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995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0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201∕T 484-2016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武汉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ICS 65.150 B B 52 武汉市地方标准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2016-04-28 发布 2016-05-28 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01 DB4201/T 484-2016 DB4201/T 484-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相忠、邹桂伟、况开河、唐德文、李忠、黄天乐、梁宏伟、王丹。DB4201/T 484-2016 1 克氏原螯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2、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成虾饲养(含幼虾投放模式和亲虾繁养模式)、病害防治、越冬、捕捞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武汉市范围内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健康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条件 3.1 养虾池塘环境要求 养虾池

3、塘应是生态环境良好,周边环境安静;池塘底质有毒、有害物资限量应符合NY 5361的要求。场地选择应临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水体光照充足,养殖区域及水源上游无对养殖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且交通便利。3.2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异臭、异气、异味。水质指标应符合GB 11607和NY 5361的规定。3.3 防逃设施 池塘池埂顶面四周用石棉瓦、塑料板、塑料薄膜或网片等材料埋入土中。其中地面以下15cm25cm,地面以上 40cm50cm。每隔 1m 用竹木桩支撑固定。3.4 水草移植 池塘中水草覆盖面积应占养虾池总面积的 40 60。4 成虾饲养 4.1 幼虾投放模式 4.1.1

4、成虾池条件 DB4201/T 484-2016 2 4.1.1.1 成虾池每口面积为 3334 m212300 m2,长宽比以 3:2 或 2:1 的长方形为宜。池底向出水口倾斜,池深为 2.0 m2.5 m,保持水深 1.5 m2.0 m 为宜。池埂四周有防逃设施;池埂坡比以 1:3 左右为宜。4.1.1.2 池中种植水生植物(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水生植物占池底面积的60 左右。4.1.2 微孔增氧设置或增氧机配备 4.1.2.1 养虾池一般按每 667 m2水面 配备风机功率 0.15 kW,实际安装时可依水面面积来确定风机功率大小。4.1.2.2 如使用增氧机增氧,则增氧机配备按

5、每 l hm2水面配置 1 台 3 kW 叶轮式增氧机为宜。4.1.3 清整消毒 池塘清整要求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夯实池埂。消毒一般采用干法清池。具体操作为:保持池底水深约10 cm,每667 m2水面用100 kg120 kg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如用漂白粉清池,每667 m2用20 kg25 kg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水全池泼洒,并翻耙塘泥。4.1.4 幼虾放养 4.1.4.1 幼虾的质量要求 放养幼虾应规格一致,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力强。不得带有危害的传染性疾病。外购的幼虾应经检疫合格。4.1.4.2 幼虾运输 应根据运输时间长短采用相应的运输方法,具体方法见表1。表1

6、 幼虾运输方法 运输方法 时间,h 工具 装运量 注意事项 干法运输 2 60 cm40cm15 cm 网箱、塑料盘(箱、盘内可放置水草)5 kg/箱 适时洒水、防晒、防风、防高温 活水车运输 210 60 cm40cm15 cm 网箱 5 kg/箱6 kg/箱 不间断充氧 尼龙袋注水充氧运输 10 双层尼龙袋(袋内可装(1 片2 片网片)1 kg/袋 宜小规格幼虾 注:运输中不能投冰块,注意水温差。4.1.4.3 幼虾投放 春季放养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夏秋季放养应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外购幼虾,离水时间长,应先将幼虾在池水内浸泡1 min,提起搁置2 min3 min,再浸

7、泡1 min,如此反复 2 次3 次,使幼虾体表和鳃腔吸足水份后再放养。野生幼虾应经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4.1.4.4 幼虾检疫及消毒 幼虾放养前应检疫,并用3 5 食盐水浸洗10 min,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4.1.4.5 放养模式 有单养、鱼虾、鱼虾蟹混养等模式。三种具体池塘养虾放养模式见表2。DB4201/T 484-2016 3 表2 三种池塘养虾放养模式 放养密度 放养模式 放养品种 规格(体长),cm 尾数,尾/667 m2 重量,kg/667 m2 饲养时间 单养 幼虾 34(0.81.0)104 5070 4 月至 5 月 幼虾 3(0.81.0)104 3040 4 月至

8、7 月 鲢夏花鱼种 2.74.0 0.4104 6 月至 7 月 虾、鱼 混养 鳙夏花鱼种 2.74.0 0.1104 6 月至 7 月 幼虾 3(0.81.0)104 3040 4 月至 5 月 鲢夏花鱼种 2.74.0 0.4104 6 月至 7 月 鳙夏花鱼种 2.74.0 0.1104 6 月至 7 月 虾、鱼、蟹混养 扣蟹(100200)尾/kg 300500 3 月 注:1、虾、鱼混养时,严禁放养鲤等底层鱼类。2、虾、鱼混养效益优于单养,也可虾、蟹、鱼混养。3、低洼农田改挖的养殖池合适虾苗投放量应控制在40 kg/667m2左右(规格约5 g/尾)。4.1.5 饲养管理 4.1.5

9、.1 投饲 克氏原螯虾养成阶段的饲料种类:动物性饲料有鱼肉、蚌肉、螺蚬肉及畜禽屠宰下脚料(动物内脏)等;商品饲料有配合饲料、饼粕、糠麸等;青饲料有鲜嫩无毒的青草和蔬菜叶、瓜果等。饲料应新鲜,无异味,不霉烂,卫生要求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投饲按“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方法投喂。依据天气、水温、水质、虾吃食与活动等变化来确定投喂量的增减。正常情况下,日投饲量:干料为幼虾总体重的5,为成虾总体重的23。连续阴雨天气、水质过浓、大批虾蜕壳和虾发病季节少投喂。坚持每天傍晚投喂一次。4.1.5.2 日常管理工作 4.1.5.2.1 建立巡池检查制度。每天巡池,其任务:a)

10、清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饲,以便调整当天的投饲量;b)中午主要测虾池水温,观察池水变化;c)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d)经常检查、维修防逃设施。4.1.5.2.2 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水质清新,水位稳定。具体要求:a)前期以肥水为主,透明度为 25 cm 左右;b)中后期应勤换水和加水,透明度保持在 30 cm40 cm;c)每 15 d20 d 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约 13;d)通常每 10 d15 d 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块状生石灰用量(10 kg15 kg)/667 m2。保持 虾池水 pH 值 78。4.1.5.2.3 加强虾栖息、蜕壳场所管理,做到:a)保持虾池中有较多的水生植

11、物;b)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c)虾蜕壳后增加投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其相互残杀,促进其生长。DB4201/T 484-2016 4 4.1.5.2.4 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并做好虾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4.2 亲虾繁养模式 4.2.1 池塘条件 同4.1.1要求。4.2.2 清整消毒 见4.1.3要求。4.2.3 亲虾来源与质量要求 4.2.3.1 来源 直接从天然水域或养殖池塘中通过抄网、虾笼或虾罾等渔具收集为宜。4.2.3.2 质量要求 亲虾个体体重35 g/尾以上,体长10 cm15 cm,年龄10 月龄以上;体色鲜艳,光泽度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甲壳较硬,性腺成熟,

12、规格均匀;雌、雄虾比例(3 5):1。4.2.4 亲虾运输 宜用干法运输,选用40 cm20 cm15 cm的密网箱,箱内铺设水草,每只箱装运不超过5 kg虾。运输时保持箱内湿润,避免阳光直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h。4.2.5 亲虾放养 亲虾放养前应先试水。投放时,虾运输到池边后先在网箱上洒水,具体操作同4.1.4.3,宜多点放养,放养量为(20 kg25 kg)/667 m2;放养时间为8 月下旬或者9 月初。4.2.6 投饲 4.2.6.1 饲料种类与要求:同 4.1.5.1。4.2.6.2 日投喂量:日投喂量为亲虾总体重的 2 4。4.2.6.3 日投喂次数:日投喂 1 次2 次,雨天不

13、投喂。如日投喂 2 次,则上午的投喂量约占日投喂总量的 30,傍晚的投喂量占总量的 70 4.2.7 日常管理 亲虾放养后应加强巡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2.8 仔、幼虾培育 9月中旬开始,当仔虾孵出离开母本后,施用经发酵熟化的有机肥,施肥量为(50kg100kg)/667m2;或每天用黄豆(1.5 kg2.5 kg)/667 m2磨浆,一天分2 次3 次全池泼洒,每次间隔5 h6 h。一周后可加入少量的配合饲料破碎料;或者改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早、晚各投喂1 次。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为幼虾总重的8 左右。如投干料,为幼虾总重的3。4.2.9

14、繁育管理 DB4201/T 484-2016 5 8 月中下旬,采取调节池塘水位促进虾性腺发育;冬季加满水位,待翌年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时降低水位至50 cm60 cm,待有仔虾离开母体时,加强幼虾培育并及时捕捉产后亲虾。5 病害防治 5.1 预防措施 用药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主要预防措施有:a)养虾池的清整消毒(见 4.1.3);b)养虾水体的消毒(见 4.1.5.2);c)投放幼虾的虾体消毒(见 4.1.4.4);d)渔具消毒。尤其在发病池用过的渔具应采用阳光消毒,或采用石灰水、或用浓度为 300 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e)体内疾病的预防,常采用药饲投喂。所用药物应符

15、合 NY 5071 的规定;f)在分池、搬运等操作过程中应细心,避免虾体擦伤、冻伤,诱发水霉病。5.2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表3。所使用的药物与用量应符合NY 5071 的规定。表3 克氏原螯虾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病 名病 名 病病 原原 症 状 防症 状 防 治 治 方 方 法 法 甲壳溃烂病 细 菌 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然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1避免损伤;2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3 用10 kg667m215 kg667m2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或用 2 gm33 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烂鳃病 细 菌 病虾鳃丝发黑,局

16、部霉烂。1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 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溶 氧在 4 mgL 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2用 2 g m33 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漂白粉溶水全池泼洒。鳌虾瘟疫病 鳌虾丝囊霉菌 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的斑点,附肢和眼柄基部能发 现真菌丝状体,菌丝进入鳌虾体内,损害鳌虾的中枢神经系统,也破坏鳌虾的运动器官,导致鳌虾丧失活动能力,发生大量死亡。1经常更换养殖用水,维持水质清新,提高水体透明度;2 感染后及时划分感染管制区域,及时清除染病和死亡虾体,避免病原扩散。纤毛虫病 纤毛虫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厚厚的一层“毛”。1 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

17、的病原;2 用 3 5 的食盐水浸泡虾体,时间为 3 min5 min;3 用 0.3 mgL 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DB4201/T 484-2016 6 表 3 克氏原螯虾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续)聚缩 虫病 聚缩虫 虾难以顺利蜕壳,病虾往往在蜕壳过程中死亡。1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2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3用浓度为(0.5 g1.0 g)m3 的新洁尔灭溶液和浓度为(5 g10 g)m3 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浸洗病虾。病毒性疾病 病 毒 初期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缓、伏于水草表面或池塘四周浅水处;解剖后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普遍表现肠道内无食物、肝胰脏肿大、

18、偶尔见有出血症状(少数头胸甲外下缘有白色斑块),病虾头胸甲内有淡黄色积水。1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 0.3 mgL0.5 mgL;2或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 0.3 mgL0.5 mgL;3采用二氧化氯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 0.15 mgL0.22 mgL;4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可以交替使用,每种药物可连续使用 2 次,每次用药间隔 2 d。白斑综合 症 白斑综合 症病 毒 在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不摄食,反应迟钝,应激能力较弱,鳌肢及附肢无力,无法支撑身体,血淋巴不易凝 固,头胸甲易剥离,肝胰腺颜色淡黄,腹节肌肉苍白,在

19、头胸甲部位常出现白斑 1放养时选用优质健壮虾苗,采用封闭循环水养殖及人工配合饲;2 防止外在病源的进入养殖过程中应认真处理好死亡的病虾,在远离养殖塘处掩埋;3防止水鸟、蛙类捕食病死虾,杜绝病毒传播扩散。注:防治虾病不得使用敌百虫和菊酯类药物。少许敌百虫和菊酯类药物均会杀死克氏原螯虾。6 越冬 亲虾繁养模式中的亲虾和幼虾越冬时,冬季水深至少保持在1 m以上,当水面结冰时,应及时破冰。7 捕捞 7.1 冲水捕捞 先将池水排去 3050,再从进水口放小流量的清水,保持出水与进水水量相等,并在进水口处放置罾网,每隔 10 min15 min 提网一次,捕捉成虾上市。7.2 饲料诱捕 晚间,将罾网或网片置于投饲处,网内放诱饲,诱虾入网,20 min30 min 提网取虾,幼虾留于本池继续饲养。7.3 拉网捕捞 在虾池中直接采用拉网操作进行捕捞,捕大留小。7.4 地笼捕捞 将地笼网在夜间每间隔一段距离分开放入虾池周边池底,翌日清晨起网,捕大留小。DB4201/T 484-2016 7 7.5 干池捕捞 方法为排干池水,用手抄网捕捞或者徒手捕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