 9782023 11 表A.2 服务业单位参加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人员表 姓名 职务/职称 部 门 签字 表A

28、.3 咨询机构参加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人员表 姓名 项目职务 单位职务/职称 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证书号 签字 表A.4 服务业单位和咨询机构诚信承诺 XXXX(服务业单位名称)承诺:我们对本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存在弄虚作假内容。本报告的结果部分经审查同意后可以公开。(盖章)XXXX(咨询机构名称)承诺:我们对本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盖章)DB11/T 9782023 12 附录B (规范性)报告正文内容框架 B.1 报告正文内容框架 目次目次 前言前言 第第1章章 单位概况单位概况 1.1 单位简况 1.2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1.3 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情况 第第2章章 审核准备

29、审核准备 2.1 领导参与及审核机构设置情况 2.2 审核工作计划及宣传培训情况 第第3章章 预审核预审核 3.1 单位经营情况 3.1.1 服务流程 3.1.2 主要设施设备情况 3.1.3 经营情况 3.1.4 原辅材料消耗及分析 3.1.5 水资源消耗及分析 3.1.6 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3.1.7 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3.2 清洁生产现状水平分析 3.2.1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符合性分析 3.2.2 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3.3 确定审核重点 3.4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3.5 预审核阶段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汇总 第第4章章 审核审核 4.1 审核重点概况 4.2 审核重点计量器具分析 4.

30、3 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实测和分析 4.4 审核重点水平衡实测和分析 4.5 审核重点能量平衡实测和分析 4.6 审核重点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实测和分析 4.7 审核阶段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汇总 第第5章章 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5.1 方案产生、汇总与筛选 5.2 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 第第6章章 方案的确定方案的确定 DB11/T 9782023 13 6.1 技术路线简单的中/高费方案 6.2 技术路线复杂的中/高费方案 6.3 推荐最佳的中/高费方案 第第7章章 方案的实施方案的实施 7.1 已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7.1 拟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7.3 全部方案实施成果汇总 7.4 清洁

31、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7.5 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 第第8章章 持续清洁生产持续清洁生产 第第9章章 审核结论审核结论 附件附件 DB11/T 9782023 14 附录C (规范性)报告编写排版要求 C.1 报告封面 C.1.1 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A4 打印纸纵向纸形页边矩:上 3.5 厘米、下 3 厘米、左 3 厘米、右 3 厘米、装订线 0 厘米、页眉 2.5 厘米、页脚 2 厘米;b)按封面内容从上到下顺序依次为:1)北京市 XXXX 年强制性/自愿性审核:黑体字小三号,1.5 倍行距,段前间距为 0,段后间距为 0.25;2)报告名称:当一行能放下时,方正大黑简体小初

32、,行距最小值 18 磅,段前间距为 0,段后间距为 0.25。当一行不能放下时,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另起一行,并视情况选择合适字号进行调整,其它排版要求不变;3)审核报告评估版本:方正魏碑简体一号,行距最小值 18 磅,段前段后间距为 0;4)代表性插图:图框高和宽以清晰展示、美观为要求,位于页面左右居中位置;5)单位名称、咨询机构名称及时间:黑体字小三号,1.5 倍行距,段前间距为 0,段后间距为 0.25。C.2 内封面 C.2.1 页面设置 A4打印纸纵向纸形页边矩:上3.5厘米、下3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装订线0厘米、页眉2.5厘米、页脚2厘米。C.2.2 表格排版 表格排版应符

33、合以下要求:a)表格标题:中文为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字体、四号、粗体字,1.5 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 0;b)表中内容标题:中文为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粗体字,1.5 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 0;c)表中其它文字内容:中文为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1.5 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 0。C.3 目录 目录章节标题仅编至三级。中文为仿宋_GB2312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

34、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C.4 正文 C.4.1 页面设置 DB11/T 9782023 15 正文排版应符合以下要求:a)A4 打印纸横向纸形或纵向纸形页边矩:上 3.5 厘米、下 3 厘米、左 3 厘米、右 3 厘米、装订线 0 厘米、页眉 2.5 厘米、页脚 2 厘米;b)页眉左边项目单位及报告名称,右边所在章名称;仿宋体,5 号,数字及英文字母则为 Times New Roman 体;c)页脚页码居中。C.4.2 章节标题 章节标题排版应符合以下要求:a)使用“样式”编辑标题,不要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编辑标题;b)标题为 1.5 倍行距,首行缩进 2 字符,段前 0.

35、5 行,段后 0 行;c)标题共为四级,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下级标题均为仿宋_GB2312 体、小四号;d)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C.4.3 正文文字 正文文字排版应符合以下要求:a)段落设置:左右无缩进,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 2 字符”,间距段前、段后均为 0,行距为“1.5倍行距”;b)正文文字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小四;c)文中所列编号依次为如“(1)”、“1)”、“”等;d)文中各种计量单位能用英文字母表示的一律用字母表示。C.4.4 表格 表格排版应符合以下要求:a)表格内文字仿宋_GB231

36、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0.2 行,段后 0.2 行;b)正文中插入的表格列宽与正本一致对齐。若列表一页不全,接续页采用“标题行重复”;c)紧接表格的段落、标题空一行;d)表格均按章节编号,如“表 1-1”或“表 6-5”等;e)表格编号及标题,文字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小四,段前、段后均为 0,行距为“1.5 倍行距”。C.4.5 图件 图件排版应符合以下要求:a)图名放在图下,文字仿宋_GB2312 体、小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均为 0,行距为“1.5 倍行距”;b)

37、流程图中文字采用仿宋_GB2312 体、数字及英文字母均为 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居中;c)图按章节编号,如“图 1-1”或“图 6-5”等;d)正文中插图要求清晰,要有页码,编在报告中间相应位置。C.5 附件 附件内容排版要求与正文排版要求相同。DB11/T 9782023 16 附录D (资料性)资料性用表 表D.1表D.23给出了资料性用表。表 D.1 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审核工作小组成员构成与职责分工表 姓 名 职 务 部 门 小组职务 职 责 表 D.2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表 工作阶段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负责人 审核准备 预审核 审 核 方案的产生与筛

38、选 方案的确定 方案实施 持续清洁生产 表 D.3 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配置情况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主要参数 设备数量 出厂时间 年均运行时间 表 D.4 原辅料消耗情况 原料名称 主要成分 使用环节/部位 审核考察期消耗量(单位)备注 年 年 年 DB11/T 9782023 17 表 D.5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单位名称 排污许可管理类别 许可证编号 行业类别 有效期限 发证日期 表 D.6 水污染物产生、处理及监测情况表 类别 产污环节 特征污染物 收集方式 处理/处置方式 废水 表 D.7 废水主要污染物及防治设施表 产生设施或环节 主要污染物 污染防治设施 设施名称 数量 处

39、理工艺 处理能力 表 D.8 审核考察期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份 监测点位 污染物 执行标准及级别 排放浓度(mg/L)年废水排放量(m3/a)年污染物排放量(t/a)排放 去向 检测报告编号 监测值 标准值 表 D.9 大气污染物产生、处理及监测情况表 类别 产污环节 特征污染物 收集方式 处理/处置方式 废气 表 D.10 废气主要污染物及防治设施表 产生设施或环节 主要污染物 污染防治设施 设施名称 数量 处理工艺 处理能力 DB11/T 9782023 18 表 D.11 审核考察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采样点 污染物名称 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执行标准 排气筒高度(

40、m)废气排放量(m3/a)污染物排放量(kg/a)检测报告编号 监测值 标准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表 D.12 废物产生、处理及处置情况表 类别 产污环节 危险废物名称 处置方式 贮存场所 一般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表 D.13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量 一般固体废物名称 年 年 年 产生量(t/a)处置量(t/a)产生量(t/a)处置量(t/a)产生量(t/a)处置量(t/a)危险废物 名称 类别编号 年 年 年 产生量(t/a)处置量(t/a)产生量(t/a)处置量(t/a)产生量(t/a)处置量(t/a)表 D.14 与国家、地方法规政策不符合情况表 法规政策名称 条款号 主要内容 不符合情况说

41、明 表 D.15 清洁生产审核目标设置表 指标分类 指标项 现状值 近期目标 中(远)期目标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资源类指标 能源类指标 减排类指标 其它类指标 DB11/T 9782023 19 表 D.16 预审核/审核/方案产生阶段备选方案汇总表 序号 方案类型 方案名称 存在问题 方案主要内容 表 D.17 物料/水量/能源损失原因、污染产生原因分析表 物料名称/用水类别/能源介质名称/污染物因子名称 部位/环节 影响因素 原辅料 和能源 服务 流程 设备 过程 控制 服务 废物 特性 管理 员工 表 D.18 可行清洁生产方案汇总表 方案编号 方案类型 方案名称 存在问题

42、 方案主要内容 预计投资 表 D.19 筛除方案汇总表 方案编号 方案类型 方案名称 方案主要内容 筛除原因(不可行原因)表 D.20 中/高费方案的权重总和计分排序表 权重因素 环境可 行性 经济可 行性 技术可 行性 可实 施性 总分(RW)排序 权重(W)方案得分 方案 1 R RW 方案 2 R RW 方案 3 R RW 方案得分 R=1-10 DB11/T 9782023 20 表 D.21 已实施/拟实施方案成果表 方案编号 方案分类 方案名称 投资 完成时间/预计完成时间 实施成果/预期成果(计算过程)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表 D.22 清洁生产已实施/拟实施方案成果汇总表 方案分类 数量 方案数量 投资金额 环境效益汇总 经济效益汇总 无/低费方案 中/高费方案 表 D.23 清洁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分类 指标项 现状值 审核期值 近期/远期目标 方案成果 近期/远期 目标完成情况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节约资源类 节约能源类 污染物减排类 其它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